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每日优鲜披露了其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根据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每日优鲜实现营收为21.2亿元,同比增长47.24%;实现净利润为-9.74亿,同比下降58.02%,营收在增长的同时,亏损也在不断扩大。
实际上,从三季报来看,每日优鲜的经营状况正在好转,特别是毛利率环比增长4.8%、净亏损环比降低39%这两项,表明每日优鲜的经营效率正在提升。
不过,和同行叮咚买菜相比,每日优鲜的这些数据就显得逊色不少。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叮咚买菜营收为61.9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净利润-20.11亿,同比下降142.58%,虽然都是营收增长、亏损扩大,但叮咚买菜的规模增长速度却明显要快于每日优鲜,体量也比每日优鲜要更大。
从市值来看,截至11月25日收盘,每日优鲜的总市值不过11.87亿美元,而叮咚买菜的总市值为54.91亿,每日优鲜的市值仅为叮咚买菜的五分之一。
作为前置仓模式的首创者,为何每日优鲜会被叮咚买菜超越?曾经的社区团购龙头,又为何会逐渐掉队?
每日优鲜的辉煌过去
关于每日优鲜的故事,最早还要追溯回7年前的2014年。
当时,33岁的徐正刚从联想辞职,从事了多年职业经理人的他决定下海创业,而他选择的方向正是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
关于徐正,可能大家听得比较少,不过其在商界可是“神童”般的存在——15岁便被保送到了中科大数学系,28岁成为联想事业部最年轻总经理,而在联想集团做了10年的职业经理人之后,徐正又去联想控股做了3年农业,
也正是因为徐正有这个履历,每日优鲜在创立之后才会被如此多的资金所追捧。
在每日优鲜创立时,社区团购还未兴起,而徐正独创的“前置仓模式”让每日优鲜快速崛起,成立不到一年估值便已经接近10亿美元;到2015年年底时,每日优鲜的月订单就突破了100万单,月交易额更是超过5000万,俨然已经长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一直到2017年,每日优鲜在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领域都是绝对的龙头企业,直到后来,随着叮咚买菜奋起直追,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巨头入局社区团购领域,曾经领先的每日优鲜才开始慢慢跌落神坛。
每日优鲜跌落神坛
那么,为何曾经领先的每日优鲜,如今会走向下坡路了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其2017年的“兵败上海市场”了。
从用户人群上来讲,徐正和每日优鲜瞄准的是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他们的消费能力较高,但没有时间去菜市场买菜、煮饭,为他们解决买菜上的“最后一公里”是每日优鲜的核心商业逻辑。
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每日优鲜在刚起步时也是选择了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型一线城市,在2015年、2016年已经完成了上述三个城市的前置仓布局,不过,正当其要攻占第四个城市——上海时,意外出现了。
2017年,每日优鲜宣布进军上海市场,其用的还是老办法——派发优惠券,烧钱拉新。不过,这个在北深广非常好用的办法,在上海却突然不灵了,据当时的工作人员反馈:上海的用户群体比较“爱面子”,和其他城市的用户群体明显不同,她们使用了优惠券之后,不愿意跟别人分享、不愿意转发拉新。
而也是因为在上海市场发展不顺利,每日优鲜急速向前的步伐开始缓慢起来,此时其竞争对手、同样是前置仓模式的叮咚买菜却成功地攻下了上海市场,这对每日优鲜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而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每日优鲜的领先优势被逐渐消耗殆尽,再加上各互联网巨头都开始进军社区团购,每日优鲜自然而然地就跌落神坛了。
而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收盘,每日优鲜的股价为5.04美元,总市值为11.87亿美元;而叮咚买菜的股价为23.26美元,总市值为54.91亿,每日优鲜的市值仅为叮咚买菜的五分之一而已。
每日优鲜前景几何?
自从2019年开始,每日优鲜的经营战略就从过去的“注重规模”转变为了“注重效率”,从数据来看,每日优鲜从2019年的亏损29.1亿元收窄到了2020年的亏损16.5亿元,亏损的金额明显减少。
此外,为了提升效率,每日优鲜还砍掉了不少的前置仓。
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时,每日优鲜在全国范围内前置仓数量超过1500个,截至2021年6月末,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数量为625个,换而言之,在两年时间里每日优鲜砍掉了接近1000个前置仓。
对于社区团购企业而言,追求规模和追求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方向,而从目前来看,每日优鲜明显已经选择了后者。
不过,从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即便是在不断“砍仓”的情况下,每日优鲜距离盈利仍然非常的遥远,这个选择也并不好走。
而且,生鲜电商、社区团购本来就是没有太大门槛的生意,如何占据用户的心智、培养用户的习惯才是核心,这就导致了企业必须走扩张的道路;而如今每日优鲜选择提高效率、放弃部分城市,也难免导致用户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