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虚拟人经济,与二次元无瓜

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中,是这样形容人类文明起源的:当文化演化超过生物演化而占据首要地位时,严格而恰当意义上的人类历史,便发端了。

而在这个层面上,虚拟人已不局限于技术概念,开始呈现出商业和文化上的生机勃勃,从广告代言到时尚博主,再到主播、记者等等诸多新的身份,造就了虚实相生的新文化。当虚拟人“觉醒”,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一、元宇宙未至,二次元已去

先来问下大家,你们觉得虚拟人到底是什么?可能很难回答,但在资本和互联网大厂的涌入之下,一个趋势是,这些虚拟人将远远超越漫画迷或者游戏玩家们所熟知的卡通形象或NPC,他们将不再仅仅依托于某一个故事或世界观。

Fable工作室的CEO Edward Saatchi,曾发表过关于虚拟人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虚拟人需要具有社交性、互动性以及记忆性,而这背后的推力则是 AI。毕竟只有从“数字”升级“数智”,虚拟人才能摆脱“形”的拟真,实现“形神兼备”,从而真正跨入更多的应用场景。

站在数字技术不断迭代的元宇宙风口,虚拟人的的技术门槛正在降低,因此其长远可行性也在被不断挖掘。今年2月份,研发出虚幻引擎的公司EpicGames发布了最新工具MetaHumanCreator,主要功能是让开发者可以快速地实现实时渲染的逼真的面部动画,以及人体动作动画。换句话说,这款工具将令使用者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创作出逼真的虚拟人。

当工具和技术突飞猛进,大厂和个人的技术差距自然在缩小,这让B端和C端同时开始对这一领域充满热情。在B端,行业内众多创业公司获得天使轮、pre-A 轮、A 轮等不同轮次投资,融资金额在百万至千万元量级不等。截至到11月1日,仅“虚拟偶像”赛道,今年已有10家企业获得融资。在C端,爱奇艺去年推出的虚拟人选秀节目《跨次元新星》频频等上热搜,引发社会的热烈讨论,今年江苏卫视的《2060》同样让观众们惊喜连连。连火热的直播领域,虚拟人亦是没有落下,过去一年超3万名名虚拟主播在B站开播。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大厂均已“身在其中。入局虚拟偶像,大厂看中的除了“流量生意”,来用火热的“元宇宙”新概念来营销IP,更在于争夺未来商业入场券。就拿腾讯来说,仿佛旗下哪个与泛娱乐相关的业务没有虚拟人,就要被元宇宙除了名一样。

2019年,腾讯就根据王者荣耀里的角色,推出了由李白、韩信、赵云、诸葛亮和百里守约五人组成的唱跳男团——无限王者团,走上了虚拟偶像路线。拍杂志、出专辑、开演唱会……总之真人偶像有的,“王者男团”也都有。

无限王者团

腾讯另一个比较有名的虚拟人就是QQ炫舞打造的星瞳,资源丰富得很难,与杨丽萍跨界合作孔雀舞,与刘柏辛合作主题曲《瞳雀》,还在今年5月成为了流量城市长沙的非遗文旅推广大使。

再一个差点引发新闻业内卷的虚拟人,就是腾讯互娱和新华社打造的小诤,在神舟十二号发射当天,就胜任了新华社数字记者,以及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

“航天员”小诤

阿里也没有放弃任何与元宇宙潮流挂钩的机会。凭一张神颜证件照刷屏的AYAYI是阿里打造的超写实虚拟人,不仅妆容风靡小红书,还在今年9月正式入职天猫,后续职将成为 NFT 艺术家、数字策展人、潮牌主理人、顶流数字人等等,职业路径也铺得都明明白白。

字节、网易、百度等也在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各显神通,纷纷进入赛道。可以发现,诸多新晋虚拟人目标用户并非只有以往的二次元人群,因为他们凭借不同的职能,正在四处圈粉。如果只将视角锁定在二次元的娱乐场景,那么虚拟人有限的市场价值,只会聚集在少数几个像初音未来、洛天依这样的头部IP上。但若将眼界拓宽至更广阔的场景,就会发现打破次元壁的虚拟人们瞄准的将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从教育、媒体到文旅,总之虚拟人活跃的地方逐渐告别了二次元标签,并在真实场景中衍生出上了未来世界的科技感和沉浸感。

二、虚拟人是风口,也是未来

有人说虚拟人是踩了元宇宙的风口,还没吹稳,却已经伸出了镰刀。但笔者觉得无论是从接受度、技术成熟度以及商业前景来看,虚拟人已经起风了,并在不可逆的数字世界里关乎人类的未来。

商业化是底层的市场需求,而更大的需求来自人本身对虚拟人的情感需求。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虚拟消费正从工具性消费转向情感性消费。举个例子,以前我们玩“是兄弟,砍我一刀”的游戏,充钱为了自己变强,而今充钱真的是为了和你一起战斗的“兄弟”变帅。我们常为对游戏升级没有实际帮助的改变而消费,比如购买角色皮肤,让你喜欢的角色穿上美美的,或者帅气的衣服,这就能获得愉悦的心情。

因为虚拟人能为现代人的情感提供了寄托,让虚拟偶像赛道以及虚拟恋爱游戏增长红利渐显。虚拟恋爱在此前的文章《乙女游戏倍增效应背后——女性消费蓝海掠影》中,已经提过,凡属真情,皆为真“贵”。

虚拟偶像的破圈效应则更为明显。随着市场扩容持续,虚拟偶像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3 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超过 200 亿元,带动周边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2017-2023E中国虚拟偶像产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因为相比于真人偶像虚拟偶像经过对外形和人设的塑造,更接近于粉丝心中完美的形象,且不易出现负面新闻,按需定制的虚拟偶像,能最大程度上满足粉丝的心理需求。众多案例已经表明新兴的虚拟人,很快吸引足够多的用户注意力,特别是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毫不在意这些“虚拟人”进入他们的生活。

因此,随着市场整体包容性变得更强,虚拟人的能力越来越强,商业前景十分可期。目前国内虚拟人IP在走向多平台运营的趋势,像柳夜熙在短视频平台输出内容,AYAYI、翎Ling等在社区完成种草,商业闭环初步形成。

虚拟偶像 IP 运营公司

当IP运营商大力开发IP品牌价值时,产业链的上中下全链路也逐渐跑通。上游主要是设备、软件等供应商,中游是虚拟偶像运营商,包括企业和个人,下游则是商业变现和落地场景。

产业现状百花齐放,竞争格局尚未固化……对行业来说,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企业,必将脱离于传统生活,在新的空间发生更多的关联,商业想象空间就此脑洞大开。

三、流量好赚,钱不好赚

风口归风口,未来是未来,但跟现在能否盈利还是两码事。

去二次元标签的虚拟人们,正在做一场关于元宇宙的赌博,只有元宇宙时代越早到来,虚拟人才有机会得到大规模应用。作为烧钱的游戏,在这段时间十分考验资本的耐心。一位业内专业人士发表观点称,产业的诞生其实是生产力的提升,本质上还是金钱投入的问题。

仍旧以虚拟偶像为例,《2021年中国虚拟偶像市场分析报告》指出,虚拟偶像上游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专业人才和软件成本投入。3D虚拟偶像的制作,画师和建模构思的投入可以达到数十万至百万元。如果虚拟偶像需要推出一款单曲,包括编曲、建模、形象设计、舞台方案定制等,成本便高达200万元,且不包括传播费用。即使是洛天依的第一场演唱会,找了三家赞助商,勉强凑齐2000万才盘下。能撑起这种前期投入的厂家,有几个呢?

除了极少数,大部分虚拟偶像都在摔跤。那个在《明日之子》决赛差点打败毛不易的荷兹,昙花一现,微博已半年没更。那个来自四川的伊拾七,直播带货场均销售额仅1530元。还有《跨次元新星》的冠军留歌,又给大家留下了什么歌呢?

《跨次元新星》

目前一些新晋的超写实虚拟人,确实符合大部分用户对元宇宙形象的审美和期待,内容生产如何更丰富、更真实需要脚踏实地落实。春泥资本投资人周文静表示,她关注的虚拟产品更加注重线上场景的丰富性,让用户一天24小时的生活,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映射,需要场景实现。

好在,坚持到今年的虚拟人公司,借着元宇宙东风纷纷拿到投资,用钱推动了一波发展,也让虚拟与现实更加模糊的未来,有所期待。

四、结语

我非常喜欢《寻梦环游记》里说的,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至少虚拟人的存在,给大家一个不忘记的可能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虚拟人经济,与二次元无瓜  虚拟  虚拟词条  经济  经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