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毕业人数日益增多,就业竞争加剧。为提高自身竞争优势,不少同学选择丰富自身实习经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8名大一至研三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3%的受访大学生有过实习经历。
在中央美术学院读大二的林木(化名),目前在一家美术培训机构做辅导老师,这是他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师兄给介绍的。“感觉我们学校的学生,找实习机会还挺容易的,都不用自己主动出击,经常会有人来问”。
调查显示,74.5%的受访大学生有过两段及以上实习经历。其中52.3%的受访大学生有两段,17.9%的人有3段。22.8%的受访大学生有1段实习经历。只有2.7%的受访大学生没有实习经历,且无实习经历的受访者八成集中在大一和大二。
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读大四的肖平华学的是广播电视学专业。到目前为止,她实习了一次,是老师给推荐的,在一家媒体做实习记者。“因为我本身也想当记者,所以感觉这次实习还是挺匹配的”。肖平华感觉,周围的同学在大三大四时出去实习的比较多。
调查显示,靠学校提供是受访大学生获得实习机会的最主要渠道,获选率为64.9%,接下来是靠周围小伙伴提供(55.6%)以及通过留意网上相关信息获得(55.1%)。
王刚目前在东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读研一。到目前为止,王刚通过学校推荐和网络招聘平台,共获得了三次实习机会。三次实习的内容主要都是进行桥梁监测,和专业高度相关。
王刚的三段实习经历中,只有一段是学校要求的,其余两段都是自己找的。“我就是为了以后的工作,也是为了提前适应工作环境”。王刚坦言,尽管三次实习的内容差不多,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平台是不一样的。我第一次实习就是在学校周边的一个小项目,现在是在省设计院实习,接触到的人都比我厉害很多,可以多向他们学习”。
调查显示,75.3%的受访大学生实习是为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63.8%的受访者是为了增加阅历、开阔眼界,43.4%的受访者是为了获得一些收入。此外,还有三成多的受访大学生是为了打发空闲时间、认识新朋友或学校要求。
虽然只实习了一次,但肖平华感觉收获很大,了解到真正的记者是怎么工作的。“以前我一直以为采访都是摄像+记者+司机。结果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记者一个人搞定”。还有一点让肖平华觉得很重要的是,实习期间经常在外面跑,让主要待在校园里的她有机会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跟着实习老师学到了不少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调查中,70.9%的受访大学生感觉实习工作中,能积累经验学到东西比较重要。
林木目前的实习听上去很不错,每周只需要去周六一天,对学业负担还很重的大二学生来说,基本不会耽误学习,收入也非常可观。不过林木透露,这份实习工作他不打算做太久,因为感觉自己输出多,收获积累相对少。下一步,他想去一家设计院实习,未来也是想向产品设计方向发展,所以想在设计方面多一些积累。
调查中,55.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实习工作平台好很重要,51.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与未来工作吻合度高比较重要,50.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工作内容有趣比较重要。
通过自己找实习的经历,王刚感觉,最开始找实习,很难获得比较好的机会。他希望学校能多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些实习机会,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毕竟有学校把关,还是会靠谱一些。
调查显示,对于最希望在实习方面得到的支持或帮助,67.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是学校加强与企业联系,多创造实习机会,63.6%的受访大学生希望有专门发布实习信息的权威平台,63.3%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多开展实习相关培训,54.5%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企业给实习优秀的学生提供正式工作。
“我相信很多同学实习都是为了以后好找工作。如果实习的时候能够有转正机会,那也会比较吸引我。”王刚说。
周芸(化名)是一家短视频公司的人事主管,目前公司处于快速上升期,每个部门都会有实习生名额。她感觉,公司其实非常愿意给表现优秀的实习生转正,因为这样的实习生已经对公司的业务非常熟悉了,入职直接就能上手工作。她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去尝试一些工作,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所长。
在南方一所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沈老师表示,学校非常支持大家多走出去实习。年轻人可以多去“试错”。不过,她也建议大家不要过于焦虑,还是要先修炼内功,把学业搞好。“有一些同学会降低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去迎合用人单位,这种我是不太建议的”。另外,沈老师也提醒大学生,寻找实习单位、岗位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发展前景、是否和理想的职业发展道路相匹配。
本次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大一到大四的占86.2%,研一到研三的占13.8%。
(责任编辑:卢其龙 CU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