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闺蜜X有一个儿子,今年刚刚读小学。
前阵子我们聚会聊天,她略显焦虑地说,儿子对于写作业这件事儿很抗拒,每天都没有办法按时完成作业,老师都为此和她沟通好几次了。但当她和自己的儿子沟通的时候,小男孩对于自己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总是表现得很淡定。
闺蜜问我:“如果是你,你怎么办呢”?
我说:“那我大概会很正式地和他谈谈,告诉他不完成作业的后果,如果他能面对和承担,那就随他去呗”。
闺蜜听后,觉得自己好像确实有点“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感觉,然后就不焦虑了。小男孩的读的私立学校,见母亲是这个态度,老师也跟着接纳了。于是,小男孩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已经不是什么让人焦虑的大事儿了。
儿子的事儿是放下了,可小女儿这边又出状况了。
闺蜜X发现自己刚满四岁的小女儿,有一种不明状况的自卑,比如经常说自己长得丑,没有其他小朋友好看;也不想下楼和小区的小朋友们玩儿,怕别人不喜欢自己;等等。
闺蜜X也是搞心理学的,她和我仔细盘点了她们家的家庭氛围和抚养方式,觉得没给小女儿留下啥被忽略被抛弃之类的创伤,相反,一直很注重她的情感满足。家里经济条件也很好,哥哥妹妹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保姆,物质上也不匮乏。可是,这莫名其妙的自卑,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想来想去,觉得只可能是基因里带来的了。
无论是大儿子不完成作业的状态,还是小女儿莫名其妙的自卑,很显然,这都不是让人欢喜的表现,如果换做是很多其他母亲,可能会表现得很焦虑,想着怎么去纠正孩子。但因为是搞心理学的,闺蜜X很快就接受了现状:“那就这样呗,还能咋办呢”?
嗯,搞心理学的人,尤其是临床心理学的,很容易培养出一种人格特质:对啥都比较容易接纳,所以也就常常被人看做有点不正常。
02: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对于这句老话儿,人人都会说。但当不如意真的来临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闺蜜X那样,轻松过去。
国庆节还没结束,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急急忙忙地预约了节后第一天的咨询,咨询的原因,是她在工作环境中又遭遇了人际困境。
咨询一开始,她就满是感慨地说:“杨老师,我终于理解了你以前和我说的一句话:如果我自己不改变,走到哪里,结局都是一样的”。
她为什么对这句话如此感慨呢?
是因为在我们的咨询过程中,她换过一份工作,换工作的原因是因为在单位里,她感觉自己人际关系处理得很不好,她每天上班都很痛苦。在决定是否换工作期间,她询问过我的意见,我就说了上面她说的那句话。
不过,她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换了工作,刚开始两个月,她感觉满面春风,我也为她能在新环境里变得愉悦而真正地开心过。可是两个月之后,她再次陷入了人际困境:她觉得大家都不喜欢她、她很担心自己做错什么事情惹同事不开心了、她每天都很焦虑也很忐忑、她感觉自己好像又做不下去了。
她感慨地说:“杨老师,我就想找个简单的工作,大家都和和气气的,简简单单的,怎么就这么难呢?”
从她这句话里,你能看到什么吗?
嗯,她期望人际关系和谐的、有爱的、简单的、没有冲突的。
可是,人与人相处怎么可能没有冲突呢?
就连血浓于水的母子/女都无法避免争吵,那么,讲究合作的工作关系又怎么可能避免冲突?
所以,她对人际关系的构想,是不切实际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
对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不停地要,这当然会让你痛苦。
03:
对不存在的东西,拼命地要,这是很多来访者表现出来的共性。比如:要一个完美的妈妈、要一个完美的伴侣、要一个完美的孩子,等等。仿佛拥有了这些,他们就不用再痛苦了。
可恰恰相反,正是这种不切实际的执著,才导致了他们的痛苦。
这位来访者已经和我咨询快满三年了,所以在我们的关系里,她的移情已经发生的很饱满,也就是说她曾经一度把我幻想成一个完美的妈妈,但是由于她内在积蓄已久的不满,也对我发生过很多失望和攻击。
所以,在咨询中,我利用了她对我的移情展开了如下对话:
我:说说你对我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来访者:我觉得你一开始给了我很多的接纳,可是后来也曾经让我失望过。
我:嗯,还有什么其他的感受吗?
来访者:会想念你,也会担心你会不会讨厌我。
我:嗯,还有吗?
来访者:感觉对你又爱又恨的。
我:那我抛弃过你吗?
来访者:没有。
我:嗯,那对此,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来访者:……
这段对话,是在做什么呢?
就是想让来访者知道,哪怕是咨询师,也没有办法做到让她百分之百满意,但这不意味着,咨询师要抛弃她,只要她还愿意在关系里停留,我们的关系就会进一步往前走。
同样,在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也是一样的,没有人会让她永不失望,她总是要学会接纳关系里的争执、冲突,但这不意味着关系就断裂了,只要她不逃跑,关系就可以继续下去。
所幸的是,她这次没有逃,她开始学会接受关系里的真相,那就是:接纳与冲突是并存的。
04:
国庆节休假结束,从香港转车回广州。
当天恰逢香港政府颁布执行某法案,所以回穗的火车在当晚遭到了暴徒的围攻。我们前边那列车的车厢,玻璃窗被砸碎,当时,车上的人都很担心有人会扔汽油弹进来,所以大家都很紧张。
在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闪现出很多如果:如果我们买早一班火车票就好了、如果我们不在香港停留看电影joker就好了、如果我们不想着去香港朋友开的咖啡厅坐坐就好了……任何一个如果没有发生,我们可能都不会在那列火车上。
可人生,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如果。
所以,我很快放弃了有关如果的思考,而是转向了接纳。我和同行的朋友开玩笑,问她:“你有什么遗憾的事吗?”她说:“嗯,家里的猫粮放的太少了,不知道够不够猫吃。”然后她反问:“你呢?”我说:“我保险单号忘记了,也不知道我妈知不知道怎么找。”我们俩互相鄙夷地笑了笑,然后还在围堵的车站,拉开了车窗帘,拍了一张二人合影的纪念照。那张照片后来被命名为:从战区凯旋。
人生啊,总是难免遭遇波折、遭遇失望。有时候,是别人让你失望,有时候,是自己让自己失望。
当失望来临的时候,与其愤恨地指责别人或者攻击自己,都不如坦然地接纳它。我们终究改变不了过去,但是我们可以接纳现在。
当我们开始接纳,一路的苦难,最终都会变成宜人的风景。就像现在,回想起这次危机之旅,如果当初仅仅抓着失望不放,又怎么会有当时好笑的对话和充满纪念意义的照片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