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勰出生地新考

汉失中原

由于自身故有的体制问题,导致几千年来纷争不断,造成政权更替频繁。每次改朝换代都带来大量的流血与战争,加上农民起义不断,安宁之日不多。如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都造成惨烈的死伤与破坏,后人合称为“乱七八糟”。

汉武帝北击匈奴,胡人大量内附,逐渐盘踞华北地区。乘着中原政权的频繁内乱,五胡的势力不断壮大。西晋时期,乘“八王之乱”之机,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永嘉之际,天下大乱,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如304年,匈奴刘渊称王。

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汉人流离失所,乃至被大肆屠杀,北中国陷入空前的动荡与黑暗之中,此即永嘉之乱,也称五胡乱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

北方汉人失去几千年的传统家园,被迫南逃投靠东晋政权。东晋朝廷为安抚和安置这些流民,在长江下游两岸广为侨置州、郡、县——流亡政权。高宝附近就有幽州、青州、兖州、徐州,云集林列,播迁频仍,史称永嘉南渡。

而整个封建社会,汉人则有三次特大逃亡: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宋元,这次就是第一次大逃亡(说好听点叫民族迁移,再好听点叫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长达二三百年,中原地区生灵涂炭,汉人被迫背井离乡去逃命,约有百万汉人迁移到江淮间。

安置侨民

魏晋时期战乱频仍,遇有州郡沦陷敌手,则往往暂借别地重置,仍用其旧名,称为“侨置”。当时北方人民与士族大量南迁,多相聚而居。东晋、南朝政府为了安抚流民和招徕北方士族设置侨州、郡、县,保持北人原籍贯,保留其封建特权,等待回归故土,实际上是流亡政权。如在京口(今镇江)侨立徐州,江乘(今句容)侨立琅琊郡与临沂县。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曾以原州郡名前加一“北”字,与侨州、侨郡相区别。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侨置的郡、县多狭小,弹丸之地能安置几个县,但历史没有给南朝以机会,他们已经回不去了。

江淮间物产富饶,三国时魏、吴在江淮间反复争夺,此地百姓为避战乱避居他乡,土地多无主,适合军屯和安置游民。魏国曾派邓艾曾在此军屯,石鳖屯是当时著名粮食产区。

随着北伐的一次次失败,南归的北方汉人越来越多,江南已无法接纳,南朝在江淮间广设侨县,既方便下一次北伐,也能让侨民投入到淮河边境线保卫战中。《宋书·州郡志》云:“中原乱,北州流民多南渡,晋成帝立南兖州(公元326 ~ 328年)寄治京口,后割江淮间为境,治广陵”。

南北朝时,今金湖县境内先后设置了幽州、冀州、青州、并州、东莞、阳平、石鳖、泰清、永阳、丰国、平阿及安宜等十多个侨郡侨县,安置了不少北方侨民。

籍贯之争

刘勰(约465 ~520),梁代东莞莒县人,文学评论家,著有《文心雕龙》。

刘勰籍贯之争,千百年来一直不断。祖籍之争有“日照庄说”和“莒县沈刘庄说”,原籍之争有“镇江说”、“常州说”和“宝应说”。

祖籍山东说毫无意义:《中国历史地图集》显示,北魏疆域内确实有东莞郡(北齐改称东安郡)莒县,但它不是梁代东莞莒县。东晋及南朝早就失去了中原故土的控制权,祖逖、殷浩、桓温、刘裕等先后开展过北伐,如宋文帝刘义隆继位后,两次北伐皆失败:一败于430年,再败于451年,所不仅没收回中原,又失去淮北,故有“宋失淮北”之说,此即“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引得仓皇北顾”。从永嘉南渡到南朝,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南迁的北方汉人已繁衍四五代人。刘勰的事迹载于《梁书》和《南史》,其从祖父刘秀之为宋司空,父刘尚为越骑校尉。说刘勰是山东人,犹如说文在寅是平壤人,都背离了基本事实。

梁时东莞有三:在安宜之北为北东莞,在安宜之南为南东莞,唯安宜称东莞,且下治莒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刘勰出生地新考  刘勰  刘勰词条  出生地  出生地词条  刘勰出生地新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