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带不带雨伞都可能有利有弊,用不着搞什么“科学决策,反复测算”,事后也用不着“后悔”。 再比如去见一位重要人物,有人往往会想,他是不是会接待?是不是正在忙?是不是会对打扰他的人有意见?思考再三拿不定主意。有时候走到那人门外,刚要举手敲门时,又转身走开了。其实,这很好办。一个“原则”是有没有必要找他。如果确有必要,去找他就是了,管他忙不忙,接待不接待,有没有意见。找他办事是自己的责任,不接待是他的问题;再说不去见他怎知道他会如何呢?如果真的去做了,就会发现越是重要的人物,越是通情达理的,事先的种种顾虑不过是想当然而已。 订了计划,就要行动,不要考虑那么多,在行动中遇到问题也是正常的,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人生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前进的。
职业生涯第一傻:得过且过典型症状:“得过且过”在字典上的解释是: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也指对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别看现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但总有人能“超然物外”、我行我素,“按既定方针办”,领导再怎么急于出成绩、见效益,那也跟我没关系,我就这么着了。病理分析:这种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傻、也真懒,虽说也对生活有较高的要求,知道好日子过着舒服,但就是不愿意费那个劲。动脑子、花心思太累,有时间还是趁年轻多玩玩。另一种人是装傻,其实往往很聪明、有能力、也不乏思想,表面看是偷懒,实际上是糊弄事,让人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不是:您不是让我干活吗,我干了,让干多少干多少,您还想怎么着啊?可那活质量如何?咳,差不离儿得了,较什么真儿啊,给这点钱,值当我拚命嘛!实用处方:1、假如你是第一种人,“天上没有掉馅饼的”最适合你,即使你占过那么一两次小便宜,一旦遇到裁员风波,领导fire名单的第一行肯定有你。2、假如你是第二种人,也许工作对你只是个解闷的工具,你不指望靠它挣钱,那是个人生活观的问题,谁也无法改变你,不过您最好自觉点,自动离职最好,等着让人开就没什么面子了。3、假如你不幸有这样的属下,第一步看看有没有改进的可能,如果沟通多次,对方依然得过且过,别怕人背后说你不留情面,既然他不干活干脆fire了都省心。职业生涯第二傻:没有危机意识典型症状:好像网络从业人员比较爱这样。前一年各种媒体近乎没有脑子地爆炒网络经济,导致一大批热血青年投奔网站,似乎认定只要到了网站就离富翁不远了。拿着少说七八千,动辄上万的月薪,有一部分人还清醒,知道何时进、何时退。而另一部分是彻头彻尾地晕菜了,什么裁员哪、纳指降到一美元以下呀、某大网站被迫关张呀这么负面消息似乎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依然每天昂首挺胸地去上班,跟什么事没有似的。上个月到一家著名网站去玩,依旧一派歌舞升平,外面的世界跟里面的世界没关系。问一个主管,你们难道不觉得危机吗?对方像看恐龙一样望着我,告诉我一个“真理”:到网络公司,别提什么危机意识,我们不懂。病理分析:其实不仅网络公司,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都会遇到危机,有竞争的危机,也有失业的危机。所以,咱们脑子里要时刻崩紧这根弦,早做准备、多做准备,才不会在危机来临之时抓瞎。实用处方:每天看看竞争对手的工作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念一遍《甲申三百年祭》,想想李自成是怎么完蛋的。职业生涯第三傻:干耗不充电典型症状:看似与本质工作无关的东西,学它干吗,又用不着!病理分析:徐琳因考不考车本的问题与老公“杠”过好几次了。
有学者将职业生涯规划类型分为三类:依赖型、直觉型、理性型。 1、依赖型:依赖父母、朋友、老师,或遵从书本与社会舆论。 大部分中国学生从小只知道不断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在就业之前很少关注与职业有关的事情。加之学校、社会也缺乏相关的教育与资讯,导致很多人都不能正确处理可能影响到以后职业发展的问题: 在很多地方的高中,都会认为读文科的人比较笨,于是文理分科时,不少人明明喜欢文科,屈从于社会舆论会选择理科。 填写大学志愿,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尽挑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我在帮客户做职业方向定位服务时,都会询问他们选择大学专业的原因,最常见的回答就是“当初什么都不懂,父母帮我选的”,“觉得这个职业以后收入不错”,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主选择的。 考研、留学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只是因为身边的大部分人都这么做。 工作后很多人也想过职业规划,可无从下手。父母、朋友、书本说的都有道理,该听谁的呢?该作何决定呢?面对众多不尽相同的意见,当事人自己反而没了主意。 想起了一则杜撰的短文:联合国向全球青少年征文“对其它国家缺乏粮食的主见”,结果美国人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欧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缺乏”,非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主见”。 如果你不假思索地执行别人的建议,最终也要由你承担结果,毕竟只有你才可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所以说,在参考别人意见的同时,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我们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这比现成的答案更重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 2、直觉型:凭自己的直觉、一时的喜好做出决定。 在我咨询的案例中,不少人都曾经在某一阶段凭喜好做出职业决定。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点:职业选择三点论这一阶段是一个人完成大学或职业学校专业的学习,准备选择职业的阶段,因而这一阶段也可称为职业选择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它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后半句指的就是职业定位。只有弄清楚了市场需要什么,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才能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好高骛远,只会是一事无成;妄自菲薄,终将悔恨终身。这一阶段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充分做好自我评价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自己兴趣、能力匹配,与所学专业领域方向一致、符合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理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