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拜月

  拜月也曾经叫圆月。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上所说祭月拜月渐渐有了审美成份,也增加了世俗的功利内容,古老的自然崇拜也染上了宗教色彩。

拜月的由来

  民间祭拜月神风俗的由来,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几种说法。

  一种是说,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个无盐娘娘,长得奇丑无比。她从幼年时就拜月,得到月神的佑助,长大后被选人宫廷,但一直没有受到齐宣王的宠幸。这一年的八月十五赏月时,宣王在月光下看到她,觉得她美若天仙,后来便立她为贵妃。无盐姓钟,因是无盐县人,被称为无盐女或钟无盐。

  还传说她因为丑陋找不上婆家,却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一年宫中塌陷,洞中经常传出可怕的声音。宣王便贴出告示,敢去探地穴者要钱给钱、要官给官。无盐便带上兵器下到洞中,什么鬼怪也没找到,却见一张桌子上有供品面牛、面虎,她便把这些全吃了,身上就有了九牛二虎之力。上来后,齐宣王问她要什么,她便说我要嫁给你当王后。有一年外国人侵,无盐娘娘率兵抗击立下大功,宣王便正式封她为王后。

  再一个传说是,一个老长工得了重病,财主就在中秋夜把他赶出来。他无家可归,就到山坡桂花树下一躺,望着天上的月亮发愁。忽然从月亮上来了一位美丽的仙女,问他为什么躺在这里,他便说了实情。那仙女把衣袖一甩,眼前就出现了一座房子,要什么有什么。长工就在这里自耕自种地过起了日子。人们知道后就学着他的样子,故意在室外或野地里摆供祭月,希望月宫大门重开。民间也出现了“八月十五天门开”的说法。

拜月的传说

  传说女系社会的月神是由酋长死后变的,后因巫术、宗教逐步神人化,就直接塑造了一个叫嫦娥的女子飞上月亮,成为月亮神。战国时期的《归藏》说:“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览冥训》说得更为详细一点:“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在这里嫦娥被贬称为行为不端的人,上天后变为癞蛤蟆。东汉张衡在《灵宪》中也认为嫦娥是偷吃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药而奔月成神的。到唐代由于人们赏月、玩月渐为盛行,赏月重于祭月,欢娱替代了严肃,文人学士对着天上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咏月赋诗,多为赞赏。后来文人们对月神的出身和背景来了一个改造,偷吃仙丹变为癞蛤蟆的嫦娥成为了一个能歌善舞寂寞沉静的美妙女子,她的出身也成了一个贤淑美丽、善良勇敢的妻子。

  据《山海经·大荒南经》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讲:十个太阳都住在汤古的扶桑树上,一个住在最上头的枝叶间,九个住在下面。他们轮流值日,巡行在天空,都由乌鸦载着。十个太阳烤得大地直冒烟,海水枯干,田地颗粒无收,饮水困难,老百姓实在无法活下去了。这时有一个叫后羿的射日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后羿为民造福的勇敢行为,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天宫王母娘娘见后羿立下盖世奇功,赐给后羿一包成仙药丹,说服下即刻可升天位列仙班。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就暂时把仙丹交给嫦娥珍藏。不料被徒弟蓬蒙发觉,他想偷吃仙丹上天成仙。八月十五这天,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走后不久,蓬蒙溜进内宅后院,持利剑逼嫦娥交出丹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假意应允,转身打开装仙丹的百宝箱,拿出丹药,趁其不备一口吞下,嫦娥服丹后,身子立刻飘离地面,冲出窗口,飞到了天上。西王母因其私吃仙丹不可原谅,又怜惜嫦娥夫妻恩爱,于是把嫦娥贬到距地球最近的月亮上的广寒宫独守寂寞。据说有一只修行千年的玉兔,得道成仙,见嫦娥是因误吃仙丹被贬月宫,担心她寂寞悲伤,因此主动到月宫陪伴嫦娥。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后羿既惊又怒,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但终究无可奈何,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喜爱吃的蜜食鲜果,遥望着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原由后,纷纷都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拜月仪式

  中秋节夜,一般人家是在庭院里摆上桌案,放上石榴、葡萄、雪梨、红枣、桃、栗子、西瓜,有的还搬出几盆花木放在桌上、桌下,特别要把月宫码、月饼放在供品的中央,然后点蜡燃香,对天上月亮跪拜,同时要烧些纸裸。过去一些老人还会拜月歌,把祈祷的愿望编在歌中,主要是保佑一家平安健康。完后,全家围桌而坐,乘着秋凉畅饮。把月饼、水果分散给小孩们,有特制大月饼的还要切开分一分。

  一家人在月光下吃喝谈笑,讲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玉兔捣药,也是温馨的人伦享受、民间文化的大餐。

  关于月宫码,也叫兔儿爷,是神码的一种,就是纸印的神像。原先道教有祭月用的月神、玉兔像,后来佛教也要挤人中秋祭祀中来,便加人了一位月光菩萨像,俗称月光纸。

  据说古时大月光纸一丈多高,小的只有三寸。上面都有月神、菩萨和宫殿、玉兔,这是佛道合一的想象物。在北京、河北一带也曾有关公夜读书、玉兔捣药的月光纸。这纸在当夜祭祀后要焚化的。

  家庭主妇主持拜月活动很普遍,与春节祭祀、上坟男人为主整整相反。也因为月亮代表女性,历史上还有过只许女性拜月的习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月亮是柔美女性的象征,也是生育的象征。蟾蛛的生殖能力很强,嫦娥不是变成蟾赊了吗?嫦娥、玉兔、月光菩萨也都与药有关,祭拜他们便是祈求身体健康。佛教的月光菩萨原为月光王,成佛后为月光遍照菩萨,是药师如来的部属,所以在月光纸上要有她的形象。

  花好月圆人团圆。面对月亮许愿是年年不可缺少的。第一是全家平安团圆,其次是求爱求婚、祈子祈寿及祈功名利禄。在广东潮州地区,人们叫月亮为月娘、阿娘。在拜月娘前把孩子的文具书本摆在香案上,祈盼月娘保佑其读书上进,成绩优秀。有时还撮一点香灰用红纸包住,新打井水让孩子把香灰喝下,说这样孩子就会聪明健康,像吃了仙丹一样有效。在少数民族中,中秋月下活动也很多。比如苗族有跳月习俗,就是男女全家到山林空地上唱歌跳舞,青年们就乘机寻找心上人。湖南侗族有中秋晚上偷月亮菜的习俗。就是姑娘打着花伞和心上人结伴去摘瓜拔菜,不会被看成偷盗行为。如果有并蒂的瓜果,就预示她们的爱情会幸福圆满。

  小伙们也去偷菜,是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但菜只能在野地煮食,不能带回家。这是民间的求缘、祈缘活动。

  古时还有月下老拴红绳的传说,在典籍中多有记载。已婚男女希望早生贵子,方法是走月,穿上好衣服去游街市,或坐船去赏月,认为这样会求得月神赐给的儿女。在南京,想生儿子的女性要去游夫子庙,回来要过一座桥,认为这是见子桥,过后会怀上儿子的。

  赏月由拜月发展而来,拜月赏月活动演变的本身,对月亮就是一种由崇拜到欣赏,由敬畏到玩娱的过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已逐步屏弃了月神崇拜那种神灵迷信的捆缚,而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善良的人性。如果说至今拜月之风还在偏远的村庄和一部分老者身上存在的话,与其说是他们对月神的喜好,倒不如说是对他们自身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不过借拜月的风俗来加以体现罢了。对残存的拜月风俗内容加以归纳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的风俗内容是,祝福人长寿、团圆、吉祥。这方面的风俗内容,主要在拜月曲里反映了出来。

  河南大部分地区俗叫月亮为“月奶奶”。每到中秋节的傍晚,各家都把桌案抬到庭院里,摆上月饼瓜果,为拜月做准备。因为各地的特产不同,放的供品也不尽相同,大都有这么几种:月饼、苹果、石榴、核桃。目前交通方便,市场繁荣了,大部分家庭都能买到南方产的香蕉和桔子,这些也都上了供桌。荣阳、密县、巩县一带出柿子,要摆上柿子。新郑、中牟出大枣,要摆上大枣。有的家庭对中秋节特别着意,夏天有西瓜时,还留两个精心保存起来,以备拜月用。

  有的地方对供品是有规定的。如林县一带,仅准备四个大苹果和四个月饼。周口地区除在桌案上摆放各种水果、月饼外,还摆放毛豆角、毛栗子和三杯清茶,一炉高香,中间放一张“月宫码”。所谓“月宫码”,就是一张印有月殿、桂树、嫦娥、玉兔的木刻。修武一带则是必备有“苹果、柿子、石榴、枣、梨”等五种水果,称“五色果供”,陈列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讲究,那就是“五色果”散放于西瓜周围,西瓜居中,西瓜前立一个一斤重的月饼,两边各放一盘熟毛豆,有些地方还要供上烧鸡和各种菜肴等。

  待明月悬高,清辉洒地之时,妇女们便对月做拜,叫“拜月”。拜月时,一家年长的是当然的主持人,她首先洗了手,带领女儿、媳妇、孙女们来到桌案前跪下,她则在桌案的对面点燃香,有时烧三炫香,燃着便一炫一往地插进香炉里,香炉像我们现在种花用的花盆,口大底小,呈梯形状。然而,现在已没有人烧制这样的东西了,人们一般用水盆或者升子来代替,升子里装上新谷或者麦子等能把香插进去的物质。有的家庭则烧一把香,足有二十余住,越多越是一次性地插进香炉里。香烟缕缕,缭绕于月宫,给拜月增添了庄严气氛,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尤其是主持者那一脸虔诚,更感染得其他人屏息呼吸,好仁、一二毕生的希望都寄于那一轮明月了,好像自己今后的命运全交给了那轮明月,她们都在等待着明月的裁决呢。闺女媳妇跪立着,等待着,主持拜月的长者慢悠悠地烧上了香,跪拜,磕头,并且口中念念有词:

  “月奶奶,明花花,

  八月十五到我家,又吃月饼又吃瓜。”

  同时将纸钱点燃,又跪拜,又磕头,然后站起身,走到供桌前,把所有的供品都掐下一点点又祷告:

  “八月十五月明圆,月奶奶呀来尝鲜,

  你坐堂上我们拜,月饼瓜果全尝遍。”

  周口一带同时要烧掉“月宫码”,这时宜告仪式结束,同时主持人很随便似地对她的闺女媳妇们说:“给月奶奶跪头。”或者说:“许个愿,给月奶奶。”这些晚辈们经过片刻庄严之后,就再也庄严不起来了,老太太拜月表演令她们乐不可支。拜月完毕,要把坐在一边的男性叫来,一起分食月饼与水果。

  拜月时,要请月奶奶吃供品,所以又把拜月叫“愿月”。妇女们会唱许多优美动听的愿月小曲:

  “月奶奶,下界来,

  各种鲜果全尝遍,保得儿女都团圆,

  保得老人寿无边,保得我们财帛旺,

  保得我们都安康,来年再来祝傣您。

  一年到头齐欢堂。”

  还有:

  “月奶奶,在前堂。有事您先知,有鲜您先尝,保寿老辈人,祝全儿女郎,全家保平安,您喜俺吉祥。”

  这种拜月祝福长寿、团圆、吉祥的风俗,在这些愿月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这一风俗,在亡一泛就已形成,敦煌文献中这方面的记载最多。伯二八三八《拜新月》一词云:

  国泰时清晏,咸贺朝列多贤士。播得群臣美,卿贰如同鱼水,况当秋景,莫叶初数卉,同登新饵上,仰望蟾色光起。回顾玉兔影媚,明镜匣参差斜坠。澄波美,犹怯怕半钧街饵。万家向月下,祝告深深跪。愿皇寿千千,岁登宝位……从词中描述的风俗可见,当时敦煌有民众集体跪在月下祝唐皇长寿的风俗活动,所以有“万家向月下,祝告深深跪,愿皇寿千千,岁登宝位”的记载,并表现得相当明确。

  这首敦煌曲子词,诚然如任二兆先生所指出的“肯定全辞为调各本意”,就是说,它是歌咏拜月的风俗的。我们细读敦煌文献,可以发现,拜月祝寿,不仅限于皇帝,也包括民众个人的幸福长寿。

  斯二六O七《失调名》云:

  良人去,住边庭。三载长征,万家砧,柞捣衣声,坐寒更,添玉泪,懒频听。

  向深闺远闻雁悲鸣,遥望行,三春月影照阶庭。帘前跪拜,人长命,月长生。

  表现的是妻子拜月,祝福丈夫戌边长命幸福的。这种拜月祝寿的风俗,在其他唐人诗歌中也得到了反映。《乐府诗集》八十二卷“劳代曲辞”四引吉中孚妻张氏《拜新月》诗云: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妆楼丰,弯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胜情。

  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日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少年时。

  此诗也说明了拜月是祝福人长寿的。祝福团圆吉祥的记载就更多了。伯二八三八《拜新月·》(荡子他州)云:

  荡子他州去,已经新岁未还归。堪恨情如水,到处辄狂迷。

  不思家国,花下遥指祝神抵。直至于今,抛妾独守空闺。

  上有弯苍在,三光也合遥知。倚屏筛坐,泪流点滴,金粟罗衣,自磋薄命,缘业至于斯。乞求待见面,誓不辜伊。

  这是写闺中思妇拜新月乞求夫妻团圆的。“上有弯苍在,三光也合遥知”。祭三光就是祭日月星,而拜三光是为了求团圆。“乞求待见面”。从罗隐《七夕》诗可见,“拜蝉娟”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乞求“一家欢笑设红筵”。证明拜新月与求团圆目的密不可分。宋代诗人苏轼也在他的诗章中表现了这一内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今人又何尝不用诗来表达团圆吉祥的心情呢,今人有一首和流落台湾老人的诗:

  “月圆有日归有期,劝君对月莫伤悲。

  且待夷州旗红日,故乡与君再斟杯。”

  表达了对国家早日统一的美好祝愿。追求长寿、团圆、吉祥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因此,这种风俗的形成也渊源流长。不过,要说明的一点是唐代拜月并非仅仅局限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而是在七夕和中秋节两个时间。罗隐《七夕》诗云:“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蝉娟。”“拜蝉娟”便是拜新月。还有施肩吾《幼女词》中的六岁幼女“未知巧与拙”,“学人拜新月”,也是在七夕之时。凡此种种,说明七夕晚上也是拜新月的时间。

  但从一些古籍看,唐人似也认为八月中秋之月是新月,中和年间诗人秦韬玉《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诗云:“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所以把八月十五新晴之月称为新月。因为唐人认为中秋月“一岁几盈亏,二:丁重此期”,所以把此夜新晴之月看得特别不寻常。称为“新月”实不为过。

  综上所述唐人拜月的时间当是七夕和中秋之夜。从古籍文献可见,七夕拜月之风比八月十五中秋夜拜月之风形成得早,它是由七夕拜月逐步转变为八月十五中秋夜的,因为它正好与家庭团圆的日子相结合。这一结合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直到现在,拜月祝长寿、团圆、吉祥的风俗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妇女会唱“愿月曲”,并且根据自己的心愿去唱去编,如:

  八月十五月儿圆,月奶奶您来坐堂,

  我们诚心敬傣您,先尝月饼再吃糖,

  保得我家得平安,香火天天都续上。

  还有的“愿月曲”不仅仅祷告月奶奶,而是把各位神佛都拉上来T。如;八月十五月明圆,月饼和梨敬老天,敬傣老天喜又喜,一年四季得平安。

  还有:

  八月十五月明圆,各位神佛来尝鲜。

  一敬老天喜又喜,二敬灶君乐颠颠。

  保家姑也来坐堂前,还有七十二神爷。

  就位让我敬伟您,月饼水果鲜又甜,

  吃些用些随便您,保全我家得平安。

  这虽然是俚俗小语,但它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和要求,也反映出了一方面的风俗内容。

  第二方面的风俗内容是,拜月人以女性为主。从我们以上引用的文献资料看,拜月的性别有的不分男女老幼,“万家向月下”,祝皇寿无疆。而有的则记载了拜月者皆为妇女。如吉中孚妻张氏《拜新月》说“众女拜新月”,施亡昏《幼女词》云幼女“学人拜新月”,郑谷《京兆府试残月》则云“佳人应误拜”,徐黄《新月》却云:“云际娜娟出又藏,美人断肠拜金方。”这些都足以表明唐人拜月是以女子为主的。

  据文献资料看,到了明清对于女子拜月和男性拜月有了新的风俗规定。一般有这么三种:

  一是女子先拜,男子后拜。《京都风俗志》记载:“十五日谓之中秋节,人家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至望日,于月下设鲜果月饼鸡冠花、黄豆枝等物,人家妇女拈香先拜,男子后拜,以妇女为属阴。故祭月先之,此取义之正也。礼毕,家中长幼咸集,盛设瓜果酒肴,于庭中聚饮,谓之‘团圆酒’。”二是,女子拜月,男子不拜。夙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民谚。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中华全国风俗志》在记述《西华之中秋节》一段时说:“黄昏月上时,各家设案燃香,陈月饼瓜果,名曰礼月。此事多妇女为之,男子不加过间。

  俗云:‘男不玩月,女不祭灶。’盖古人称月为阴象,又名嫦娥,故拜月属妇女之事。”在河南的其他地区也始终保留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一些年长者解释这一风俗形成的原因时说:旧社会,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妇女拜月,可能就是月奶奶是妇女行的。至今,拜月成了一些老年妇女的事儿,当然她们还遵循着祖宗留下的这种规矩了。在城市,拜月的形式与内容较前简略多了,有时连香案也不设,更不去燃香和纸钱,只是捧了月饼和水果在。月下一晃,祷告几句便了事,也就是有那么个意思就算了。三是女子拜月时必须回避男子。在河南淮阳市一些地方,拜月时让男子回避,拜月后再出来和全家人一起赏月,品尝那些供品。这种风俗也早已有之,不过是在北方存在,《北平俗曲十二景》说:“八月中秋月光圆,供月须当广寒,女拜回避男。果品要周全,家家都赴团圆宴,男女老少打个圆盘,喝五又呼三,行令又划拳。”看来,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

  第三方面的风俗内容是,女子拜月前,都必须盛装打扮一番。

  唐朝司空图《句诗》云:“晚上留拜月,春睡更生香。”又云:“晚上留拜月,着上水晶帘。”可见女子晚上拜月都必须打扮“晚妆”。鲍溶《上阳宫月》云:“学织机边娥影静,拜新衣上露华沾。”说明拜月时要穿新衣。凡此种种,都说明拜月时要盛装打扮。这一风俗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至今拜月者都成了老太太,她们虽不盛装打扮,担拜月前,必须换上干净的衣服,穿着特别整齐。头发也梳理得光光的,点燃香箔之前,特别要把手洗净,这里表现出了她们的一腔虔诚。这也是唐人“晚妆留拜月”的遗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拜月  拜月词条  
茶文化茶具

 紫砂壶需要茶垢来养护

摸一摸、敲一敲,对着灯光看一看,挑把好壶 “怎么才能买到好的紫砂壶?”“买来新的紫砂壶该做些什么?”“紫砂壶究竟应该怎么养”。紫砂壶收藏爱好者丁海珍告诉记者,紫...(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