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90后毕业何去何从?

每年毕业季,各大互联网公司都会打得不可开交。随着90后这一波互联网原住民即将走出校园,关于毕业生、招聘的话题也炒的越来越热。但一份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届毕业生求职调查报告》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仅为4793元,与往年相比,就业前景不甚乐观。不过各个行业相比较的话,互联网行业的大佬们倒是慷慨许多,无论从招聘规模、待遇、福利、发展空间上都位居前列,互联网公司招聘的标准也是日新月异,从拉勾网上那些名类众多的招聘职位中可以看出:BAT中百度重性格,产品体验师急招“逗比”,阿里看颜值,非美女“程序员鼓励师”不要,腾讯看星座,产品经理“处女座”优先……看似匪夷所思的招聘需求,其实也是一种“互联网招聘思维”的“物尽其用”。

另外一个现象是,大学生创业意愿比去年翻番。在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以及互联网创建的孵化器、股权众筹等新模式刺激下,创业门槛大幅降低,风险也小了很多。这让大学生”毕业就创业”正成为一个潮流。但综合来看,毕业生创业的风险较高,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面对诱惑和利益,难免会有浮躁的心态,“毕业就创业”未必是一条好路,或许加入比较成熟的互联网企业在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会离成功更近。

当然,随着人群迁移,也带来了一个既怪又有趣的现象。新一届的毕业生所处的时代,二次元、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异常突出。90后门往往形成一个圈层,其所处的社群是一个外界很难融入的“文化小团体”。但恰恰90后这个群体正逐步成长为互联网上的一个主流群体,这对服务于年轻用户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拉拢和吸纳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为中坚力量,是大势所趋的,因此不少企业也倾向于给更多年轻人机会,更适合他们个性的岗位,让他们发挥特长,有更有趣的工作可做。

互联网招聘奇葩玩法欢乐多

因此,尽管O2O、智能硬件等风口越来越多,一大批的创新、创业公司也冒出来。但进入BAT这样的巨头型的企业,依然是很多毕业生的选择。目前看,虽然毕业生规模大,但优秀的人才永远是供不应求。BAT这样的企业,也需要挖空心思,制定更吸引人才的策略和机制。所以在朋友圈里怪招迭出,一些“奇葩”的招聘文案和H5页面刷屏已成为家常便饭。

这方面的例子并不少见,尤其是BAT们的一些玩法,既贴近90后人群的行为和偏好,招募手段也堪称奇特。比如最近百度手机浏览器推出了一个新版本,招募毕业生来做“吐槽社区”。在招聘文案里直截了当地以“招聘逗比”标注,文案也写的略“奇技淫巧”。摒弃了“逗比“的负面内涵,文案中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逗比也是生产力的观点。

在岗位设置和描述上,也趣味性十足,逗比运营官、逗比文化架构师、逗比精神布道师等都摆上了台面。表面看起来很恶搞,但其实很接地气。分析一下发现,百度手机浏览器吐槽社区面向的就是这样一群逗比的人群,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共同语言,才能吸引和沉淀到目标用户。这种看似“不正经”的玩法,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跟进,不得不说,疗效的确显著。

90后挑大梁到底行不行

有人说,一些初创型的小公司,毕业生加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灵活的机制。而固有的思维认为,互联网企业巨头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新人进去都是螺丝钉,没资历,没经验,年头不够久,根本没机会破格提拔。但现在这个群体割裂的时代,过去的定律正在被频频打破。最近,阿里巴巴的马云、陆兆禧这些骨灰级大佬让位,新一任的CEO是70后,让外界很意外,但事实上并不奇怪,未来一定会是年轻人的“主政”时代。

从本质上来看,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用户说了算”理论。以往,70后、80后等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并不大,虽然存在小圈子文化,但是圈子具有相通性。但到了90后,年龄的“代沟”变得异常清晰。任何一款互联网式的产品成功与否,最终都是年轻的90后消费群来判定,因此,90后来担纲小团队的领导和决策层,显然更能了解用户需求。因此,“吐槽”、“弹幕”、“漫画”等90后次文化衍生功能也开始泛滥。此次百度手机浏览器升级版本,主打“吐槽“功能,并高调招聘能吐槽、会吐槽、爱吐槽的“逗比”毕业生,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实际上,未来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是用户的“玩具”,运营产品越来越像一个养成的游戏,只要用户愿意参与进来,玩得很欢乐,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就离成功不远了。所以百度手机浏览器实质上招聘的目标是一个虽被称为“逗比”却可以制造快乐的人群,“吐槽社区”充斥着脑洞大开的逗比们以及有趣好玩的逗比内容,才是产品真正的痛点。显然,如果招聘来的人正襟危坐,无论是从功能还是体验上来说都很难突出重围。从这个角度看,90后的职业空间和路径会表现出不同。

90后也要靠实力说话 

当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大的互联网企业讲究文化和价值观,拿阿里来说,文化价值观上的考核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与70、80后融入企业文化,需要长时间的感知和洗脑相比,90后天生就为“个体价值观”活着,“道不同不相与谋”是他们的座上铭。幸运的是,大互联网公司的文化正向90后靠拢,反而给新入职的小鲜肉们更多机会。而创业始终是一个噱头,80后如此,90后也没例外。互联网圈里90后创业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与其折腾,还不如在大公司历练一把。在创业梦想满天飞、“风口上的猪也能飞上天”的故事日益离谱的浮躁氛围下,能平静地沉淀和砥砺自身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虽然90后的话题讨论和关注度持续飙升,互联网的大环境也表明,90后群体的毕业生会比80后更具天然优势,社群等表现出的独特性,也让90后求职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但经验和心态更为重要。无论是真正去创业,还是加入一家大公司,90后都需要拿出实力来证明自己,才能获得外界的真正认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90后毕业何去何从  何去何从  何去何从词条  毕业  毕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