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在认知上,过分强调外在的形式主义,而忽略自我价值感建立,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不理性、不全面的认知——“金钱可以搞定一切”,从而不把精力放在修炼“内在”上,不去刻苦学习。
2、在情绪上,容易产生攀比心理,甚至嫉妒、烦躁的情绪,让人心态失衡,情绪波动较大,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3、在行为上,物质欲望越大,人的行为目标越明确。正向的情况则会促使人努力打拼;负向情况会促使人“心术不正”或“偷鸡摸狗”,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告知孩子父母收入下降的实情。疫情之下,大家收入锐减,以前的高消费显然无法支撑,家长可以把家庭收入与支出的数据一一罗列呈现,让孩子参与当家作主,增加他的现实感与分寸感。
5、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减少“阔少作派”,逐步将兴趣发展成特长,让孩子有成就感。成就感需要自身拼搏才能获得,他人无法赠与,即使通过消费一时获取,也是畸形的。
6、升级全新观念,给孩子树立“有本事的人,自己就是优秀品牌”的意识,从而减少孩子对高档商品的价值依赖感,渐渐把注意力放在自身能力建设上,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7、带孩子去城市贫困家庭或偏远农村进行社会实践,走出舒适圈,多去外界看看,这种比较体验比讲大道理更能令孩子反思。
8、和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建设,感觉自己被社会需要。当人感受自己被需要的时候,会滋长自豪感。
9、让孩子参加不同的社团,培养不同的朋友圈,这样会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会快速让孩子适应社会,建立归属感。
10、让孩子多参与体育活动,出汗宣泄减压,这样令人阳光硬朗,不扭扭捏捏,即使心里有不舒适,也容易释放,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11、提高孩子的金钱意识,可以每周固定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零花钱,让孩子慢慢“有钱而体验生存,懂钱而学会自立,合理用钱而拿捏尺度”,从而减少冲动消费,提高自信与自制力。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