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艳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经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创办了慧聪聋儿语训班。
1993年她的儿子赵阳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莫大的欢乐。初为人母的杨慧艳曾不止一次的憧憬着儿子美好的未来,她想把儿子培养成政治家科学家或者是艺术家,可是,就在儿子一周岁多的时候,本该咿呀学语的赵阳任凭父母怎么呼唤都没有一点反应。为什么赵阳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呢?孩子是怎么了?从此他们开始踏上了漫漫的求医路。当医生的诊断结果出来之后,杨慧艳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原来,因为用药不慎,小赵阳的听力损失在105分贝,而正常人的听力是小于25分贝,也就是说赵阳是双耳失聪!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杨慧艳不相信这家医院的诊断,又带着孩子连续去了几家医院检查结果都一样。杨慧艳一家不得不相信这个残酷的现实。杨慧艳崩溃了!她抱着孩子彻夜痛哭,连续几个月都无法入睡。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假如可能她宁愿把自己的听神经移植给孩子。
痛定思痛,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她曾试着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但是孩子的年龄太小,学校不肯收。她找到医生,向医生询问教育孩子的方法。医生给了她这样一个答复:这样的孩子如果训练及时的话可以,聋而不哑,而且最佳的训练时机就是2~7岁,听了医生的话杨慧艳欣喜若狂,她在黑暗里看到了一丝光明,看到了希望她决定自己教孩子说话。买来了认字卡片和幼儿书籍。开始一遍一遍的教。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孩子仍然发不出任何声音来。她想到了,肯定是自己的方法不对,所以孩子才不会说话。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让孩子开口说话的良方。她和爱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带孩子到外面求学。
然而,从孩子一周多到孩子两岁,他们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花去了所有的积蓄,单是给孩子配的助听器就花了两万多,家里已经债台高垒!为了凑出求学的路费,杨慧艳的丈夫赵新年,从事了三份工作。天不亮他就到菜市场批发了羊肉到早市上去卖,白天再到装修队给人家干活,晚上回来又到路边卖羊肉串,为了多挣钱,他每天都是凌晨一点后回来,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觉时间。三十多岁的汉子就像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但是,丈夫没有怨言,他总是说:只要能让孩子说话,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就这样,杨慧艳带着孩子踏上了求学之路。她再次来到石家庄,北京等大城市,寻遍了好的聋儿康复学校。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身上钱又不多,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让她终生难忘的一次求学经历是在济南。她在那里一住就是三个月。远在他乡,无依无靠,这些还不算,孩子恋家,由于想爸爸,经常哭泣,刚三岁的赵阳因为水土不服,不是拉肚子,就是发高烧。丈夫来到济南看他们时,又恰逢了孩子的生日,一家团聚该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夫妻俩想给孩子买块蛋糕,可是却连买一块蛋糕的钱都没有了!凄凉的场景让他们夫妻抱头痛哭。身上带的钱花光了,他们又不得不回到了家里,凭借着学习到的基本语言训练知识,凭借着母爱特有的执著,她再次试着敲开孩子坚如磐石的语言大门。杨慧艳白天训练孩子,操持家务,晚上在一盏昏黄的台灯下看书搜索资料!就这样又过去了很长时间,可是收效却不大!孩子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辛劳过后没有收获的委屈让她彷徨了,她曾经想到了放弃。一天,赵阳出去和小朋友玩,可是没过多久孩子就哭着回来了!她问孩子怎么了,孩子不会表达,只是哭。从那次之后,孩子再也不肯出去玩了,并且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杨慧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能说话,能像正常人一样用语言交流。三个月又过去了,一天,孩子突然清晰地喊出一声:妈妈!杨慧艳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泪水夺眶而出。所有的委屈顿时化为。迈出了第一步,她更加有信心了。她不放过任何教育孩子的机会。无论是上街还是逛商场,只要遇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她都一一只给孩子看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哪是什么,为了让孩子掌握发生的要领她经常是一边说一边用手势动作辅助讲解,经常会引来好奇的人停下脚步观看,有的人还在背后指指点点,她从来都不在乎。她总是想,只要孩子能说话,无论自己付出什么辛苦和白眼都不算什么。时光如梭,转眼赵阳到了入学的年龄。为了能让赵阳河正常人一样,她没有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而是给孩子联系了一所普通小学。孩子上学以后,她又开始担心孩子跟不上课,经常到学校和老师沟通,有时候就把孩子白天学习的内容抄下来,孩子哪里不懂,自己回来给孩子上小灶。赵阳小学时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参加了少先队。按道理说,孩子上了学,成绩又挺好,杨慧艳该放心了。可是看到孩子放学回来后总是闷闷不乐,妈妈的心里肯定不好受。于是她问孩子,为什么放学回来后总是不高兴呢?孩子说:小朋友都不和我玩,下课了我只能一个人坐在大舞台上看着他们玩。扬惠艳心里打翻了五味瓶。思索其中的原因:一定是因为赵阳和小朋友语言交流上有障碍,赵阳和小朋友玩不到一起,所以孩子才不开心。杨慧艳这样告诉儿子:要想让别人多关心自己,必须自己要先关心别人人。她连夜给孩子缝制了几个沙包,第二天赵阳上学的时候,她把沙包递给孩子,要孩子到了学校和小朋友一起玩。赵阳将信将疑的拿着沙包上学去了。孩子中午放学后高兴的说:今天课间的时候小朋友都和我一起玩沙包,我们玩的可开心了。看着孩子灿烂的笑脸,杨慧艳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等孩子稍大之后,她给孩子买来了《海伦.凯乐》《张海迪》等书。她希望孩子能够自强自信自立的面对生活,接受命运的挑战。提起儿子杨慧艳充满自豪他说:儿子从小就懂得体谅别人,懂得关心别人,并且成绩一向很好。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慧艳从单一培养自己的儿子到帮助更多聋哑儿童走出无声世界的跨越。
一个有严重听力障碍的小女孩叫石梦然,她的爷爷听说了杨慧艳的事情之后,带着孙女找到了扬惠艳。当梦然的爷爷听到赵阳流利的普通话时,十分惊讶,他不相信哑巴能说话。他问杨慧艳是怎么教的。杨慧艳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多年来整理的资料给了小猛然的爷爷,还把自己叫赵阳的心得体会讲给晓梦然的爷爷听。让他回到家里慢慢教。哪里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回来问。十多天后,梦然的爷爷又来了,愁眉苦脸的说,自己教不了。一再恳求杨慧艳能帮助自己教梦然。杨慧艳十分理解家长的心情,因为她当初也像他们一样茫然过,无助过。于是毅然决定把猛然留下来自己慢慢教。初到杨慧艳家的梦然很不习惯,整天哭闹,语言训练根本无法进行。杨慧艳给他买玩具,给她做好吃的,带她到公园里玩耍,渐渐的梦然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杨慧艳的信任,终于,她们能用眼神交流了。扬惠艳用她母亲般特有的耐心,慢慢融化着梦然的心,渐渐的她的抵触情绪没有了,她开始喜欢上了扬妈妈。基本的发音训练可以开始了。刚开始的时候,聋儿发声所需要的气流往往不够用,但是发声的气流训练又是十分枯燥,孩子不愿意学,为此杨慧艳买来许多气球,和孩子一起吹气球,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了气流的吐纳。奇迹出现了,一个月以后,猛然的爷爷来看孙女,梦然一声清晰稚嫩的“爷爷”,让五十多岁的老汉热泪纵横。杨慧艳能让“哑巴说话”的事情不胫而走,一些聋儿的家长不远万里的带着孩子来了,有北京的石家庄的保定的山东的……
这么多的聋儿来到自己仅有40平方米的家,让杨慧艳犯难了。可是看看一连愁苦的家长,看看孩子渴望开口说话的眼眸,杨慧艳心潮起伏,一种同情心撞击着他一颗母亲的心。就这样十几个孩子陆续的来到了杨慧艳的家。他们都和梦然一样有着从抗拒抵触的情绪,发展到对杨慧艳妈妈般的依恋和爱戴。这需要杨慧艳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面对每个孩子。来语言训练的孩子大多数只有两三岁,他们拿着奶瓶,不会吃饭,穿这开裆裤,不会擦屁股。孩子饿了,他一口一口的喂饭,拉了他给擦屁股,冷了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孩子穿上,他当年怎么照顾,教育自己的孩子,她就怎么对待这些聋哑儿童。
2005年的冬天,一个叫文静的女孩突然发高烧,这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了,街上没有车,她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跑到医院的时候,汗水已经浸透了全身。医生给孩子做了检查拿了药后,她又把孩子裹到怀里抱回家,把药碾碎了喂孩子服下,端来水用毛巾敷在孩子的额头上给孩子降温,一直守护孩子到天亮,孩子的高烧退了,她才看着孩子的安睡的笑脸,长长出了口气。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她对待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母爱的心。同年,一个叫壮状的孩子也来到了杨慧艳的家。壮状来的时候就只佩带了一只助听器,经过杨慧艳的再三询问,孩子的家长才说: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无法给孩子配齐第二只助听器。杨慧艳听了,什么也没有说,转身进屋了,拿出了赵阳替换下来的助听器给孩子带上了。壮状的父亲感激得流下了眼泪。经过一年的训练,壮状能够和常人一样说话了。孩子康复了,妈妈来接他回家时对孩子说:你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扬妈妈这才是你的亲妈妈,是你们龙孩子的好妈妈!
2005年8月又有两个孩子康复了,可是家长却执意要求让孩子在杨慧艳身边上普通的学校。杨慧艳想:有哪所学校愿意一下子要两个聋儿呢?她走访了许多学校人家都不愿意接受。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找到了赵阳的母校,二十冶三小,曹校长非常支持,他说:这样的孩子能够走向康复,对家庭和孩子来说都非常不容易,我们学校愿意接收他们!就这样两个聋儿走进了普通学校。校长还特意让他们坐在了教室里的最好位置:中间第一排。
孩子越来越多,40平方米的家再也无法容纳了,可是还是有家长不断的找到杨慧艳,希望她能帮助自己的孩子。于是租了一家医院的一个楼层,办起了聋儿语言康复中心。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自费前往北京等地的著名聋哑儿童康复中心学习。还在各大城市招聘专业教师,采取了一代五的全托方式,给聋哑儿童全方位的照顾和训练。多年以来,她既是孩子们的老师又是孩子们的朋友,不仅从生活上照顾孩子,还安慰了孩子心灵,往往残疾的孩子容易自卑,没有自信,容易孤独焦虑,她用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让自己培养出来的每个孩子都能坦然地面对命运的不公平,能够自强自信,他们就像健康的孩子一样快乐活泼的成长着。不断的有聋哑儿童恢复了语言能力,让许多聋哑儿童又有了正常人的语言交流能力。
走到今天,杨慧艳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探索之路。2006年12月22日,她在人民大会堂受到隆重的表彰被评为首届百名优秀母亲,受到国家领导人王兆国的亲切接见,他的事迹先后被《燕赵都市报》《牛城晚报》报道,杨慧艳为了回报社会对他的关心和厚爱,对于经济有困难的孩子,减免了全部学费。她用她那博大的母爱温暖抚慰了许多聋哑儿童的心灵,让他们和普通的孩子一样享受着大自然的蓝天和白云。她创办的学校也多次受到沙河市教育局局长岳凤岐的表彰。
爱有多深事业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