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一下,本人仅仅是一名电影爱好者,不是哪部电影的水军,更谈不上枪手,下文所探讨问题也对事不对人。最近看到张志远先生的文章《太平轮票房失利于:无互联网基因!》,起初很好奇,本着学习的心态通篇读完了文章,但看完之后感觉大失所望,不仅通篇概念模糊,翻来覆去强调互联网基因问题,另外对于电影票房的认识也有失偏颇。小弟闲人一枚,就结合着自己对于电影、对于互联网一些粗浅的思考,谈谈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一点拙见,各位见笑。
谈谈所谓的“互联网基因”这个伪命题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的确是个互联网社会,互联网思维是一个经常被人提起的概念,但是“互联网基因”这个论调我的确很少听说。看了作者的几篇文章,发现作者是这样认为的:
互联网基因就是年轻人的基因,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网生代”,具备这些年轻人身上的某种特质应该就是具备了互联网基因。而这种特质到底是什么,连作者也并没有明确说明。
我在此不负责任的猜想一下,作者想要指的大概是网络的社交、互动性,这也是现今网生代们身上最重要的特点。
可是随后作者又在自己的两篇文章里谈到,某些电影不具备互联网基因,甚至是某些导演和演员也不具备这种“互联网基因”。引用作者某篇文章中的原话:
吴宇森先生属于无互联网基因的导演,主要演员中无互联网基因的也居多,如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等。
看到这里笔者不禁一笑,敢情这互联网基因还不是个宏观概念,是可以往人的身上放的。既然如此笔者就再不负责任的猜想一下,在这里张志远先生想要表达的互联网基因应该是指的在互联网上的话题性。可是这样想其实也不对,吴宇森贵为好莱坞的著名导演,虽然一把年纪,但是舆论影响力依旧很高,关于吴导演的话题放在网络上仍然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就更别提章子怡、金城武这种男神女神级别的演员了,他们身上怎么可能不具备话题性。
问题来了。
关于这个“互联网基因”连作者自己都没能搞清楚是个什么概念,一会儿是年轻人的网络基因,一会又说某导演、某演员没有这种基因,作者绕来绕去也没能彻底讲明白这个问题,就妄下了这么多莫名其妙的结论。是不是按照作者的逻辑,所有票房失败的电影都可以马后炮的归结为缺乏互联网基因,难道说所有票房失败的电影和电影里的导演、演员都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吗。请问《星际穿越》里的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他们的互联网基因又表现在哪里呢,按作者的逻辑2014年的金酸梅奖得主金·卡戴珊和威尔·史密斯不论从网络的话题性还是社交网络的粉丝数上来看岂不是更有互联网基因,为什么他们成了14年的烂片代言人?把这一切都盲目的归结到一个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概念“互联网基因”上这种理论实在是站不住脚。
好的营销不等于好的票房,更不等于好的电影
在张志远先生的其他文章中也曾点名表扬过几部票房成绩出色的电影,并建设性的给出了一些可能的尝试方向。就拿作者最近所谈的《太平轮》为例,他认为,
要想取得好的票房应该多多制造电影的话题性,在电影的营销上下工夫,比如应该主打爱情,甚至是直接打出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的口号来宣传电影。
我们先不说这些措施是否可行,至少在一个层面上,作者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对于电影来说,它上映前的营销和宣传是对于后期冲刺票房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并不能说前期营销的成功就能直接决定票房,甚至直接对于电影最终的质量好坏下定论,这里出现了一个末倒置的问题。
《太平轮》在票房上的失利,首先原因应该是作品本身比较平庸,能带动口碑化的宣传模式有限,导致票房失败。而不应该是由于电影没有什么“互联网基因”,电影没有话题性,导致电影票房失败,进而说电影是部烂片。就算电影在上映前打出了中国版《泰坦尼克号》的口号,在前期的话题营销上大获成功,最终的票房成绩同样不甚理想或者仅仅是勉强过得去,难道观众们就会因为它具有了作者所谓的“互联网基因”而称赞影片吗,显然不会。归根结底,能够决定电影票房的还是质量,对于电影来说简简单单的口口相传,这种口碑营销仍是最好的营销方式,只不过现在的传播形式可能更多的借助了互联网而已。《星际穿越》成为了年度话题性影片,是因为它的题材独特,影片质量出色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绝不是因为前期的营销,相反在中国,《星际穿越》也的确没有什么营销。对于影迷来说,最大的营销可能就是导演诺兰,或是其他几位大牌演员,而这几位在作者眼里竟都是不具备“互联网基因”的代表。
电影是一门艺术,互联网思维也不能成为票房失败的挡箭牌
延续百年的电影归根结底是一门艺术,只不过它普及大众的特点加上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传播,让它变得更加贴近大众。同时在这个消费时代,电影也更多的作为一种消费品出现,它的艺术特性有些时候会被观众忽略。但是时代的变化不能改变电影的本质,否则以此为理由就不会有电影艺术理论和艺术法则的建立了。人们在消费电影的同时也是一种对艺术的欣赏过程,而在此时电影质量的高低也就成了衡量其艺术水准的评价标准。奥斯卡奖的评判标准并不是票房而是影片的艺术水准,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不能说票房高就是好电影,有些烂片票房一样很好,曲高和寡和下里巴人同样都会有观众欣赏,这与“互联网基因”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同样,票房的失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有质量因素,也肯定有营销因素,但这一定不是全部。
不能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就可以把一切事物的成败归结到互联网身上,互联网思维既也不能成为票房成功的金钥匙,相反也不可能是票房失败的挡箭牌,甚至从电影本源的角度来说,这与互联网本身就没什么干系,生拉硬拽般的非要将二者产生些联系,本身就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
最后小弟想再问张先生一个小问题,你说诺兰大大的《星际穿越》火爆中国是因为有互联网基因,请问诺兰大大同意吗?
张志远一文:《太平轮票房失利于:无互联网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