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当作经济作物来种植棉花的是元代。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
2、第一条途径是印度的亚洲棉(棉花原产于印度和南美,现在已知的有二十几个原生种,以后培育为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海岛棉四个栽培种)经由东南亚传入我国的海南岛及两广地区。战国时成书的《尚书·禹贡》中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之载,古今不少学者认为“卉服”就是指的棉布所制之衣,故作为沿海地区向不出产棉花的中原的贡品。如果说这一说法尚未被公认的话,《后汉书·南蛮传》载:“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珠崖即今海南岛东北部,广幅布就是棉布,当无疑问。由此可知,秦汉时海南岛已经植棉生产棉布了。
3、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后汉书·西南夷传》记哀牢夷“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左思《蜀都赋》:“布有橦华”,李善注引张揖曰:“橦华者,树名橦,其花柔毳,可绩为布也,出永昌。”这里的哀牢、永昌,均指今滇南地区,而“梧桐木华”、“橦华”就是指的棉花。
4、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再到河西走廊。《梁书·西北诸戎传》:“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高昌就是今天盛产棉花的吐鲁番。由于新疆地区干燥的自然环境,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古代的棉织品遗物。截至1979年4月为止,在新疆已出土了自东汉至唐代的棉布与棉布制品共十批。特别是在吐鲁番的晋代墓葬中发现了已炭化的棉籽,经鉴定是非洲棉。非洲棉又名草棉,质量不高,在我国已早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