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作文切忌受制于形式去生造

  我发现新进校的高一同学作文,题目下面必有题记,正文部分必有三个小标题,结尾必然有一个省略号,我感到纳闷,为什么篇篇作文都是这样的呢?一问方明白,原来是初中老师教他们这样写的,理由是这样写才能拿高分。虽然这样的拿分指导有些荒唐,但我知道初中语文老师有他们的苦衷:因为在中考作文阅卷中,确实有这样的约定俗成,于是老师只好这样要求学生了,但制订这样的阅卷评分标准,确实是与作文本身的规律背道而驰了。

  下策

  形式决定内容

  我们都知道,作文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既然是表达思想感情,就应该选择自由的形式,而不应该选择限定的形式,甚至是固定的形式。思想感情是内容,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外在形式,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能是反过来,形式决定内容。按照有题记、有小标题、结尾有省略号的形式,或许有个别同学能写出好作文,那也不是形式决定的,而是由文章内容决定的。大家都知道,《诗经》是我们国家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在那里面的诗歌,都是形式和内容兼美的诗歌。《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说的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而且那内容决定的形式是自由的形式,不是限定或者固定的形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作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为情而造文的,一种是为文而造情的。他认为《诗经》中的诗篇是为情而造文的,而后来的辞人赋颂,是为文而造情的。“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文学史上留下来那么多的美文佳构,没有一篇不是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的,“八股文”在形式上有着这样那样的严格限制,没听说有一篇“八股文”被载入文学史册的。

  上策

  我手写我口

  以前听说一些语文老师,甚至是名师辅导学生高考作文也是这样的,要有显豁的题记,要有三到四个小标题,开头要有几个排比句,甚至每一段要用几个引号,几个问号,几个感叹号,都有严格的规定。我乍一听,感觉颇有道理,毕竟是应试作文而不是平时作文,应当考虑到考场因素和阅卷老师的心理因素,但篇篇如此,阅卷老师也会产生审美疲劳的。我觉得这不是教学生作文,而是教学生造文,像工厂制作产品一样,按照一个模子把一篇篇文章给造出来。这是完全违背作文规律的。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自由活动。我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口头语言给说出来,可以通过歌声给唱出来,可以通过弹琴给弹出来,可以通过绘画给画出来,当然也可以通过文字给书写出来。文字表达仅仅是思想感情表达中的一种形式。“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我手写我口”,嘴上说什么,就用手提笔写什么,我们现在提倡“我手写我心”,心里想什么,就提笔写什么。中考、高考作文也是这样,也是让学生用最朴素的语言,把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自由而充分地表达出来,它们不同于平常作文的是一种检验功能,检验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对祖国语言的运用水平。所以,我们不要将中考、高考作文给神圣化,甚至是妖魔化,你神圣化、妖魔化了,学生便对作文望而生畏了,觉得好作文高不可攀了,便有了这样那样的束缚,甚至思想高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写出好作文呢?

  你若真是松绑了,让学生真正自由地表达思想与感情,自由自在地创造,真正好的作文就会产生了。要知道只有在自由的土地上,才会开放出璀璨而美丽的花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作文切忌受制于形式去生造  生造  生造词条  受制  受制词条  切忌  切忌词条  作文  作文词条  形式  形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