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是产生UGC内容的最佳渠道
在互联网早期,PC机为主的搜索时代,用户与用户的交互形态,多为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形态,比如贴吧的评论回帖、天涯社区留言交流等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壮大,原来那种零碎内容的UCG形态逐渐被淘汰,运营者更多借助微信社群这一形态,将用户聚集起来,进行点面的交互。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
1、捕捉到的内容既有时效性、收集成本又低,可以迅速采纳用户的建议,迭代运营流程。
2、加强与用户的情感链接,激活用户的活跃度,有利于增加用户的“品牌认同感”,进而加速粉丝经济的形成。
曾经某位运营大牛说:“社群运营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治,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即可自由产生有用的内容”。
针对社群建立——运营前期——运营中后期这三个时期不同的群规模,我用实际经验总结的干货说说如何让社群成员产生有价值的UGC内容?
在建群初期,想要引导用户产生UGC内容,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一批精准的种子用户。种子用户就像禾苗,而社群就像雨露,只有健康的禾苗加上雨露的帮助,才能让一个健康的社群正常发展,产生有价值的内容。
在建群初期,种子用户的构建和聚集是非常重要的准备。按照我们的经验,微信社群的种子用户,至少要有50人左右,只有微信群不低于50人,社群成员的活跃度才会更高。
在初建社群时,要注意吸引精准用户,比如参加同类竞品社群,群内好友;官网、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的好友;自媒体平台上的好友等。
当我们拥有了第一批种子用户后,就要邀请种子用户进群,在进群前,要设置好进群后的话术、规则、游戏、活动等方案,进入后就要进行话题引导。
比如修改群备注、修改群名称等,让社群成员拥有归属感和粘性,同时为引发群友的讨论热度,建群初期的话题不必过精确,可以从更广泛的需求入手,让社群成员从自我介绍、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开始互动,产生相互链接。
运营前期:100—200人的时候日常内容引导、拉新留存为主。
1、小号切换,营造气氛
在运营前期,最重要的还是马甲带动社群成员,形成规模化的跟风效应。
一般在运营前期,群友处于100-200人之间,社群已经开始从“话题相对集中”产生“闲聊”内容了,此时虽然社群活跃,但其实是假活跃,只是一批自带活跃属性的好友在社群中发言,一旦群中KOL、群主一旦停止话题引到了,社群马上会陷入死气沉沉的局面。
同时因为这个时候由于是其他竞品、微商等容易迁入的时期,所以这段时期的社群好友的拉新,最好要实施门槛化运营,也就是要社群成员达到门槛所定的要求,才能进群,也要同时采取两种方式促进社群成员的活跃,产生内容:
1、话题引导。每日的早安问候,晚安问候。并结合具体的节假日,社会热点等群友关注度高的内容做话题引导。
2、小号切换。当群主发起了定位明确的标签化内容但却没人回复。这个时候要用马甲带动,营造3~5条用户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引发社群成员的讨论。小号切换适合KOC产生之前,KOC产生之后,主要培养KOC主动产生内容,节省运营人员的压力。
2、拉新留存,严格群规,培养转化kol,一人管理变为多人管理。
在拉新留存阶段,要做到以下三点:
1、清退广告党。要删除一切乱发广告的代购、微商,如果进入一个群,满屏都是微商、代购广告的话,会严重影响社群成员的体验感,社群根本无法产生有价值的内容,有价值的人也会因为“蒸发冷却”效应而退群。
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社群的“蒸发冷却”效应,也就是当社群价值不断下降时,高价值的社群成员会想蒸汽一样蒸发掉,而想要将高价值的成员留下来,就需要拔高社群的价值。
2、增加仪式感。在社群成员加入时,要举行欢迎仪式,让社群成员进群便有仪式感,一般来说,越有仪式感的社群,社群成员体验越好,这也符合“峰终定律”,给到用户峰值的体验,让用户一进群就感受到社群的友好。
3、培养“自己人”。当社群内容产生5000条以上时候,群主要培养2~3名副群主和值班群主,轮流对社群进行管理。这时候,社群主要建立好管理规则,既要分配责任,又要给与充分的权利,增加副群主的荣誉感、使命感、参与感。可将管理群的日常部分工作交给副群主们、同时群主召开管理大会,商讨群管理办法,线上线下活动形式以及要讨论的具体话题。让一个人管理,变为多人管理。
运营中后期:严格管理、做好记录、产品转化、活动筛选
当社群中到300-500人时,群中无须引导,社群中也会产生大量内容,这时候群主最需要的就是管理好社群成员,并且通过工具把有价值的内容沉淀下来,形成标准化的文档。
这时候,我们可以做两件事:
1、内容管理,让群友多说“干货”,少说“闲话”
由于社群成员过多,内容消息也会经常刷屏,这时候我们要采用群公告的方式明确主题,告知用户群的价值和内容选题,要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有价值的话题,不能什么话题都在群里说,那样既没有价值也没有意义,还会引起社群成员的反感。
群主可运用“群公告”,将群友引流到具体产品上线上活动,可以在群里收集用户的意见、建议,选取实用性最强的运用和产品沟通,帮助自己实现社群产品的优化。
社群成员太多,社群主的精力就太分散,价值供给度也会降低,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将社群成员,裂变和分流到各个子社群中,在小社群中不断运营,产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