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的同城即时物流业务与在美股上市的达达有何不同,市值能达到多少?顺丰为何拆分业务板块上市?下面物流沙龙带你一起解读~
1)市值能达到多少?
顺丰同城先是在去年12月完成了B轮融资,3月分顺丰也对其进行了4.09亿元的增资,按照3月份的投前估值109亿元人民币计算,PS值在2.25。按照顺丰控股2020年营收(1517亿元)与现行市值(3097亿元)计算,顺丰控股的PS值为2.04。
此外,参考如今已在美上市的达达集团,其市值为68.7亿美元(约444亿元人民币),2020年实现营收57亿元,对应PS值为7.79,考虑到达达一直实施“零售+配送”双核驱动战略,旗下除了拥有独立配送服务体系的达达快送外,还有商流平台京东到家,市值上无法直接对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整理:罗戈网
如果按照测算,假定顺丰同城2021年营收能超过8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70%),对标顺丰,按照PS值2.04来计算,顺丰同城的估值有望达到160亿元。如果按照3月份增资的PS值2.25算,顺丰同城的估值有望达到180亿元。
不过这仅为粗略估算,至于上市后市值多少,还需进一步等待资本市场的验证。
虽然背靠顺丰大树且业务增速亮眼,但顺丰同城依然不可避免面临亏损。数据显示,2018-2020年,顺丰同城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为3.3亿元、4.7亿元、7.6亿元。2021年1-2月营业收入为12.48亿元,净亏损1.3亿元。三年多时间里亏损将近17亿元。这主要原因在于,顺丰同城业务仍处于投入期,规模效应尚不显著,成本存在优化空间。随着业务量持续扩张的过程,逐步完成经营优化,未来有望减亏。
此外,在美团和饿了么“送一切”的战略下,顺丰同城还面临着一定的竞争压力,分拆上市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顺丰控股多元化融资渠道以及提升同城实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从而巩固核心资源,助推持续发展。
如今同城配送市场竞争激烈,正值“烧钱”阶段,从母公司顺丰控股一季度的业绩情况看,利润已经出现亏损,况且顺丰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这种情况下若继续加大对同城业务的资金补给肯定会加重负担,那么分拆同城板块上市自筹资金,显然是最佳选择。另一方面是,顺丰依托速运物流大网孵化出了快运、冷运、供应链、国际、同城等新业务,本次同城业务的分拆上市,也可以促进市场对顺丰新业务的价值发现。
顺丰试水同城业务是在2016年,大张旗鼓进行则是在2019年展开独立化运营之后。
数据显示,2018-2020年,顺丰同城营收为9.93亿元、21.1亿元、48.4亿元;毛亏损为2.3亿元、3.4亿元、1.9亿元;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为3.3亿元、4.7亿元、7.6亿元;订单总数0.8亿单、2.1亿单、7.6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208.7%。
其中,同城零售年订单量于2018年至2019年增加422.3%,于2019年至2020年进一步增加425.8%。近场电商年订单量于2018年至2019年增加73.4%,于2019年至2020年进一步增加144.1%。近场服务年订单量于2018年至2019年增加92.7%,于2019年至2020年进一步增加162.5%。
此外,2018-2020年,顺丰同城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其总收入的67.7%、67.1%及61.2%。来自顺丰同城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其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总收入的22.7%、19.4%及33.6%。除顺丰控股集团外,顺丰同城的五大客户均为独立第三方。
从成本和费用结构上看,达达目前最主要的支出是运营成本和销售营销费用。2020年全年,顺丰的营业成本支出达50.3亿元,上年同期则为24.4亿元,同比大增逾106%。
其中,养活骑手是一大支出。财报指出,支付给骑手的薪酬和激励措施是运营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而且随着业务进一步拓展,这部分的总成本正持续增加。2020年,由于单量的增加,是顺丰同城关于人力外包运营成本支出由去年同期的21.1亿元增长至48.6亿元,超过全年的营收。根据财报披露的总单量计算,2019年其平均每单成本为10.05元,而2020年同比下降约36%至6.39元。
这意味着,顺丰同城在现阶段,在平台订单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虽然骑手的总成本将随之增加,但在网络效应及规模效应下,其单票成本将随之减少,从而驱动良性的增长循环。
此外,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12个月,顺丰同城作为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供应商,占市场份额的11.0%,增长潜力巨大,并保持高增长势头。
如今,顺丰同城的业务体系在向非餐饮外卖的商超、生鲜、蛋糕、医药、跑腿等领域拓宽,随著场景渗透的深入和业务覆盖面的扩大,可以实现强大的网络效应,从而驱动良性的增长循环。顺丰同城急送的优势还在于全国运营的海量网点、规模庞大的配送人员以及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况且多年来,顺丰都维持着较好的用户口碑。
一方面是希望通过高密度即时物流配送网络,与顺丰的快递网、仓配网协同,也将成为新零售物流的基础设施体系;另一方面是通过独立运营去扩大营收以及单量规模,从而提升配送员的效率值降低即时配送单位成本,并会给平台带来毛利的提升。
但不能忽略的是,在即时配送行业,背后都有着足够大商流平台支撑的美团配送、蜂鸟即配、达达优势明显,总体而言顺丰同城的挑战还不少。
美团配送作为美团旗下的即时物流平台,目前美团配送单日完成订单量突破3000万,逐渐建立了全国覆盖密度最高、范围最广的即时配送网络。
阿里在商流端打通了“饿了么+口碑+支付宝”等多个业务,蜂鸟即配作为数字化新零售的基础设施,其发展背后与阿里的战略密不可分。全面升级后的蜂鸟即配也被认为是作为阿里本地生活的核心竞争力的升级。
达达则结合了京东自身的优势已经开始走上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实施“零售+配送”双核驱动战略。主要优势在于有超级流量入口,可以直接导入需求;同时,可以借助京东生态圈链接沃尔玛、国美等B端零售企业。
4)即时配送未来会抢走全网快递的订单么?
目前,美团配送日完成订单量已经突破3000万,已经超过了顺丰、百世快递、申通的日均快递订单量。况且,即时配送平台非外卖业务的订单的占比正在增加,而增量订单的业务也正是原有快递领域的订单。在即时配送“分钟级”的高服务时效+巨头介入带动商流迁移(从广域电商的消费逐步过渡到城市近场电商)下,即时配送未来对全网快递的物流模式形成一定的替代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同于全网快递,要经过分拨中转、长途运输、支线运输、末端派送等多环节,即时配送本质是一种区域点对点物流服务网络,无需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规模效应的核心是人效的提升。
但是,当前来看,近场电商即时配送的物流成本约为全网快递的2-3倍,并且面临商品品类远不及广域电商的核心问题(当前淘宝SKU数量保守估计达到3亿个,而同城零售只有百万个级别)。
此外,快递企业经过多年的沉淀,其网络无论是覆盖广度还是密度、深度上,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相比较之下,即时配送企业在即使在一二线城市也存在盲区。
所以,在短期来看,即时配送与快递之间一定是合作大于竞争,更多是作为仓配、快递旺季的补充运力。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一二线消费群体(2025年预估3-4亿用户)对高频刚需的食品粮油、日用百货等产品的需求,即时配送的订单数量将会出现猛涨。整个物流市场将会形成全网快递—仓配物流—即时配送三个层次的物流履约网络,从而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差异化的消费和物流服务需求,但即时配送的市场增长显然会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