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进与退的边缘,俞敏洪或许没想到这次会“输”得这么彻底。
曾经,俞敏洪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做新东方?
当时他的答案是,一辈子总要给自己一个理由,你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跟你的性格相关,每个人的一生都要寻找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
如果再问一次,我想这一次俞敏洪的答案可能会是“不后悔”。
实际上,在野蛮生长的岁月里,教育掺杂了资本,资本又不断地需要利润最大化作为支撑,
家长越追越累,教育越扩越没有边界。
贪婪的尽头是毁灭,这是因也是果。
新东方的故事,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电影《中国合伙人》当中,人人以出国为荣的理想并非杜撰,狂热的留学热催生出了遍地的英语补习班。
怀揣的留学梦的俞敏洪,最终也走上了曲线出国之路。
也许是运气不好,也许是上天选中了“苦难”中的俞敏洪。他校外补课的事情最终被北大发现,而他本人也被学校开除。
为此,俞敏洪曾出过一本书,书名叫《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1996年,新东方已经驶入快车道,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自费留学的人变得越来越多。拿麻袋装钱的梦想也变成了现实。
对于企业家而言,尤其是教育行业的企业家,有了钱之后,他们往往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社会责任感,因为文化决定了他们的本质。
俞敏洪他们曾经做过一项调查,90年代出国的留学生回来的就只有20%至30%,2000年之后的留学生回来的比例会达到50%至60%,而现在回来的留学生普遍能达到80%至90%。
所以当时新东方的口号是“做出国留学的桥梁,归国创业的彩虹”。为了把这句话贯彻到底,新东方停掉了自己的移民业务。
风口不会一直停留,我们也终将强大。
行至移动互联时代,巨大的风口来袭,资本争相涌入,创业公司越来越多,而新东方则越来越“平庸”,
不仅如此,从新东方出走的合伙人与明星教师也越来越多,徐小平、王强、罗永浩、李笑来……
2014年,海淀剧院的一场年会俞敏洪给了新东方两个选择。
第一,像过去20年那样意气风发,继续新东方的辉煌,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民间教育的英雄和引路人;
第二,离开这么一个热闹而辉煌的舞台。
很显然,绑在资本的战车上,新东方只能前行,并且别无选择。
为此,俞敏洪还给新东方提出了六字方针:地面为本、研发为魂、体验为王、客户为先、系统融合、边界无限。
俞敏洪认为,当下的教育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时代,所以未来的教育时代,谁能把教育做的边界无限,谁就能占据教育的制高点。
也就是这一年,俞敏洪开启了新东方的无边界时代。
对于教育而言,无边界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教育总会在某些节点上产生边界,让人和人的差距不会因为钱而拉大。
2016年,俞敏洪的学弟张邦鑫创办的学而思悄然超过了新东方,公式化的教育模式超越了个性化的即兴发挥模式。
承认并且接纳后来的超越者,这是中年人最大的自知之明。
其后,俞敏洪从一名企业家“裂变”成企业家+创业导师。而新东方也从线下打到了线上。
对于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俞敏洪则认为:“教育深层次的问题,跟互联网半毛钱关系也没有。所以,互联网只能在技术上对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我对互联网推动教育本质变革这件事情,表示悲观、甚至是绝望。”
2016年9月,俞敏洪卸任新东方CEO。其后超越不再是压力,新东方线上化也走得越来越快,俞敏洪也变得越来越敢说。
2019年3月28日,新东方在线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作为在线教育第一股,俞敏洪收获了自己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2020年11月9日,新东方二次在港上市。俞敏洪坦言,新东方的三次上市,每一次都抓住了最好的机遇。
可能俞敏洪也没意识到,仅仅隔了半年,教育行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半年多的新东方在线跌幅超过了82%,新东方(美股)跌幅超过了88%,好未来跌幅超过了91%,高途跌幅超过了93%……
俞敏洪曾经说过:“这几年我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才是我最想要的,尽管没能一下子想得很清楚,但是我还是建议多读一读弘一法师的传记《李叔同:在爱和自由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