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哥大”)曾考虑过把学校建设成纯研究生的大学,然而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上任的校长却提出了“本科教育是哥大教育的核心”的口号。究竟是什么让哥大“转变心意”?本科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今天要推荐的程星博士所著《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大学管理决策与高等教育研究》一书就此做了详细的阐释,本文将撷选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
#1
哥大领导多少年来一直认为,有世界一流的教授和学科,就能做到名牌不倒。在20世纪有一段时间居然有人提出要把哥大建设成纯研究生的大学,不要本科生。提出这个建议可不是开玩笑,学校居然还为此讨论了很长时间。本科生一天到晚闹事。研究生多好,教授们光指导一些研究生,也不用上本科生的课,科研又能出成果,皆大欢喜。这个逻辑的错误,我们下面再谈。
在本科教育方面,哥大多年来一直对本科生宿舍的建设兴趣不大。因为哥大处在曼哈顿,社会生活非常丰富,学生只要坐上地铁,20分钟就到了时代广场,看百老汇、听歌剧、上酒吧……但是他们忘了一点,曼哈顿生活是丰富,可需要钱哪。如果去看百老汇,现在看一场百老汇演出大概前后要花费一百多美元吧,一般学生是消费不起的。但学校认为,学生宿舍关系不大,只要曼哈顿生活丰富就行了。
而且校方对校园里的餐饮和社交设施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上完课以后,爱干嘛就去干嘛,学校不必提供这些设施。于是哥大就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走读大学。走读大学的后果是本科生在大学上了四年以后,对学校没有感情。
有一个词,我是在研究美国大学时学会的,到现在还没有找到非常恰当的中文译法,叫“the sense of community”。Community这个概念指的是,大学里的教授(甚至包括教授的家属、孩子)、学生、职员(即行政管理人员),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一所学校会花很大力气营造一种“sense of community”,就是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的一部分。从哥大当时的校园氛围来说,这方面显然非常糟糕,学生对学校没有认同感。
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没有Community的大学忽视了大学生活的心理学基础。美国的大学有两种,一种是像常青藤那样的传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年龄的学生,另一种大学招收那些在社会上工作过、生活过的非传统年龄的学生。哥大属于前者,学生进大学时都是十七八岁,毕业的时候是二十一二岁。有一个电视剧的名字叫《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学这四年是人一生当中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四年可以说影响人的一生。如果大学在学生这四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只是教他们专业知识,而不好好花工夫帮助他们在情感上、思想上健康成长,那学生毕业了以后,功成名就了,他们回想大学四年,会想到什么呢?一片空白。
所以轻视本科教育的后果是,校友和母校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从学校今后的发展来说,经济后果严重:没有校友会为母校解囊。以哥大为例,至20世纪90年代初,哥大在8个常青藤大学中,录取率最高,达到1/4,而录取了以后只有40%的学生会接受哥大的录取,这在常青藤大学中是最差的。而且历届学生回馈母校的比例,哥大在常青藤大学中也是倒数第一。录取率过高、捐赠参与率过低,这样的结果使得哥大在各种各样的排名中一直丢分。
#2
一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哥大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对本科生不重视其实是哥大发展史上最大的失策。为什么呢?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心理学基础。我不是说研究生不重要,但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上研究生的时候,学生已经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当然不是绝对的,我不是说过了二十一二岁以后就不燃烧了,但这个燃烧的力度就不太一样了。而且人过了22岁,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心思就比较多了:要考虑找女朋友、结婚、成家、经济问题、今后的工作、要照顾父母亲……研究生的心思是比较分散的。
再者,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一个区别是研究生读书的目的非常明确。研究生进入专业时知道今后要干什么,但是本科生不清楚。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不大一样,中国学生在中学就分文理科,但是美国大学,如哥大,头两年都不分专业,都要上核心课程,到三年级才分专业。所以大学是大学生的探索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时期。
一个大学如果没有一群忠诚的本科生,只剩下研究生,那它就剩下了一个非常实用的群体。美国有这么一个传统,因为每一个研究生都是从本科生升上来的,如果他上的本科学校对他很好,他一辈子就记得本科学校。研究生不会太关心校园生活,而是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学业。多少年以后功成名就了,他们首先想到的还是上本科的那个学校。
对于大学来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本科生就像是亲生儿子,研究生就像是从人家家里领来的养子。并不是说领来的没有感情,但是对学生来说,本科学院好像是亲妈,研究生院好像是后妈,就这么简单。
对于一个大学来说,抓住了本科生阶段就抓住了学生的那颗心。所以,我总结了一下:美国大学其实最成功、历年辉煌不减的一个真正秘密就是——倾其所能去设计完美的本科教育经验。在这个精心设计的经验中,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得,而且要让学生在社会、感情生活上满载而归。这样的学生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境遇如何,都会对母校无限忠诚。
因此,哥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转变了思路。新上任的校长提出的一个口号便是“本科教育是哥大教育的核心”。本科学院的院长上任伊始便做了一个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提出,把大学的筹资战略、学生的就学经验、情感体验以及未来校友的忠诚这几件事情放到一起去做。
#3
哥大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把回馈母校当做一种文化来培养,将回馈母校的教育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做起。哥大新的本科发展战略是:将学生与学校“亲密接触”的14年时间作一个通盘规划,就是把本科4年学习,毕业后10年工作,这14年作为一个框架。
每年的录取通知书都是4月份发出,一录取完毕,学校的招生办、校友会、本科生院、学生事务办公室等各个部门就一起对录取的学生发起攻势,邀请学生到哥大来了解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首先希望被录取的学生能来报到,这样就提高了接受率;其次,对于即将入学的学生,学校在夏天派出教授、招生办、校友会的人员在各地举办招待会,招待新生,与他们进行感情上的联络,欢迎他们成为哥大大家庭中的新成员。
校友会在夏天的招待会上给每一位新生送一份礼物,即荷马史诗的第一部《伊利亚特》,因为每一位哥大本科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中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伊利亚特》。新生还没踏进校门,就觉得学校挺温暖的,觉得从现在开始就成为哥大的一员了!
进到学校以后学生的就学经验在四个社交圈子里形成:与教授和同学的交往形成学术经验,与室友交往形成宿舍经验,参加学生社团形成组织领导经验,与职场中的校友交往得到职业方面的经验和指导。
宿舍生活在学生就学经验中非常重要。以前哥大的学生很多都是走读的,到现在哥大本科生住宿率已经达到98%。哥大希望学生住在学校里,从宿舍到社团形成校园生活的社区,培养他们对于学校的归属感。
哥大有几百个学生社团,这些社团自己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同时,哥大从学生刚进入学校开始,就通过学生职业指导办公室对他们未来事业和职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并帮助他们寻找实习的机会和暑期的工作。许多这样的工作机会是通过哥大在各个行业中的校友介绍的,使得学生还在学校的时候就能看到师兄师姐们在各行各业中干得多么出色,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提供榜样。
学生毕业后的头十年,学校通过校友会组织各种活动,为毕业生引见更多职业圈子里的人,帮助他们了解职业发展、继续深造、建立家庭、建立社会网络等方面的情况。
哥大每年还组织毕业50年的校友与应届学生联欢,比如说,“58到08”,老爷爷和孙辈的学生在一块儿吃饭、聊天。诸如此类的社交活动真正地把所谓“哥伦比亚大家庭”这么一个观念灌输给了学生,而且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