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世界未来或是“信用荒”的时代

作为全球性的储备货币,全球的经济体都受制于美元的流动性。

当美元指数下跌、全球美元宽松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就普遍感受到热钱的袭来和经济的扩张,而当美元指数上涨时、全球美元收缩时,热钱出逃和经济收缩则是必然的结果。

自美国联储开始量化宽松以来,世界已经习惯了美元流动性的极度充足,但现在联储已不再额外提供流动性,甚至可能收紧,而这就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近来美国经济数据好转、加息预期增强以及欧日经济基本面不佳,避险资金重回美国等原因,美元指数呈现出一轮走强态势。

数据显示,自去年3月美元从低于80以下的低位反弹以来,截至2015年2月27日,美元指数已经上涨至95.9,涨幅20%。

然而,与美元走强相伴,全球外汇市场动荡却在加剧,诸多市场遭受资金撤离风险,货币相继贬值。

新西兰联储、欧洲央行、丹麦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澳洲联储也相继走上了宽松之路;而人民币同样难以幸免,兑美元大幅贬值,频频上演即期汇率逼近中间价的2%,几度跌停的局面。

梳理历史资料,不难发现,自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冲击”打破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系以来,自金本位制度让渡于美元本位制度的近四十余年间里,几轮美元周期与全球金融动荡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美元大幅波动对其它国家的金融市场动荡影响巨大。

美元大起大落时期全球经济大致出现了5个变化阶段

具体来看,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以来,美元大起大落时期全球经济大致出现了如下重要变化:

第一阶段(1971年-1979年):美元下降周期。伴随着“尼克松冲击”,美元相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一次性贬值15%,从此美元进入持续贬值周期。自1971年8月到1979年底,美元指数贬值27%。

与此同时,伴随着美国和全球货币供应量的急速增长,同期石油、贵金属、基础原材料价格飞涨,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陷入史无前例之“滞胀”。

第二阶段(1980-1985年):美元强势上涨周期。为摆脱滞胀,1979年保罗•沃尔克救人美联储主席,强力提升美元利率,也将美国推向了强势美元时代。截至1985年2月,美元指数曾一度高达158,导致本轮美元上涨幅度超过80%。

然而,同期全球金融市场却动荡不断,最为有名的是拉美债务危机。尽管外债过高时爆发拉美危机的内在因素,但早前弱势美元导致的资金源源涌入与美元强势回归后资金的大举撤出成为了危机的加速器,从此,拉美陷入了著名的“失去的十年”。

第三阶段(1986-1995年):美元下降周期。由于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面临着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困扰,到1985年,美国政府试图运用的综合贸易及竞争法案干预外汇市场,促使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货币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制造业。

最为著名便是1985年9月,美、日、德、法、英五国财政部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的广场协议,拉开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

此后,日元大幅升值,国际资本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大举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终于导致最后日本泡沫危机的爆发,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第四阶段(1996-2001年):美元上涨周期。美国互联网经济的全面爆发使得1996年美元开始进入上涨周期,当时以美国为首的信息科技革命吸引大量资金重新流回美国,参与直接投资和证券买卖。

直到2001,互联网泡沫破灭导致信用市场急剧萎缩,起源于1996年开始的强势美元周期导致本轮美元指数上涨约45%。

于此同时,大量国际资金流回美国也加剧了亚洲市场资本流出,最为著名的是1997-1998年那轮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亚洲各国资产泡沫加速破没,经济与金融体系遭受重创。

第五阶段(2002-至今):弱势美元周期,期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在长达十余年的美元疲软周期中,美国利率与汇率走势并不一致,国内利率变化程度较大。

首先,伴随着世纪初的网络泡沫破裂,以及其后的911恐怖袭击,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信心深受打击,资金开始大规模流出美国。

而为防止美国经济陷入持续衰退,美联储在2001年连续13次降息,创下了1981年以来“最为猛烈的降息轮回”,直至2004年6月,为防止通胀,格林斯潘与其继任者伯南克相继启动了17次加息。

尽管加息成果的应对了通胀,但也加速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并随即由“次贷危机”演变成影响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后的数年,美联储相继推出三轮量化放松政策,资产负债表迅速攀升,也维持了美元本位制以来最长阶段的美元弱势格局。

在美元贬值的时代,世界上很多货币都很牛。可是,美元升值之后,就会走向相反的循环。

巴西雷亚尔从从2011年中的1美元兑换1.5雷亚尔左右,跌至今天的1:3以下,雷亚尔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是一种高台跳水、连续下山坡的走势,这时,外国人是肯定不再接收的,原来在外国企业、央行和居民手中的雷亚尔将持续遭到抛售。

2011年以前的雷亚尔,是硬邦邦的硬通货,世界很多场合都愿意接受,承担了国际信用的职责。可是,今天龟缩回到国内,原来由雷亚尔承担的国际信用消失了,国际信用被动收缩。

这不仅仅是雷亚尔,包括很多国际上的货币,要么完全不再承担国际信用的职责,包括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阿根廷比索、俄罗斯卢布等,还有一部分货币所承担的国际信用飞速下降,包括欧元、日元、澳元、加币、南非兰特、印度卢比等等,几乎除美元之外的、世界上的所有货币,在国际上提供的信用同时下降。

国际信用的剧烈收缩来了

财经撰稿人达斯(SATYAJITDAS)撰文指出,许多人都认为,美国联储退出量化宽松队列并不可怕,因为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将填上他们留下的缺口。

根据欧洲央行的计划,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将在未来十八个月时间内膨胀至超过1万亿美元,而具体的做法包括购买政府债券、资产抵押债券和银行贷款等。

与此同时,根据当前的计划,日本央行也准备以每年70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购买日本政府债券。这样的年购债额度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6%,因此从相对角度说来,他们的计划规模还要超过美国联储。

合计起来,按照当前的速度,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到2016年底将至少增大2万5000亿美元,而2008年以来,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增大幅度为3万6000亿美元,因此可以说日本与欧洲两家的量化宽松之和在规模上还是可以和美国相提并论的。

然而,无论欧洲央行、日本央行,都不能直接向全球市场提供至关重要的美元。美元流动性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由几个因素决定的。

首先,美元依然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美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大约60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比欧洲和日本加在一起还大。

其次,美元扮演了一个关键性的基准角色,一系列货币都正式或者非正式地与美元挂钩。美国的利率直接影响到全球众多资产价格的确定。

最后,各国以外国货币形式进行的举债,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举债,其大部分都是美元债务。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14年9月底,美国之外的非银行借款方的美元债务总计为9万2000亿美元,其中46%是债券,54%是银行贷款。这一数字较之2009年底增长了超过50%。

新兴市场债务方总计以外国货币借款5万7000亿美元,其中2万6000亿美元为债券,3万1000亿美元为银行贷款。这些债务当中大约75%到80%都是美元债务。

中国银行和企业的跨国举债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万1000亿美元,其中大多是美元债务。巴西的境外举债为4500亿美元,墨西哥3800亿美元,俄罗斯超过7000亿美元。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债务当中到底有多少拥有针对汇率风险的对冲机制。

可获得的美元流动性收紧,美元汇率走高,以及美国如预计的那样加息,这些都会使得前述那些债务国遭受损失。不必说,那些过度举债的国家想要还本付息,难度将大大增加,而这就可能引发一场新的金融危机。

目前,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国内的局面都不容乐观,而这显然会将风险进一步放大。

大宗商品价格的低迷也会使得问题复杂化。商品出口国用来偿还债务的美元收入会因此减少,这就会使得他们在汇率波动面前变得更加脆弱。

全球美元流动性也会缩减。自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来自石油出口国的过剩盈余,即所谓石油美元的再循环,一直都是全球资本流动当中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低价格长期保持,就会削减大家能够得到的流动性,推高美元价格,增大利息成本,以及影响举债者获得急需的美元的能力。

比如,在2015年的最初几个月当中,沙特阿拉伯那庞大的外汇储备就缩水了5%,而这史无前例的一幕正是同期流动性紧缩最好的证明。

令人恐惧的是,当前的局面和1997年至1998年颇为相似,当时,商品,尤其是石油价格的下跌,美元的强势,美国利率的走高,新兴市场债务负担的沉重,以及其国内的疲软最终造成了一系列灾难性的结果:亚洲货币危机、俄罗斯违约,还有对冲基金长期资产管理公司的崩溃。现在,和当时一样,全球金融稳定性和资产价格面前的风险正在急速膨胀。

总之,美元周期与全球经济周期的联系如此密切令人惊叹,而这也意味着一旦美元步入新一轮升值周期,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必将是巨大的。

所以,美元收缩会带来世界的经济危机,就是源于这种信用收缩,未来是“信用荒”的时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世界未来或是“信用荒”的时代  或是  或是词条  信用  信用词条  未来  未来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  世界  世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