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财务审计】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八个环节

财务审计】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在任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由于在实施任中审计时,被审计对象尚在领导岗位,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因此任中审计比离任审计审计环境更为复杂,审计工作的难度更大。本文拟对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和克服困难的对策谈几点看法。

  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

  审计协调难。一是审计机关与审计对象矛盾更为直接。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干部切身利益,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处理,审计机关与审计对象会持不同的意见,审计对象甚至会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提出各种理由不在征求意见书上签字、直接到上级部门“讲客观”、打“小报告”的情况时有出现。因此,审计矛盾变得更为直接。二是当前审计管理体制影响审计独立性。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领导,经费由地方政府供给,干部的使用、调动、任免权在地方,只有业务工作由上一级审计机关管理。实质上,审计机关的实际管理权在地方政府。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与本级政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有地方的利益关系,因此审计机关很难保持超然的第三方地位。

  审计取证难。一是来自审计对象的阻力。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一时对审计产生抵触,很容易指使或插手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书面材料、财务资料等,这直接影响审计取证的质量,造成判断错误,影响审计评价的公允性,增加审计风险。二是来自审计机关内部的风险。主要是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如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制定的不科学、审前调查工作不细致到位、审计程序不当、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限制、依赖未经证实的被审计单位的陈述或解释、被审计单位欺骗审计人员。此外,审计人员过于信赖自身工作,认为任何重大错报都不能逃过他的耳目等等,都不足以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合法性。

  审计评价难。一是审计内容具有综合性。从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规定》中可以看出,任期经济责任包含了财务、法纪、效率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责任内容,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相应地,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就是一个要求鉴别其多方责任履行情况的工作。因此,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融合了财务审计、法纪审计、绩效审计、社会审计内容的综合审计的特点。二是审计评价还缺乏统一的法定依据。我国目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标准是比较模糊的,对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直接责任界定也不清楚,缺乏党政领导干部、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优劣的判断依据,审计评价的尺度难以把握。

  针对上述难点的对策

  改进手段,优化审计环境。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风险大,因此需要改进手段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一是开好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共同参与的审计进点工作会,讲明任中经济责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接受审计,自觉接受监督。凡属人为阻挠、设置障碍、提供虚假情况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毫不手软地及时查处,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进行。二是任中审计严格实行审计组长或主审人员资格制,选派具备胜任能力的人员参与审计,同时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增强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规范审计行为等进一步提高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努力为党委政府全面考核和正确使用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真实可靠、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

  健全成果运用机制,提高审计效果。审计成果的充分运用,是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体现。一是审计机关要端正态度,明确认识审计认定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只是从审计角度认证的经济责任,而不是全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组织人事部门考查干部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全部依据;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和配合的观念,紧紧围绕“经济责任”这个核心,不缩小,不扩大,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好这项工作。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把这项工作纳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议事日程,支持依法审计,注重审计结果运用,将组织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进行,提高考察效果。

  量化评价指标,防范审计风险。在国家还未出台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规范性文件之前,当前可利用以下几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一是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经济业绩是一项重要内容。经济业绩完成好坏,需要参照一些权威性的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国家下达的经济发展计划、上级下达的任期经济考核目标、行业颁布的经济业务标准、同类先进单位达到的经济水平或行业平均水平、前任离任时实现的经济水平、单位本身历史上的最高经济水平以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求考核的一些指标等。二是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评价。被审计单位遵守国家经济法规情况、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按照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对照,很多经济事项不用评价一目了然。三是用审计结果进行评价。根据审计结果判明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和效益,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重大投资决策管理效益情况以及其他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

  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在任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由于在实施任中审计时,被审计对象尚在领导岗位,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因此任中审计比离任审计审计环境更为复杂,审计工作的难度更大。本文拟对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和克服困难的对策谈几点看法。

  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

  审计协调难。一是审计机关与审计对象矛盾更为直接。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干部切身利益,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处理,审计机关与审计对象会持不同的意见,审计对象甚至会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提出各种理由不在征求意见书上签字、直接到上级部门“讲客观”、打“小报告”的情况时有出现。因此,审计矛盾变得更为直接。二是当前审计管理体制影响审计独立性。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领导,经费由地方政府供给,干部的使用、调动、任免权在地方,只有业务工作由上一级审计机关管理。实质上,审计机关的实际管理权在地方政府。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与本级政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有地方的利益关系,因此审计机关很难保持超然的第三方地位。

  审计取证难。一是来自审计对象的阻力。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一时对审计产生抵触,很容易指使或插手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书面材料、财务资料等,这直接影响审计取证的质量,造成判断错误,影响审计评价的公允性,增加审计风险。二是来自审计机关内部的风险。主要是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如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制定的不科学、审前调查工作不细致到位、审计程序不当、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限制、依赖未经证实的被审计单位的陈述或解释、被审计单位欺骗审计人员。此外,审计人员过于信赖自身工作,认为任何重大错报都不能逃过他的耳目等等,都不足以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合法性。

  审计评价难。一是审计内容具有综合性。从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规定》中可以看出,任期经济责任包含了财务、法纪、效率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责任内容,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相应地,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就是一个要求鉴别其多方责任履行情况的工作。因此,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融合了财务审计、法纪审计、绩效审计、社会审计内容的综合审计的特点。二是审计评价还缺乏统一的法定依据。我国目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标准是比较模糊的,对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直接责任界定也不清楚,缺乏党政领导干部、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优劣的判断依据,审计评价的尺度难以把握。

  针对上述难点的对策

  改进手段,优化审计环境。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风险大,因此需要改进手段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一是开好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共同参与的审计进点工作会,讲明任中经济责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接受审计,自觉接受监督。凡属人为阻挠、设置障碍、提供虚假情况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毫不手软地及时查处,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进行。二是任中审计严格实行审计组长或主审人员资格制,选派具备胜任能力的人员参与审计,同时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增强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规范审计行为等进一步提高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努力为党委政府全面考核和正确使用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真实可靠、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

  健全成果运用机制,提高审计效果。审计成果的充分运用,是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体现。一是审计机关要端正态度,明确认识审计认定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只是从审计角度认证的经济责任,而不是全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组织人事部门考查干部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全部依据;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和配合的观念,紧紧围绕“经济责任”这个核心,不缩小,不扩大,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好这项工作。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把这项工作纳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议事日程,支持依法审计,注重审计结果运用,将组织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进行,提高考察效果。

  量化评价指标,防范审计风险。在国家还未出台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规范性文件之前,当前可利用以下几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一是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经济业绩是一项重要内容。经济业绩完成好坏,需要参照一些权威性的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国家下达的经济发展计划、上级下达的任期经济考核目标、行业颁布的经济业务标准、同类先进单位达到的经济水平或行业平均水平、前任离任时实现的经济水平、单位本身历史上的最高经济水平以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求考核的一些指标等。二是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评价。被审计单位遵守国家经济法规情况、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按照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对照,很多经济事项不用评价一目了然。三是用审计结果进行评价。根据审计结果判明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和效益,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重大投资决策管理效益情况以及其他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

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在任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由于在实施任中审计时,被审计对象尚在领导岗位,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因此任中审计比离任审计审计环境更为复杂,审计工作的难度更大。本文拟对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和克服困难的对策谈几点看法。

  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

  审计协调难。一是审计机关与审计对象矛盾更为直接。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干部切身利益,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处理,审计机关与审计对象会持不同的意见,审计对象甚至会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提出各种理由不在征求意见书上签字、直接到上级部门“讲客观”、打“小报告”的情况时有出现。因此,审计矛盾变得更为直接。二是当前审计管理体制影响审计独立性。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领导,经费由地方政府供给,干部的使用、调动、任免权在地方,只有业务工作由上一级审计机关管理。实质上,审计机关的实际管理权在地方政府。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与本级政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有地方的利益关系,因此审计机关很难保持超然的第三方地位。

  审计取证难。一是来自审计对象的阻力。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一时对审计产生抵触,很容易指使或插手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书面材料、财务资料等,这直接影响审计取证的质量,造成判断错误,影响审计评价的公允性,增加审计风险。二是来自审计机关内部的风险。主要是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如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制定的不科学、审前调查工作不细致到位、审计程序不当、审计范围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限制、依赖未经证实的被审计单位的陈述或解释、被审计单位欺骗审计人员。此外,审计人员过于信赖自身工作,认为任何重大错报都不能逃过他的耳目等等,都不足以保证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合法性。

  审计评价难。一是审计内容具有综合性。从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两个《规定》中可以看出,任期经济责任包含了财务、法纪、效率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责任内容,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相应地,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就是一个要求鉴别其多方责任履行情况的工作。因此,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具有融合了财务审计、法纪审计、绩效审计、社会审计内容的综合审计的特点。二是审计评价还缺乏统一的法定依据。我国目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标准是比较模糊的,对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直接责任界定也不清楚,缺乏党政领导干部、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优劣的判断依据,审计评价的尺度难以把握。

  针对上述难点的对策

  改进手段,优化审计环境。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风险大,因此需要改进手段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一是开好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共同参与的审计进点工作会,讲明任中经济责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接受审计,自觉接受监督。凡属人为阻挠、设置障碍、提供虚假情况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毫不手软地及时查处,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进行。二是任中审计严格实行审计组长或主审人员资格制,选派具备胜任能力的人员参与审计,同时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增强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规范审计行为等进一步提高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努力为党委政府全面考核和正确使用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真实可靠、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

  健全成果运用机制,提高审计效果。审计成果的充分运用,是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体现。一是审计机关要端正态度,明确认识审计认定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只是从审计角度认证的经济责任,而不是全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组织人事部门考查干部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全部依据;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和配合的观念,紧紧围绕“经济责任”这个核心,不缩小,不扩大,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好这项工作。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把这项工作纳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议事日程,支持依法审计,注重审计结果运用,将组织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同时进行,提高考察效果。

  量化评价指标,防范审计风险。在国家还未出台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规范性文件之前,当前可利用以下几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一是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经济业绩是一项重要内容。经济业绩完成好坏,需要参照一些权威性的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国家下达的经济发展计划、上级下达的任期经济考核目标、行业颁布的经济业务标准、同类先进单位达到的经济水平或行业平均水平、前任离任时实现的经济水平、单位本身历史上的最高经济水平以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求考核的一些指标等。二是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评价。被审计单位遵守国家经济法规情况、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按照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对照,很多经济事项不用评价一目了然。三是用审计结果进行评价。根据审计结果判明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和效益,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重大投资决策管理效益情况以及其他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 【财务审计】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八个环节 一、图纸设计环节的审计。工程图纸的审计是工程造价审计的基础环节,通过对图纸设计环节的审计,可以正确有效地核实工程量与工程造价,有效地评价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性与效益性。如某单位一办公楼的设计,原本只有7层楼的计划规模,但设计部门却将此楼的基础按13层楼的安全系数进行设计,使该办公楼基础工程造价超过了我们对某单位体艺馆基建工程决算进行审计,我们深入实地测量,发现该体艺馆屋架吊顶工程施工存在严重的偷工减料问题,致使工程施工实际比图纸设计与合同规定少用钢材11.84吨,虚增工程造价12.2万元。

  五、工程验收环节的审计。对工程验收环节的审计主要审查工程验收环节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而核实工程造价的真实性与正确性。如某审计机关对一大型农贸市场道路设施工程项目进行审计发现:该项目设计图纸与竣工决算图有相当大的出入,审计人员深入实地察看测量查实工程量与竣工决算图有很大的出入,说明此工程验收环节有问题,审计人员认定竣工决算图存在许多虚假的成分,通过审计人员认真细致地工作,核减工程造价60多万兀。

  六、工程预算环节的审计。对工程预算环节的审计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实施工程决算审计,正确核实工程量与工程造价。如某审计机关对某单位一建筑项目进行审计,通过工程预算书与工程决算书的相互对比,核减工程造价20多万元。

  七、工程结算环节的审计。工程竣工决算结算环节的审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与建设资金。在此环节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审计:一是工程量的审计。工程量计算是投资审计中工作量最大的一项繁杂工作,它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工程造价,可以说工程量的审计是投资审计的重中之重。二是取费标准的审计,取费标准可以说是工程结算的一个“变压器”,一个取费等级不同往往是成比例的扩大或缩小工程造价,所以对取费标准的审计必须一丝不苟,从严把关。三是材料差价的审计。材料差价是工程结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常常是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结算用来调节工程造价的一颗“棋子”,对材料差价的审计要重点审查材料用量和材料实际价格是否正确。四是定额套用的审计。工程预算定额是计算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对定额套用的审计要注重审查定额套用是否正确,有无高套、错套、套用不合理等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对工程结算环节的审计查出偷工减料、虚报工程造价等的事钟不胜枚举,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八、工程财务环节的审计。通过对工程财务环节的审计,不仅可以发现建设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是否按工程进度付款、有无挤占成本挪用建设资金、有无超付工程款、有无少缴国家有关税费、甚至行贿受贿等问题,而且可以评估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如某审计机关对某单位一建设项目进行审计,通过对该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与财务结算审计,发现被审单位超付工程款157万元极不正常的严重问题,审计机关将此问题移交检察机关进行深查细挖,查出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受贿32万元。

中国职业经理人为您推荐更多资讯板块:人力资源师 领导力培训 管理者 经营管理 个人提升 职场技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审计  审计词条  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词条  难点  难点词条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词条  对策  对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