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安静:内向的力量

你是否在享受独处时光的同时又怀有歉疚?那么,苏珊·卡因的著作《安静:内向的力量》正适合你。它一半是书,一半是宣言。我们生活在一个重视外向性格的世界——外向的人,爱热闹的人——而非那些改变了世界的性格内向者。她最近接受了《心灵事务》编辑加里斯·库克的采访。

库克:这个问题或许有点蠢,但是请问你如何定义内向呢?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真的内向还是外向呢?

卡因:不,这个问题一点都不蠢!内向者更喜欢安静的、低刺激环境,而外向者需要通过更高程度的刺激感受自己的最佳状态。刺激的形式多种多样——社会刺激,以及光、声音等等。甚至,当舌头沾到柠檬汁时,内向者分泌的唾液都会比外向者多。因此,内向者更愿意和密友小憩一杯,而不是参加满是陌生人的吵闹刺耳的聚会。

另外,理解内向不等同于害羞这一点很重要。害羞是对负面评价的恐惧,而内向则单纯是对低刺激的喜爱。本质上看,害羞是不自在的,而内向则不会。当然,害羞与内向存在交集,心理学家对交集的程度还存在争论。

库克:你提出我们的文化存在偏爱外向。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卡因: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理想的个人被认为是聚光灯下勇敢的、社交型的、自在的人。我们可能认为自己重视个体,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崇尚的是愿意“将自己展示出来”的个体。学校、工厂和宗教机构都是为外向者设计的。内向者对于外向者就像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地位——数量庞大的才能未开发的二等公民。

在这本书里,我环游了这个国家——从托尼罗宾斯研讨会到哈佛商学院到里克·沃伦极具影响力的马鞍峰教会——我致力于让大家意识到社会对内向的偏见。最令人心酸的时刻之一是一名我在马鞍峰教会碰到的福音牧师忏悔说,上帝对他喜欢独处这件事情不满意。

库克:这种社会偏向对内向者有什么影响?

卡因:许多内向者觉得自己做错了,并尝试假装自己很外向。但是,当你假装另一个与你完全不同的个性时,你性格本身的某些部分也正在丢失。你甚至会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内向者不断参加聚会一类的活动,而实际上他们更愿意呆在家里读书、学习、创造、冥想、设计、思考、烹饪等等,或者其他任何安静的有价值的活动。

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属于内向型——即你认识的每两个人或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内向者。然而,你从来没想到过这点,对吧?那是因为内向者在很早的时候就在假扮外向者。

库克:这仅仅是对于内向者的问题,还是会伤害整个国家的问题呢?

卡因:单靠一半人的力量组织社会并不是个好想法。数十年前,我们从女性问题上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是时候从内向者身上意识到这一点了。

这也导致了许多既影响内向者又影响外向者的错误观点。这里有一个例子:大多数学校和工厂都将学生或工人以群体的形式组织起来,他们认为创造性和生产率来自群体。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从达尔文到毕加索到苏斯博士,伟大的思想家往往独自工作。另外,在这本书里,我对群体工作的缺陷进行了大量研究。

库克:可以更详细的介绍下“群体工作缺陷”吗?

卡因:当个人在群体中工作时,他很难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想法。作为社交动物的我们总会无意识地效仿别人。而当我们有意反对这些意见时,我们会承担精神上的不安。埃默里大学神经科学家格雷戈里·伯恩斯发现,那些脱离群体智慧的人杏仁核(大脑中与社会排斥刺激相连的器官)更加活跃。伯恩斯称之为“独立之痛”。

联想一下头脑风暴的例子。20世纪50年代,头脑风暴开始在美国公司间流行,其创始人是一名魅力非凡的广告总监亚历克斯·奥斯本。40年的研究表明,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头脑风暴并不利于产生创造性想法。组织心理学家艾德里安·弗恩海姆坦言道:“科学研究表明,商业人士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是极其愚蠢的”。如果你拥有充满才华且积极的员工,应该鼓励他们独自工作,这样才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效率。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放弃组织工作,而是说我们应该更明智的利用群体工作的方式。

库克:还有哪些有关内向和外向的误解?

卡因:很严重的误解之一是内向者不能充当优秀的领导。根据亚当·格兰特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表明,内向型领导者有时能获得更佳产出。内向型领导者更倾向于重视员工自由发挥其才能,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其上。他们的积极性并非来源于个人对聚光灯的渴求,而是内心对更远大目标的奉献精神。历史上富有改革精神的领导者们都证明了这一点:甘地、埃莉诺·罗斯福和罗莎·帕克斯都是内向型,当今世界许多商业领袖也是一样,从金宝汤公司的道格拉斯·科南特到谷歌公司的拉里·佩吉。

库克:内向和创造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

卡因:是的。心理学家米哈伊·特米哈伊和格雷戈里·菲斯特所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许多领域最据创造性的人都属于内向者。这可能是因为内向者更习惯于独自打发时间,而独处是创造力的关键(也是被低估)的原料。

库克:你还能例举其他令人吃惊的内向研究吗?

卡因:迄今为止我所了解的最令人吃惊也最吸引人的研究是整个动物王国甚至是果蝇也存在“内向者”和“外向者”。进化生物学家大卫·斯隆·威尔逊发现,在进化过程中,两种类型动物的生存策略大不相同。“内向动物”通常躲在一边,捕食者来临时它们可以及时逃跑。而“外向动物”则四处探索,因此,在食物缺乏的条件下,它们能更好应对。于人类而言,也是一样。

库克:那您本人属于内向性格吗?

卡因:是的。有时,别人听到我这样说会感到惊讶,因为我确实特别热情友好。这也是对内向性格最大的误解所在。我们并非反社会人;我们只是另一种社会型而已。我不是必须离开我的家人和亲密的朋友,不过我也可以独处。非常幸运的是,我的工作使我能够每天有数小时可以与电脑独处。我还有许多其他内向特质,如说话之前会加以考虑、不喜欢矛盾以及容易专注。

当然,内向性格也有其恼人的一面。如,每次演讲之前,我都特别害怕,尽管我已经作过很多次演讲了。(有些内向者对公共演讲很适应,但是舞台恐惧还是困扰着一定比例的内向人群)

然而,我同样相信,内向是我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我的内心世界如此强大,所以我从来不会觉得枯燥,也只是偶尔才会感到孤独。不管周围发生怎样的纷争破坏,我很清楚我能回归自己的内心。

在我们的文化中,蜗牛从来都不是勇敢的动物——我们不断劝告别人“走出你的壳”——然而,真正需要说的是不管去哪儿,请带上你自己的“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安静:内向的力量  内向  内向词条  安静  安静词条  力量  力量词条  安静:内向的力量词条  
修养管理

 8种食物的“以形补形”

 1. 胡萝卜:眼睛  有一些食物很有意思,它们长得像人体的一些部分,补得也就是那些部位。不要争论有一些形状可能有那么一点点的牵强,至少,可以帮你记得它们是补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