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人员职业生涯8个误区
误区一:撞钟型 典型症状:工作没有激情,不负责任、敷衍了事,超然于社会激烈竞争外,我行我素,自以为看破红尘。口头语:差不多了,对得起工资就行;干多也不赚那么点钱吗? 专家分析:常发生于35岁以上或“不得志”的人身上,这类人无明确的职业目标,属世事我曾抗争自认为失败的人士。 危机:社会竞争日渐激烈,遇到考核、重组、裁人等“机遇”,日子就难以为继,下岗失业将向你招手。希望你生活无着时,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最好不要上访。 误区二:困惑型 典型症状:自己的专业或特长没能得到发挥,从事自己不太喜欢或是不擅长的工作。但由于收入、安全、情感方面的考虑,没有勇气、信心改变工作的职业人士。常受不想干但又不得不干的煎熬,工作没有兴趣,工作效率也不高。 专家分析:这是典型的职业兴趣与现在工作不对应的现象。 个人的职业爱好是很难改变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认真分析,你是否需要换一下工作,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若不能一步到位,至少应换一个与你兴趣相近的工作岗位。一个适合钻研技术的人,要去做管理,是很难受。同样,一个适合做管理的人,要去钻研技术,他也是做不下去的。 危机:困惑如果有,就应想办法改善。否则,你就是用自己的前途、自己的一生在赌注,因为你要继续困惑下去,甚至要困惑一生。 误区三:盲目型 典型症状:不满足于现状,想有所作为。但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无法衡量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很好学,但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比较盲目,常是什么时髦学什么、什么流行学什么。 专家分析:据调查,3%的人有清晰而明确的目标,结果发现这部分人二十年后都成为精英中的精英。要成功,就要有目标。设立适合自己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是成功的基础。 危机:盲目的结果,将会浪费你的光阴和有限的钱财,好似一叶无帆又无桨的小船,随波逐流,既达不到彼岸,还容易覆水。 误区四:名利型 典型症状:这类人士认为职业生涯成功标准就两个字:名利,最好是名利双收。是士兵得当将军,是老板得看身价,是权威得看头衔、是明星得看人气。 专家分析:职业生涯成功标准有个人、家庭、组织、社会和历史判定等五种,有的人追求职务晋升,有的人追求技术的突破,有的人追求工作内容的丰富化,还有的认为是享受工作上建立的满足与成就感。因此,职业生涯的成功的标准是多样化,关键在于你自己,你要的是哪一个判定的标准。 危机:追名逐利的标准不见得适合自己,单一化的标准容易让人误入歧途,更易遭受挫折。 误区五:逃避型 典型症状:因为怕吃苦、怕失败,不愿承担新的或是更多责任的工作。自甘平庸,任凭机会白白流失。 专家分析:没有人天生就会做一个新的工作,经验都是在做的过程当中学习和积累出来的。有时机遇降临在你的身上,上级希望你去一个有挑战性,但目前工作不容易开展的工作岗位上去或是承担一个额外的工作。这本是锻炼和出佳绩的好机会,但你却以种种理由开脱。直路大家都会走,但直路上的人太多,机会太少,曲线都能救国,难道不能为你的职业生涯添彩吗? 危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别的同事去了以后,工作开展的风风火火,深受领导器重,很快被提拔重用时,你却只能望洋兴叹,追悔莫及。以后要当仁不让,擦亮眼睛,积极寻找承担责任的工作。 误区六、干耗型 典型症状:不注意提升自己的内职业生涯:职业知识、技能、素质,总是凭过去的经验、旧日的资本工作。常觉到现在的工作已不像从前那样的轻松,有被掏空的感觉。常要发出江郎才尽或是后生可畏的感叹。 专家分析:这种现象经常在技术、管理人员身上发生。他们因过去的经验或是参加培训,已有了的头衔或是担负一定的责任。 危机:职场生涯没有一通到底的通行证,充电是必须的。 你看,考研、培训班、大街小巷的电脑、外语学习班个个都火,驾校约车都困难。要是都和你一样,这些培训学校岂不早关闭了吗。这就像干电池,电总有耗完的一天。 误区七:透支型 典型症状:这类人士为了工作、钱或权,透支自己宝贵的身体,辛劳、疲惫、压力下的革命的本钱越来越少,仅管责任越来越大、钱是日进斗金、权势愈来愈炙,这划算吗? 专家分析:记得心理专家调查曾得如下结论:人的收入提升一倍,人的欲望要增大四倍。 欲壑难平,健康是一切,千金能换来垂死的人一口生气吗? 危机:有道是“人肉(健康)换猪肉(金钱)”,但哪个宝贵,一目了然,聪明的人可不能犯傻。当有钱人不得不以钱买健康时,我们这些没钱而健康的人可要幸运得多。 误区八:忘形型 典型症状:这些人聪明透顶,经过努力,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少时就得志,不是权势压人、财大气粗就是星光灿烂,备受各届关注,风光无限。但高处也最危险,更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努力提升自己,否则就等于把自己架在了火山头上。 专家分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秀木就得广伸长根,多吸各类营养,将秀木变成秀林。因此,这类人士要明确职业道路如何走,还要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熟知各类知识和法规,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要做很多决策,不可有失误,不可忘形。 危机:此类人士不可过于自负,不能得意忘形,不敢目空一切,不同法律和规律作对。否则,一夜之间变成阶下囚或是声名狼藉。
个人职业生涯必须要有的过程与分析
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新人在融入企业需要的几个导向
二、新人在进入企业所面临的几种思维变化
三、怎么正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四、企业需要的人的几种特征。
在这里我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说的不一定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个导向是个性导向到共性导向。在大学生活中,我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成绩都会计算到个体身上;但企业中,成绩是企业的,所以我们要适应的,如何和大家一起来答这份卷子,要合理的认识到自己的差异,欣赏差异,与他人合作和沟通。这一个导向是很多学生走向社会第一个要面临的,
第二个导向是性情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过渡。在学生时代,我们经常会讲义气,性情比较执著;在企业中,我们更多会以职业操守,岗位职责,工作绩效来评定一个人的能力,这一点也是区别于过去的工作方式,对我们来讲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第三个导向思想导向到行动导向。在学生时代,我们整天都会去想很多东西,很多事情,异想天开是我们要鼓励的事情;但进入企业后,特别是一些文化积累比较好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比较严谨,在这个过程中,更多需要是我们如何来做事,把思想落实到执行层面的行动上来,原来更多的理论也得到了挑战,如何让理论转换为实践,解决传统中的眼高手低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去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成长。
第四个导向是成长导向到责任导向。大学生活是为未来而准备,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成长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意义的对和错;但进入社会和企业后,我们被严格的界定的成为社会人,这个时候需要的社会的责任感,企业看中新员工的责任感和能够信守承诺,敬业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
这四个导向是每一个院校人进入社会所面临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企业中人力资源所关注的事,评价一人的综合素质,基本来源于这个四个导向的快慢,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更多的在性情导向上,很多人对自我的评价过于理想化,从而与企业的关注点发生偏移,最后偏离企业文化,感觉不到团队的氛围,而这个时候还没有学会感恩,于是形成了对企业问题和不足的关注,而此时的问题和关注点正确与否,还待讨论。
那么一个成长中的大学生要进入企业和社会,他除了知道这些方面的转变外,还需要掌握哪些情况呢?实际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转变。
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个新人进入一个企业,他所具备的能力对于企业要求来讲,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他工作的意愿来讲确是非常高的,因为在他的心理,他在想我终于可以实践自己的梦想了,终于可以让自己的所学有所发挥了。所以对一切新鲜的事情都是热情非常高涨的。我们也常看到,新人进入企业后的兴奋,见人就想打招呼,见人就想学习和研究一下。
如果把这件事情用一个象限来讲的话,属于低能力,高意愿阶段。我们经常为称之为快乐的起跑者。这个阶段,企业是允许出一些错误的,也会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
但随着进入企业的时间加长,对企业的了解加深,自身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就产生了对企业好像已经足够了解了,然后发现企业并不像想像的那样精彩和理想化,有很多制度或者过严。或者很多做事的风格不和自己一致,于是工作意愿开始下降,不太愿意去和同事交谈,总是谈论工作如何改进。但又得不到直接的支持,何况新人最大的特点有一群不错的同学和朋友,在信息分享时,大家都会提到对方的企业如何如何好,于是就出现了动荡的心理。此时我们一般会定义为失落的学习者,属于低能力,低意愿状态。
而此时也是很多大学生离开企业的关键时刻,实际此时企业没有出问题,而问题出现在新人身上,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四个导向中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关注点发生偏移,及时的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企业在这个阶段人大约走的最多,能够留下的新人在企业的不断的培训和学习下,能力逐步得到提升,但对自己的要求也在增加,企业一般都会有一个进阶的计划,所以此时意愿还没有太大的提升,属于高能力,低意愿阶段。既然工作意愿不高,此时贡献度也不是很高,有种得过且过的状态,此时我们称之为勉强的贡献者。
这个时候如果新人流失对企业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失。但同时也是对新人的一个挑战,经过这几个阶段都能够留下的员工会发现企业内部的机会其实非常多,因为大学生的能力其实是自我学习能力,所以慢慢的展现出这种能力,很快就有了很大方面的发展,企业会有意识的培养这样的新人,这样的新人我们称之为人才。在这一个阶段里,能力不断提升,意愿也随着企业的重视而得到提升,对企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我们称之为高绩效者。
做为企业来讲,做为我们来讲,我们都希望自己处于第四个象限,但实际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四个阶段,如何让这四个阶段快速的度过,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重视的问题,所以在企业中,很多培训和老人与新人的谈话。企业的各项活动都会围绕着这些进行,但做为我们新人来讲,知道这四个阶段后,正确的认识自己,对整体的提升有意识的做以调整,会更快的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自己真正进入企业发展的梦想。
为了加快自己的过渡,我们经常要求新人给自己做SWOT分析,这一个大家可以在网上找一下,正确的评估自己。
很多人是只有优势,而很少有劣势,其实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心态是我们整个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劣势。企业在选择新人的时候,会注意到新人的言谈和一些潜在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新人所对待企业的一种态度。职业的人力资源选择人的时候一定会围绕着企业所需要的人进行设置问题。
我们经常说的话是,这个人想做事,可能做不成,但如果这个人不想做事,永远不可能做成。其实大体就是这个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