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允许孩子犯错。很多孩子在感到恐慌、害怕,不愿意承担负面结果的责任时,就会在潜意识里用不承认错误的方式来自我安慰。父母不要在孩子犯错时,马上就迫不及待地指出来,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先去冷静、思考一下,给孩子思考和平复情绪的时间。不要总盯着孩子犯错的地方,而应该在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去及时鼓励孩子的行为,肯定孩子坚持做的过程。
2、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不断在生活中用实际的经验告诉孩子:犯错不可耻,相反犯错还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犯错了才会知道自己哪里不足,才会有完善自己的机会,争取下次不再犯错。这样的良性循环就是一种成长型思维:孩子在失败中能够学到什么?怎么做才会更好?家长们平时都反问自己几个这样的问题,同时在引导孩子时,也可以用同样的反问法来引导孩子去积极思考。
3、冷静后再沟通。情绪不好的时候,任何沟通都只会增加矛盾,但不教育孩子又怕孩子学坏。所以等孩子和自己情绪冷静之后,再沟通解决问题,效果就会更好,孩子也能更容易理解。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教孩子如何与他人进行恰当的争辩,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