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陵:有志难酬 有口难辩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

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

出师未捷

公元前99年的秋天,汉武帝令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铁骑从酒泉出发,征伐匈奴。此时的李陵正担任骑都尉,率领丹阳和楚地的五千人在酒泉、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

战役打响后,李陵主动要求率领五千步卒,出居延海,向北深入单于王庭。30天后,李陵部队与匈奴八万铁骑相遇于浚稽山。李陵屯兵两山之间,以一当十,连战连捷,十天之内共斩杀匈奴骑兵一万余人。按照事先的部署,他且战且退,一路将匈奴单于引向正南方的汉匈边界,在那里,将军路博德负责率军接应。但是就在距离汉朝边塞遮虏障仅剩下一百多里的时候,汉军被匈奴阻断退路,弹尽粮绝,最后只能以短刀、车辐做武器,而援兵却迟迟不至。

李陵仰天长叹:“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可惜上天没有给李陵翻盘的机会。子夜时分,李陵率领十几名壮士突围,被匈奴发现,数千名骑兵衔尾追击。最后关头,李陵大呼:“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了匈奴

李陵以五千军士力抗匈奴八万骁勇之敌,坚持十余日,不可谓非奇迹,不可谓不尽力,然而李陵却最终没有实现其“吾不死,非壮士也”的诺言。浚稽山一役证明了李陵的军事才能,而最终的结局却使他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得知李陵战败投降后,汉武帝大怒。群臣皆言李陵有罪,只有司马迁说:“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士兵有恩信

他之所以不死,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盛怒之下的汉武帝将司马迁打入大牢,随后处以腐刑,史称“李陵事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李陵:有志难酬 有口难辩  李陵  李陵词条  有口难辩  有口难辩词条  有志  有志词条  
汉朝

 细数汉朝流传至今的典故

“男子汉”的说法从汉代兴起、金屋藏娇源自刘彻,《汉武大帝》热播引发观众读史兴趣。风俗官制典故找茬新编四篇解读汉史故事电视剧《汉武大帝》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历...(展开)

汉朝

 汉武帝四十年征战打出中国的雏形

“中国的疆域范围自汉代以来就大体形成,这说明中国不是一个扩张主义的国家。”这是不久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在一份报告中曾说的一段话。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历史...(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