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架构芯片开发成本过高
ARM本来是一家英国企业,不过如今已被日本的软银所收购,这家企业专注于芯片架构研发,它自身并不生产芯片,因此获得了全球芯片设计企业的广泛支持,由此ARM占据了移动处理器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ARM的优势在于采用它的设计成本较低,让更多芯片设计企业承受得起相关的研发成本,然而要获得它的授权依然需要较高的门槛。2019年调整后的授权费显示,芯片厂商如果使用ARM的一种设计方案投产芯片,需要每年支付7.5万美元的费用,如果每年支付20万美元,则可以获得不限数量的芯片设计方案。
除了获取ARM的架构授权需要成本之外,生产芯片同样要不小的成本,据称此前小米研发澎湃S2的时候流片费用就要数亿元,正是昂贵的芯片开发成本导致小米在澎湃S2受挫后没有继续进行。如今ARM的最新架构往往会要求最新的工艺才能达到最佳的效能,然而从台积电的信息可以看到越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芯片制造成本也越高,这无形中又抬高了芯片开发成本。
高昂的成本不利于中国日渐繁荣的芯片行业,毕竟中国这些新生的芯片设计企业还太过稚嫩,它们无力承担昂贵的授权费和芯片生产费用。如今受制于美国的ARM停止与华为的合作更是给中国芯片企业一记闷棍,原来所谓开放的ARM并非真的完全开放,这更迫使中国芯片企业寻找ARM的备胎。
Risc-V是ARM的替代选择
相比起ARM,Risc-V作为一个更开放的架构,其授权费用更低,目前Risc-V组织刚刚从美国迁移至瑞士,弱小的Risc-V组织希望获得更多芯片企业的支持,自然愿意给出较低的授权费用。
Risc-v为了从现有被ARM垄断的移动芯片市场跑出,其设计的初衷就是可以利用较落后的工艺获得更高的性能,从而进一步降低芯片开发成本。对于中国稚嫩的芯片设计企业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目前台积电、联电和中芯国际在中国大陆的工厂所采用的芯片制造工艺都是较台积电在中国台湾的工艺落后,中国大陆的芯片企业可以就近找这些代工厂代工生产,降低了芯片制造成本,同时又缩短了芯片流片时间。
最重要的一点是Risc-V显然从美国这次对华为的限制而认识到了将总部放在美国可能难以获得中国芯片企业的支持,它已主动将总部迁移至瑞士。同时Risc-V为全新开发的架构,美国专利占有比例较小,如果中国芯片企业及早获取授权并可对指令集进行修改,这有利于中国开发出不含美国专利的芯片,真正开发出自主架构,摆脱美国的限制。
欧美企业此前早已围绕ARM架构开发多年,它们拥有了太多的ARM架构专利,这也让欧美放弃ARM架构的可能性较小,而中国要绕开这些专利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因此中国才会如此热烈的拥抱Risc-V架构,并在中国成立了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加速Risc-V芯片架构在中国的生态建立。
当然中国开发Risc-V架构也面临巨大的困难,Risc-V才刚刚开始,而ARM早已形成完整的生态,这是中国芯片企业开发Risc-V架构面临的巨大困难,如今ARM停止与华为的合作,将刺激中国芯片业界加快发展Risc-V架构,及早完善Risc-V生态,以免未来再遭遇类似遭遇。
总的来说ARM停止与华为的合作对中国芯片业界的震动是非常强烈的,对ARM在中国的发展必然会造成深远影响,近期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李家杰也指出将加速推进RISC-V开源芯片生态建设,对Risc-V来说显然是一个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