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的最大真相,是我们...

每个人与世间之间,都不自觉的隔着一堵墙。

因为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会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够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世界的真实存在。这个道理便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精华,也是一种高明的心理学。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试着去了解一下你的内心,你一定会发现,你的头脑中有着仿佛永不停歇的念头。如果你想发现世界的本相,你想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你的心就必须要有空隙。心中出现了空隙,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应到对方的真实存在,这时就是“此心不动”。而心一动,你看见的就只是你的妄念在对方身上的投射,而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了。

如何做到心不动?答案就是:让念头自然流动。

而我们平常都是怎样的呢?念头起来了,要么跟着它走,被念头绑架;要么是对不好的、自己不认可的念头自责和压制,这就与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对抗。无论哪种,人往往都是不自觉的,这就是执迷的症结所在。被念头绑架的结果,是在不断造作中加固着自我的执念;压制念头的结果是堵塞情绪出口、积累负面能量,长久必会爆发和崩溃。

心的澄明,不是没有念头,一念不生,而只是“不住”。

怎么才对?看到自己的念头,并且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而充分地流动。所以禅宗《坛经》里六祖慧能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这种念头的流动,好比“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庄子也曾说过一样的话:“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因外境而起的念头也是如此,内心因过去留存的执念而生的念头也是一样。超凡脱俗者心如明镜,念头的流动则是平常人达到心如明镜状态的唯一途径。

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也即心理学中所说的“自我”。通常,当你说“我如何如何”时,你其实说的都是这个“小我”。我们很容易执著于“小我”中,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

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但不管这个院落内所奉行的法则看起来是多么美好或伟大,它们都是我们与其他人、其他存在乃至世间万物,建立真实联系的障碍。

很多人努力修炼自己的谋略或技巧,目的是为了解别人、掌握别人并利用别人。看起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当这样做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如果自己心中充满种种妄念,那么无论我们掌握多少谋略或技巧,在使用这些东西时都会事倍功半。因为心妄动,人就妄动,事自然也妄动。

所以将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监视自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对一个人帮助最大的从来不是他所受的教育,哪个大师或哪本书,而是对自己的反省和认识。并且,当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时,就会感觉双脚踏实地踩在大地上,心里会安宁很多。当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结果就只能是不断地猜测和焦虑。男人会说,他的成就感来自于能否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女人会说,她的幸福在于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妈妈会说,孩子好好学习,她就快乐;孩子会说,如果父母给他包容与认可,他才能轻松……这些想法都藏着一个共同的含义:我的人生不是我负责,而是另外的人负责的。

真相却是,人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

“佛不渡人,唯人自渡”。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永远处在虚妄和悲哀之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王阳明  王阳明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真相  真相词条  告诉  告诉词条  最大  最大词条  
心灵鸡汤

 爱与美

    从来都以为美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地,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具有共性的。比如一朵美丽的花,它娇艳欲滴,令蜂蝶萦绕,...(展开)

心灵鸡汤

 修补

     房子住久了,到处都有破损的痕迹,年轻人多半会选择更换新的,上了年纪的人往往喜欢修补。更换比修补省事省心,但过不了几年它还...(展开)

心灵鸡汤

 遐想

 总有一股激情和冲动,多少次拿起笔,却又放下。一种梦样的感觉,惬意和温馨是那么的真实和自然,感伤和愤怒是那么无所顾忌。从炼狱到天堂只是一念之间,亲密的朋友可以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