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易教网名师论学生偏科—不是不让偏,只是还没到时候

    在网上搜索“偏科”两个关键字,弹出来的满是“孩子偏科怎么办”,“偏科问题如何解决”,“怎样才能不偏科”,“学生为什么会偏科”等等问题,感觉很多家长被偏科的问题所困扰,很多专家在那七嘴八舌的出招,先不说这些方法对不对,大家对偏科的态度好像如洪水猛兽,恨不得亲自上手,灭之而后快。

    其实学生偏科是非常正常而且很自然的选择。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又处于不同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同的兴趣取向很正常。比如有的人就喜欢看小说,看散文,自然而然喜欢语文。有的人天天看百家讲坛,自然会热爱历史。有的人喜欢琢磨数学难题,自然而然就偏向文科。这就好比人的口味有酸甜苦辣,喜欢啥自然就偏向啥,这个很难去说为什么。不过从已有资料来看,主要分为两大原因:

1. 学生自身的原因,兴趣、爱好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些科目兴趣较强,就会产生学习动力,能展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去学习这门课。反之,如果对某个学科没有兴趣,在怎么去学也没有用,打开天灵盖,把书本丢到脑子里,学生也不会有任何长进的。学生个体有差异,有的人天生对数字敏感,很快就能学会数数,做算术题。有的小孩就是不会数学,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这样自然就会偏科

2. 教师的原因,不可否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小孩开始偏科,往往是从喜爱该科目的老师开始。原因就很多了,教师外形很漂亮很对胃口、教师上课讲得很动听,让人很有精神等等。慢慢的偏爱这一科就能提高成绩并获得老师的偏爱,自然会更热爱这个老师,从而偏得更远更牢固。相反,如果讨厌某个老师,那自然他的课也会没兴趣,看到他就烦,这门学科就成了拉后腿的弱科了。

    上面说了偏科存在的问题,那么偏科有没有好处呢。其实好处是非常大的,而且国家是鼓励,甚至强制性要求偏科的——大学时分专业学习。当学生读到大学时,都是强制性分在一个个专业学习,专门的学习某一科目。因为人类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可能啥都会,只能分门别类,每个人只能专于一个很小的方向去学习、研究。不偏科不成才,如果这个时候选择一门自己喜爱的科目,那么偏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从小养成的热爱这门科目的习惯,会让你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伴随着兴趣,你可能会天天啃着面包泡在实验室去研究问题,既充实又快乐。

    但是分专业学习是大学的事,现在要研究的问题是中小学,那么就涉及到一个高考的问题,高考是通向大学的唯一之路,高考考砸了,大学进不了,啥也学不了了,一切就没有意义,因此要通向大学之门,就必须把考试的几门课都考好。高考一视同仁,几门科目都是一样考,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变化。因此,要想继续保持对某学科的兴趣,能到大学继续深入的学习,那么就一定要跨过高考偏科的学生在高考时是不占任何优势的,一门学科你学得再好也就是150分满分,而放弃一门学科,那整个高考基本就完蛋了。因此高考扼杀了很多偏科的好学生,好苗子。

    我无意在此多评价高考制度的优劣,只是要强调高考这个现实,中小学生必须要迈过的这一关。因此,为了高考,大家一定要以分数为准,偏科的学生也应该去把其他弱科补起来,网上有很多专家提供了一些方法,我就不提了。

    我记得印度经典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句好玩的台词“如果拳王阿里的妈妈让他学唱歌,杰克逊的妈妈让他学拳击,这个世界会是怎么样啊”,在这里我忍不住要鄙视一下,这在当今的中国不算什么,中国的阿里说不定长大后在浴室里面搓澡,发达的肌肉为澡堂人服务;中国的爱因斯坦长大后可能会在卖保险,用他那颗灵活的脑袋去忽悠别人,展示那些诱人的年收益;中国的比尔盖茨多半是一个卖光盘的小贩,叫卖着美国哥们发明的电脑光盘;中国的奥巴马只能去煤矿挖煤,说不定凭借着智慧和口才能混个工头当当……呵呵,所以中国很难有大师级人才,哦?中国有得诺贝尔奖的,不过得之前早移民美国了。

    呵呵,扯远了,这篇文章可能不会获得大家的认可,但是不管现实怎么样,我希望大家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兴趣,因为有兴趣才会有梦想,才会有未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偏科  偏科词条  名师  名师词条  到时候  到时候词条  不让  不让词条  只是  只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