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叶德平:华洋相遇,晚清时期天主教与香港乡村教育

汀角村,位于新界大埔区,座落八仙岭山脚,地处船湾海北岸。村内建有一座关帝古庙,估计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庙内立有一块石碑,立于“乾隆五十年孟冬月吉旦”,即1785年重修古庙之时。

中国人向重视教育

石碑刻记了当年助修古庙,百多位善信的名讳。这百多位善信分别来自27个姓氏,而他们大多是从事航运相关的工作。在碑文最后位置,更特别刻写了一句:“碑内无名,子孙永远不得在此读书”。(原文详见于《香港碑铭汇编》所录〈重修本庙题助碑〉)据说,当日古庙之旁就是一所村塾,而助修古庙的捐款部分用作营运该校之用,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今日已没法看到该校的遗址了。不过,从捐助信众的数目可见昔日客家人对教育的重视。

事实上,中国人向来重视教育。一族之长往往出钱出力,支持族中子弟读书,期望他们能“学而优则仕”,光耀家门。据《新安县志》记载,早在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致仕官员邓符(字符协,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进士,曾任广东阳春县令)在锦田村(当时属于东莞县)桂角山下建立“力瀛书院”,距今近千年之久。及至清代,新界学塾已有约50所,主要分布在锦田(邓)、屏山(邓)、厦村(邓)、上水(廖)、大埔(邓)、粉岭(邓)、沙头角等地,而这些村落也正是香港早期移民──“新界五大家族”的聚居地。

天主教回应乡民的教育需求

随着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新界的士绅看到了昔日科举教育的尽头,认识到西方“科学”的先进,于是他们渐渐对西式教育产生需求。而那时候有能力而且愿意提供西式教育的,首推天主教传教士。

香港教区主教师多敏神父(1861-1924)写给教区的信,就他坦言了对教会办学兴教的看法。(载于夏其龙神父:〈香港客家村落中的天主教〉)其中有三个重点:

(1)学校创造了一个让传教士与与非教徒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

(2)教会让已成为教徒的儿童有机会接受学习,不致成为文盲。而且,也杜绝了已成为教徒的儿童要到外教学校学习的情况。

(3)天主教徒占村内人数的少数,因此,教会学校成为了教徒之间相处与交往的地方。这样一来,已入教儿童的信仰将更形坚固。

天主教兴办教育固然是出于传教考虑,但同时也是在回应乡民的诉求。村民明白以自身之经济能力,是不可能把子女送到科举场屋。他们只期望子女能读书识字,不至于沦为文盲,故此与传统科举教育截然不同的教会学校,自然成为了他们其中一个选择。而且,教会学校教授的知识都是十分生活化。它们会延请中国垫师教授中文,而传教士则负责外语等科目。这种中西兼容的新式教育正好回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叶德平)

原载香港《文汇报》,原标题为《天主教香港乡村教育》。

作者:叶德平博士,香港资深教育工作者,知名文化学者,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常委,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高级讲师,中文、历史课程学术统筹,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天主教  天主教词条  洋相  洋相词条  晚清  晚清词条  香港  香港词条  乡村  乡村词条  
清朝

 为什么说纪晓岚比和珅更会拍马屁

在民间,纪晓岚是一位才华四溢、忠直正义的人物,有关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他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做庶吉士,继授编修,因为擅长词对而被乾隆留在身边,升为侍学士。但纪晓...(展开)

清朝

 关于鸦片战争和林则徐的闲话

1840年的清英战争,我们历史教科书上称之为鸦片战争,好像是英国人为了向中国人民销售鸦片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一下子就让自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历史老师们在讲台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