“挫折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造就一个人,关键在于你的选择”,说这话的是从小就患上先天性髋骨关节脱位症的17岁女孩王芃芃。
这个几乎是在医院长大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连续3年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十佳少年。今年又被评为北京市感动青春优秀中学生。今年中考,她以总分491分考入了北京育才学校。
“瓷”娃娃一碰就倒
从1岁半开始,王芃芃先后做过4次大手术,手术后,她的右腿仍然不方便,脚后跟完全使不上劲儿,不能像同龄人那样无拘无束地蹦蹦跳跳,不能长时间走路,甚至“站都站不稳”。因为右腿的原因,她几乎没有平衡能力,不仅不能上体育课,连正常的上楼下楼对她都成了挑战。楼梯上与同学的碰撞是常事,但她却像个“瓷”娃娃一样,只要被碰到,就会因站不稳而崴脚甚至摔倒。她经常拖着肿得又红又亮的脚去上课。后来,每次上下楼的时候,班里的同学就在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圈护着她。“我觉得自己走路就像个老人一样费劲儿,连书包都背不动。”她说。
芃芃说,她平均每两年半就要上一次手术台。现在的“站不稳”还是经过了4次大手术才达到的“理想状态”。
11岁那年,芃芃又一次住院治疗,那是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手术。在刺眼的无影灯下,她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任凭医生在她的胯上“破土动工”。当父母的呼唤将她从睡梦中惊醒时,她发现自己腰部以下全部缠着坚硬的石膏,一点儿也不能动。看着父母焦虑的眼神,为了不让他们更担心,懂事的芃芃把眼泪咽了回去。她勇敢地闯过了术后抗炎的第一关,而出院后又一个难关摆在她面前——漫长的恢复锻炼阶段。由于她的下半身长时间裹在石膏里,躺在床上无法动弹,身体上的伤痛和精神上的孤独让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濒临崩溃。这时,芃芃的父亲就在床头给她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她讲张海迪的故事。芃芃说:“他们的执著信念和崇高品德震撼、激励着我,让我从悲伤和绝望中走了出来。”
别人学一遍她要学三遍
芃芃每次手术后都要休学大半年重新学走路。虽然上一两年课就要休学一段时间,但芃芃的功课从没落下。每次动完手术在家休养,她就让父母为自己在床上放一张小桌子,用枕头和棉被做靠背。芃芃就是这样半靠半趴学习的,有时候一翻身伤口就会渗出血来,石膏上常常是血迹斑斑。在11岁那次手术后半年的休息时间里,她坚持完成了3门主课的学习,期末考试时,爸爸背着她进了考场。结果,3门考试成绩都达到了95分以上。
芃芃经常因生病请假,但不管是刚打完针还是正在发烧,她都会每天坚持自学完当天的功课,绝不拖到第二天。
因为多次做全麻手术,芃芃的记忆力明显衰退,别人一遍就能记住的东西,她要三四遍才能记住。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她就“笨鸟先飞”,课前多看多学,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和功夫。课间别人休息时,她就预习下堂课的内容,晚上学到十一二点也是家常便饭。芃芃的班主任说,身体的残疾没有让她变得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她只是更努力、更坚强。
父亲是避风港湾
正当芃芃满怀信心地在学习上稳步前行时,一场“暴风雨”悄无声息地向她袭来,将她推入了痛苦的谷底——父母离异了。
面对残缺的家庭,她开始怀疑母亲是不是因为自己离开了父亲,怀疑母亲放弃了自己,每天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这时,父亲告诉她,他和母亲只是分开,但都永远爱她。为了照顾她,当工人的父亲办了内退手续。将近60岁的父亲从此又当爹又当妈,悉心照顾她的生活。父亲一个大男人,有时比女人还心细。对芃芃情绪的起伏,父亲都能及时体察。一见女儿心情不好,父亲就会想办法逗她开心。
因为站不稳易摔跤,父亲不放心芃芃自己坐公交车出门。每天早晨,父亲都骑着电动车接送她上学。一次,刚出门的父女俩就碰上了倾盆大雨,旁边没有避雨的地方,等到了学校,两人已浑身湿透。就这样,初中3年,芃芃一直最早到校。
初二暑假,为了准备中考冲刺,芃芃也和别的同学一样在外面报了不少辅导班,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8点,父亲就带着她奔波在各个辅导班之间。有时候连午饭也来不及吃,她就坐在电动车后座上啃着凉馒头,而父亲却一直饿着。芃芃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背影,常常感到一阵阵心酸。芃芃说:“父亲宽厚的肩膀永远是我避风的港湾,不管有什么困难,父亲都会和我在一起。”
“不能一直依赖,别人给我拥戴,就算风雨覆盖,我也不怕重来。”这首《挥着翅膀的女孩》是芃芃最喜欢的歌,挫折让这个17岁的女孩学会了直面艰难的人生,并逆风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