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爱情一样,战争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朝鲜半岛的复杂局势,以及波士顿的恐怖袭击,一下又把战争的可能性提高了很多。种种充满火药味的新闻在不断提醒我们——战争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总体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古往今来,很多智者都在尝试解释战争的根本原因。《战争心理学》不仅总结了过去2500年里的思想来解释战争问题,也试图用一些新的视角来解决战争的问题。
1.当人们对另一群人充满愤怒和仇恨时,人们会感觉很好。
2.从事战争的动物只有人和收获蚁。
3.人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这种“心结”:一方面人们越来越追求自我,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强化自我个性;另一方面,人们强烈期望能被团体接受,不被排斥在外,完全成为自己所属团体中的一员。即使隐士也会通过观察来和别人联系。
4.从历史学角度出发,还有一种途径可以解决我们“追求自我”和“归属群体”的内在冲突。这种途径就是——战争。
5.当以下3种思想出现在社会中时,我们就应该视之为社会走向战争的警讯:
(1)认为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充满邪恶的敌对国家,如果这个国家被打败了,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这个信号的后半部分是最重要的危险信号,前半部可能是对的,就好像游牧民族的帖木儿帝国和希特勒的德国)。
(3)认为不同意发动战争的人就是叛徒、卖国贼。
6.人们一直觉得爆发战争前的那段时间很吸引人,我将这种感觉命名为“虚构模式”,而与之相反的我们平时用到的感知能力,我叫它“感觉模式”。
7.战争开始时,我们就轻率地把我们的敌人转化成想象中的恶魔。那样的话,我们就是在和魔鬼作战,所以我们打仗时肆无忌惮,而不用顾忌战争引起的麻烦和精神上将遭受的折磨,也不用面对“我们是在残杀同类”的现实。
8.一旦我们进入虚幻现实,真正的沟通就停止了。
9.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是在两个极端答案中寻求平衡。
10.科技的进步的确能让一般大众前所未有地有一种参与战争的临场感,因而大众对有关战争的消息充满了渴望。媒体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并大加利用:战争的虚幻色彩越浓厚,善恶对立的态势越明显,报道这类战争消息的报纸销路就越好。
11.这种从感觉到虚幻的转变,还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国家”这个名词变成了单一的有机体。人们越来越少使用“德国人”和“日本人”,而以“德国”“日本”等字眼儿代替。
12.当个人失去了自己的独特特征,而和整个国家实体连成一体时,我们就会用一些轻蔑性词语称呼对方。因为我们要杀死一个“小日本”或“德国佬”,比杀死一个“日本人”或者“德国人”容易得多。不论小孩、妇女,所有人一旦有同一种称呼,就都没有任何区别了。这样一来,在杀害这些人的时候,才不会有杀人的罪恶感。
13.人类对于战争的动机有4个因素:(1)替代性攻击;(2)自我怀疑和自我仇恨的投射;(3)生活中缺乏意义和目的;(4)群体归属感的需求。
14.人类很早就发现,如果我们把憎恨的目标转移,使之远离我们生活中非常亲近的人(生理上或心理上),那我们的生活就会轻松很多。
15.如果群体成员之间冲突与紧张的关系威胁到一个群体的团结时,建议领导者保留一个敌人。
16.我们渴望有替罪羊,目的是消除我们的自卑、无价值感和绝望。
17.有数据显示,当一个国家积极参战时,这个国家很多疾病的死亡率,包括癌症的死亡率都会下降。
18.死亡的威胁可以让一个人觉得自己真正活着。
19.如果我们审视历史,就不难发现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愤怒、恐惧、不满、利益的冲突和协定的违反。修昔底德很久以前就告诫我们:如果我们想了解战争的真正原因,就必须凌驾于具体事件之上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