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你的社交圈或许一文不值?

现在的人跟以前相比,社交门槛低了,社交的路径也缩短了很多,而交流合作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大家对人脉和社交已经有更强烈渴望。

如果你去过一些诸如媒体论坛、行业峰会等公开场合,你很容易在不同场合看到同一堆人超过三次,互相合影、交换名片什么的。也有很多朋友的微信联系人列表里达到了3、5千的好友规模,那么这种只存在联系人列表里的数字人脉,究竟是你的关系资源,还是成为了你的精神负累? 

最近接触了一个做社交电商的朋友,他抱怨说:“朋友圈清理了好几次,可是,微信通讯录还是升到了2908人。” 

我问:“这有什么问题呢?”他直接指出两个痛点: 

1、伤害交情,比如同事间发了朋友圈,大家点个赞、留个言,都互动挺好的,可是你朋友太多,忙不过来,十天难得一见来点个赞,你怎么这样不合群呢? 

2、增加负累,你可以选择不加陌生人,加了微信的,多少有过一点交集。而如果你做的是诸如广告、咨询、电商等行业,要接触各种社会关系,清理朋友圈的空间往往很有限,删人是很得罪人的事,最多只能选择屏蔽。 

微信朋友圈的快速膨胀,并不都是被动行为,有些确实是人脉经营的必要。比如很多人特别倾向交往一些有身份的人,将此视作“关系资本”。有人就说,如果你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要优先交往这四类人:医生、律师、教师和公务员。 

任何时代,“关系资本”都非常重要。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已经意识到“看一个人跟哪些人来往,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能做成什么样的事,取决于认识什么样的人”。不少人甚至对如何混进大佬圈子特别上心。 

这里,我自己对人脉经营做出一个梳理,谈谈人脉资源的真正价值: 

1、怎么做社交人脉管理?

2、如何找到自己圈层归属?

3、有什么办法能够升级人脉价值? 

总之,要避免浪费时间追逐人脉的无用功,就得直面现实,对你的人脉资源进行准确估值。 

01:

怎么做人脉管理?答案:理顺人脉清单 

很多HR都会给自己建立人脉清单,一般会对朋友圈按照亲缘、地缘、学缘、趣缘等特征进行分类。这种人脉管理方式还能够再优化,在我看来,要对核心人脉进行归档,才能做到精细高效。 

人脉管理的精细高效十分重要。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提出过一个非常有名的“邓巴数字”,也就是150定律——我们的社交圈与十几万年前没什么区别,个体能够认识、信任,并在情感上依赖的人数不会超过150个。因为人的大脑容量有限,无法承载更多。所以,我提出一个“过滤+归档”的人脉管理方法。 

1)过滤 

朋友圈的过滤标准就一个——真实性。微信朋友圈积聚了大量数字化的朋友,成百上千的关系沉淀看起来是轻轻松松的事。可是,人际关系的核心特质——真实性,依然是不可跨越的。见面三分情,线下交流过,才会让人觉得更可靠,更有真实感。 

《纽约时报》有一个知名专栏作家说过,你的关系和你的社会资本取决于你的真实性,线下社交就是展示你的真实性。以此看来,如果以真实性程度为标准和建立150人核心人脉圈的必要性来看,那些没见过面(包含见过面却没有留下任何印象的),生活工作也没有交集,并且超过三个月没说过话的可以称之为“网友”的好友基本上可以删了。 

2)归档 

如果你属于技术型人才,或者产品型人才,你可能要经常做减法了,因为你的精力大量消耗在产品和技术上,闲余时间太有限,你会更强调社交品质。 

如果你属于销售或管理型人才,你清理人脉的原则是不要删掉任何一个可以促成合作的人,那么应该做“分类归档”,你没有选择,各个层面的关系都要维护好。阿里巴巴曾有一位很有名的培训师,教会很多人构建“人脉归档表”,下面有一个样本:

 

要是真做这么一个表的话,显然会花很多时间精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太现实。这个方法主要是告诉大家,只要你内心能够做到正确判断每个人的名字、角色、职业、地区、行业、影响力、和你的亲密度,就能实现可视化盘点人脉。 

人脉归档以后,你心中会有一个清晰的图谱,可以使你有章法、有节奏地与朋友圈进行高效互动,人脉关系因而得到保温。 

02:

如何确定自己的“圈层归属”? 

生物学有一种说法:人全身的细胞每7年就会全部更换一次,7年时间,你在生理上会拥有一个全新的自我。同样道理,你的社交圈层也会随着工作和环境的切换,而不断进化。 

不可回避,你的社交圈子总会有一个自然更替的换血过程。人来人往,不断会有新的朋友。排除那种可以经常一个电话出来小聚交心的关系,对于一波一波的旧日同事、友人来说,如果想要延续交往,大概只能借助事缘,要么扯一些业务合作来往,要么就一起做点小事情。没有这些做链接,很抱歉,你不来我不往,随着时间流逝,往日交情都会渐渐淡化。 

社交圈子的自然更替是一种必然,同时,人脉关系的自然凝聚也是一种必然。为什么呢? 

在这个社会上生存,90%的人都是创业者、职场人或者自由职业者,你一定要有人脉支持,给你带来各种机会。圈层归属,往往能决定你的生存状态。 

职场生存,很多人已有所感受,越是高层次的人才流动,人脉的因素越明显。专员、主管一级的,普通招聘网站做一下信息连接就行,总监及以上级别的,大多是因为特殊人脉关系而进入一家公司。而猎聘、脉脉以及LinkedIn中国,现在都在设法做这个生意,最新的趋势是与主要社交网站合作,通过机器算法“给商界精英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图谱”。 

创业者会有更细致的人脉经营:哪些是“关系铁的合作伙伴”,关键时候可以作为外援,正如地产大佬冯仑所言:“你有多少钱,不是看你银行账上有多少钱,而是你需要用钱的时候,这世界上有多少人愿意融多少钱给你?”哪些是“高价值的圈外人”,或许只是偶有联系,或许只有很少关注,但可以拓展你的信息来源和眼界视野,帮你驾驭更多未知因素。 

华尔街金融圈有一个“社交估值”理论:如何评估一个人的商业价值,只需计算这个人身边最紧密的五个人的平均值。如果你身边的朋友个个才华横溢,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和专业,你与他们形成连接、相互影响,交换信息、共同升级认知,自然会提升你个人的估值。 

 03

提升人脉价值:做一个圈层的串联者

做好人脉归档、确定圈层归属以后,就要考虑如何升级人脉价值了。在我看来,具体的方法论其实就一条——做“圈层串联者”,强化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你看,大部分的投资银行团队中,或者证券资管团队中,老大基本上是不需要亲力亲为的,只需要通过“社交”将项目的大体情况敲定,剩下的交由下属完成,但是每年分红都会拥有高额的收益。 

很多基层员工昼夜奔忙,可能一年的收入不及核心高管一个月。这种显著的“不平衡”在任何公司中都是广泛存在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创造价值和决定收入?很大程度上是“关系串联”,这最具有不可替代性。 

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广告公司最明显了,他们居中串联各方人脉,将一些重大事情(比如公司上市、管理重构、品牌升级等)做成,而这些公司中的核心高管,恰恰是各种关系的交合点,自然也是关键价值点。 

从一个人脉圈到另外一个人脉圈,中间是有割裂、有空隙的,人脉串联者能够获得各方的信任,促成一些事情,他们是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人才。 

如果你的经历和视野暂时感受不到这些,没有关系。 

我很赞同一位著名培训师的观点,要多关注你公司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或者总裁助理。这三个职位有一个共同特征,要协调很多人合作完成工作,所以,他们要突破组织层级,将各个系统、各个圈层的相关人员聚到一起,形成合力,这就特别考验影响力和领导力。 

影响力和领导力从哪里来?当你的人脉体系贯穿不同圈层、不同领域并获得各方信任的时候,作为一个圈层串联者,你就能领导大家做出更大的事。 

其实,你自己就是一家创业公司,要用创业的眼光来考虑个人发展。对此,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曾重新定义“人力资本”概念:人人都应该将自己当做一个企业,要具备大量技能、素质和经验,不断升级社交资产和人脉。 

社交,归根到底是要成全自己,也成全他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你的社交圈或许一文不值?  社交圈  社交圈词条  一文不值  一文不值词条  或许  或许词条  
修养管理需要

 中央领导吃什么长寿?

长寿有什么秘诀吗?中央领导人都吃什么?在很多人眼里,国家的领导人很多都长寿,这确实也是事实!那到底这些领导人平时都吃什么、怎么吃?他们都有哪些长寿的养生秘诀?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