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攀登》王育琨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谈起企业经营管理,时下最流行的便是流程管理,很多企管类书籍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流程范式、实操工具、规范化样板。这是西方工业文明带给世界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们同大规模的机械化设备、电子元器件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冰冷的灿烂文明。中国作为传统的农耕大国,在世界一体化的大潮中华丽转身,但西方规范化、流程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中国仍遭遇水土不服,为什么它们仍难以融入中国企业的血脉?
《垂直攀登稻盛和夫的生命智慧与经营哲学》一书,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源于古中国的东方文明,信仰“敬天爱人”,讲求赤子情怀,所有的经营哲学、规章器物,最终都要回归以人为本,回归纯粹的本真状态。东方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对情感温度的追求,永远高于规章制度的教条。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制度、法律,在东方永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深层原因,激不活人们内心的情感认同,再严密周到的程序设计最终都将流于形式,被“人情味儿”很浓的中国人架空。
近年来,市面上翻译稻盛和夫、研究稻盛和夫的书籍不在少数,可以说不知道稻盛和夫,就不能说懂经营、会管理,在高谈阔论、挥斥方遒的商业应酬场上也少了一项足够分量的谈资。那么,真实的、去“神化”的稻盛和夫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可以一手缔造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挽救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王育琨教授在《垂直攀登》一书中,以中国人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稻盛和夫在挫折中不断成长的心路历程。该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作者并不是以经营论经营,而是从人成长的角度去讲述一个卓越企业家应具备的心灵能量。这种能量不靠外物,不依附手段,只需要拥有一颗回归本真的赤子之心,一份不受任何思想框架束缚、打破一切思维定式的纯粹。
笔者认为,稻盛和夫有别于中国大部分企业家的特色,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他不求钻营之术。在“背景”第一、渠道第一、人脉第一的混乱时代,稻盛和夫追求的是经营的大道,而不是投机钻营的小术。小术可以带来小利,一时迷惑人们的眼睛和心智,但终成不了大道,而垂直攀登,力求无愧于心的耿直愚公精神,成功开启了稻盛和夫立身、立命、立企业的幸运之门。
其二,不利用他人成自己之事。很多企业管理者,将员工看成是实现自己经营目标的工具,他们用业绩考核驱动人、用工作压力催促人,员工变成了为实现企业价值连续滚动的陀螺。稻盛和夫有着截然相反的价值观,他以企业发展成就员工个人价值,用企业涵养员工。企业主个人利益无条件让位于员工整体利益,让位于企业整体价值。正是基于对员工的一片赤诚纯粹,基于对员工长远发展的考虑,稻盛和夫激活了员工心中的“源头活水”,迸发出团结一心的合力。
其三,用未来眼光衡量企业及员工价值。稻盛和夫的经营之道只有一条“超越再超越”,他迎接挑战、越超极限的勇气和魄力让他一路向前。“超越”成了他和员工生命中的常态,他并不是盲目接受订单,而是出于对企业潜能的充分相信,他用未来时思考问题、处理业务,倒逼企业提早进入未来状态。目前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家,恰恰缺乏的就是将自己和企业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果敢。稻盛和夫向前迈出一大步,大部分的企业仍在原地踏步,这就是用未来时和现在时经营企业的不同。
其四,亲临现场的自信和气度。笔者将稻盛和夫深入员工工作第一线称之为“自信”,他信奉“现场有神灵”。目前,中国不少空降的管理专家、学者,从未有过在经营、生产第一线实操的经验,所有的经营理念和战略设计都是舶来品。他们并不具备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更没有面对一线员工质疑和建议的胸怀。这些站在云层之上的管理者没有“接地气”、“遇神灵”的资本,更无法如稻盛和夫那样在自己强大的“场域”中,凭借人格魅力,激活员工潜在能量的强大“意念力”。
在对稻盛和夫老人及作者致以敬意的同时,笔者对书中内容尚有一点存疑。稻盛和夫提出应对萧条的五大策略“全员营销、开发新产品、彻底降低成本、保持高生产率、经营者必须与员工形成共同经营的伙伴关系”。可以说,开源节流、低调研发、经营者与员工共进退,这些都是企业处于逆境中应有的持身之道,但在大萧条背景下,保持高生产率,加紧生产,容易造成存货积压、资金倒流。现金流是企业的一条生命线,无论如何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考量。这虽然属于“术”的层面,但“术”在关键时刻的缺失走板,也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伤害。
笔者认为将以稻盛和夫为代表的东方智慧与西方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有机结合,“道”与“术”将形成更强大的“气场”,垂直攀登的路将不再那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