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相信人有应对问题的能力。人是环境的产物,能够根据环境调适自己的行为。年仅两个月大的宝宝饿了, 会使劲全身力气用哭闹声让你关注他。不一岁的孩子还不会走路,但他能用超强的力量捉住身边的物品站起来,一点点模仿成人走路的样子,摔倒了就哭,哭完了再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强。
2、家长的态度很重要。帮助孩子正确看待挫折,让孩子明白每一个问题都是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否定。懂得放手、关注情绪,让孩子在适当的挫折中学会坚强和勇敢。
3、提升孩子情绪管理能力。深呼吸。明白情绪会来也会走。告诉孩子缓解情绪的方法(如运动、打沙包、画画、写日记、听音乐、一个人静静、把困难和需求说出来等)。
4、适度的挫折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抗挫折能力,过度的挫折容易使孩子形成无助感和自责。生活本会遇到各种困难,如刚学走路时摔跤了,做作业时被一道难题卡住了, 参加竞技比赛输掉了........,把孩子遇到的问题都当作是一次教育契机,带着 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让孩子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超过心理承受的问题孩子难以单独处理,过度挫折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和畏难 情绪,不敢再接受挑战,此时需要家长适当介入和协助。避免孩子在同一类事情上,经常处于无法解决的心理困境中。长期摆脱不了 的失败感容易使孩子形成无助,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失去信心。
5、树立榜样,激发孩子的抗挫能力。让孩子看到父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身教大于言传。带孩子了解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是如何通过强大的抗挫能力改变困境。
6、复盘。解决完一个问题后,引导孩子回顾处理的全过程,分析失败或成功的原因。养成及时复盘的习惯,有利于以后遇到类似的事件时如何正确应对。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