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咏颂“石灰”的诗歌,全诗无一个难字,内容也毫不特别,但读起来却感到一股震慑人心的浩然之气扑面而来。它的作者叫做于谦(1398-1457年),时年十七岁。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是用石灰石、白云石、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原材料,经过高温锻烧而成。它既可以用在建筑之中,也可以作为药品使用。陶弘景(456-536年)指,石灰“性至烈”,是治疗“金疮”的灵药。
有一天,少年于谦无意中走到石灰窑前,看到工匠在锻烧石灰。本来亮不起眼的一块石头,在“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锻炼之下,一步一步炼成为造福人群的器物。在于谦的角度,这根本就是他人生的缩影!在明代,要“兼济天下”,必须当官;要当官,则必须要通过科举。没有“父干”的于谦,知道他只有这条路可以走。然而,“十年窗下无人问”的生活并不易过——蛰居寒舍、悬梁刺股,孜孜不倦地攻读诗文,为的就是日后“一举成名天下知”。“锤击”、“火烧”,于这少年而言,仿若等闲之事。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经受锻烧以后,还要给人们压得“粉骨碎骨”,但是它却“全不怕”,为的就是把白白的石灰留在人间。于谦不知道五年之后,也即是永乐十九年,他将会考中辛丑科进士;但是,他却知道“仕宦之路”并不好走。他早已预示了破芦而出之日,还得经受炎凉世态的煎熬。
于谦怕吗?
他不怕!政敌的攻击,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了“初心”。此刻,于谦用诗句把“初心”牢牢刻进心里。日后,在无数次的政治风波之中,他始终保有“初心”,面对攻讦仍不为所动。因为于谦深信,只要把自己一身“清白”留在人间,哪怕是牺牲性命,他也甘之如饴。
土木堡之变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皇帝受太监王振怂恿,亲征蒙古瓦剌部,却被大败于土木堡。当众人都喊着“南迁”的时候,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力排众议,率残兵击退进逼北京的瓦剌军,并拥立代宗继任,使明朝不致覆亡。
本来这样的忠臣、能臣,理应配享太庙,可是八年之后,景泰八年(1457年),发生了“夺门之变”,已成“太上皇”的英宗重夺帝位。作为代宗的“造皇者”,于谦也被拿下了。同月,于谦给判了“斩决”。抄家的兵役如狼似虎地扑到于谦家中,满心以为可以闷声发一记大财,可是,却白跑了一趟。于谦家中,除了代宗所赐的蟒袍、剑器,就什么都没有。
其后⋯⋯
又过了四十年,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于谦给平反了,官复原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忆起于谦,不由自主地题写一副“丹心抗节”的匾额。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林则徐因查禁鸦片,得罪英人,遭投降派诬陷而革职流放到边疆伊犁。途中,在路经西安,口占一律,留别家人,是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文天祥说:“古道照颜色”;隐隐然,“石灰”的精神又现人间。(叶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