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学著作《国语》中说:“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至此,齐而巽。”本法以“清明”命名,正是顺应该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清明时节人体疾病在经络方面的表现多在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上行绕肩胛,交肩上,前行人缺盆,络心,沿食道下膈至胃,下行,属小肠。其支脉从缺盆沿颈上颊,到目处眦,转入耳中;另有支脉从颊分出,经眼眶下缘,至目内眦,交于足太阳膀胱经。其主要病症表现为目黄、咽痛、耳聋、下颌及颈部肿痛以至头不能转动,肩臂及上肢伸侧后缘疼痛等。对于这些病症,坚持采用本功法锻炼,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遵生八笺》中对本功法记载如下:“运主少阴二气。时配手太阳小肠寒水。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定,换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七八度,叩齿,纳清吐浊,咽液各三。治病: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耳前势,苦寒,耳聋,嗌痛,颈痛不可回顾,肩拨,腰折,腰软,及肘臂诸病。”
此功法的具体动作为:每日凌晨1点到5点之间练习此功,盘腿静坐,运气调息,先左手朝左侧平伸,右手弯曲平胸并用力向右后方向牵拉,头眼同时朝左转动并吸气;恢复预备式。随后,右手朝右平伸,左手向左后拉并呼气,中指、食指平行伸直,大拇指扣于向掌心弯曲的小指、无名指指甲端,头眼同时向右转动。如此反复7次~8次,然后叩齿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9次。可治:咽喉肿痛、畏寒耳聋、颈椎麻木、肩痛臂折、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腰臂等杂症。对于高血压等病引起的头昏、目眩、胸胁胀满等症状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此时的天气除交接时会出现几天的倒春寒现象,基本上不会再有寒流出现了。只不过多雨是这一季节的特有现象,所以说,天气会跟随着降雨而降低,但是雨过天晴,气温的大趋势是在不断升高。
此节气不宜对肝脏过多进补。在这个节气中,天气阴凉,应以补肾、调节阴阳虚亢为本节气养生的重点。
清明时节常见的和阴阳调节相关症状有:阴虚阳亢症(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面湿潮红,四肢麻木)、肝肾阴虚症(头晕眼花,目涩而干,耳鸣耳聋,腰酸腿软,足跟痛)和阴阳两虚症(头目昏花,行走如坐舟船,面白少华,间有烘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或有水肿)。针对阴阳失调,本虚标实的病理,在养生中应以调和阴阳、扶助正气为大法,采用综合调养的方法,如情志调摄。因为这些症状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在情志不遂、喜怒太过之时,常常影响肝木之疏泄、肾水之涵养。
因此,在调摄过程中的情志方面,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