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年后有几个热词是人们每天必说的,一是武汉,二是冠状病毒,三自然就是口罩。
微信窗里看到友友分享了一篇买口罩的实感记录,我也为之动容,也想尝试一下买口罩的实时感觉。
清晨,天空湛蓝,从东边升起的太阳,金光灿烂的光辉四处漫散。推窗,推开一窗的春光明媚,光芒灼得眼睛迅即闭起。多好的天气呀,人们宅在家里防疫的日子久了,多想融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习惯性地划拉手机屏幕,一则新闻跳跃着,日照这边住院的感染者已经清零,即高兴又兴奋。同时也牵动了我外出的心思,老头子建议我,你去体验生活呀,排队买口罩吧,顺便买点菜。
于是,快速做饭,快速吃饭,不到7:30我就骑上电动车,扫码,出小区大门,骑行在去百货大楼的道路上。一路,阳光均匀涂抹了一层金黄的温暖,春风送来凉意,路两边的树木不停地摇曳枝条,芽孢突兀在枝条上,分明正在蓬勃着一场春机,过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路东边的几棵柳树缀满了嫩黄的叶片,在微风中悠闲地摇摆着,仿佛在向人们谈心,发出众人一看就明了的心事,春早来了,绿上柳丝绦。
爽快的心情,悄然像久藏的老酒一样,嗅到了久违的味道,那是春的生机,春的味道。
不到目的地,远远地就望见一条长蛇队伍,五颜六色的各色口罩遮面,甭用说,就是起早排队买口罩的。我停下车子,锁定,也加入队尾,正在疑惑是不是来晚了时,我的后面又排上一位。原来还有比我晚的,我顺手掏出手机,时间正好7:49分。
几声汽笛划破了解放路的寂静,人们在叽叽喳喳声里等待着。人群中偶尔有人说话,不知道今天该多少人了,也有人说,那天她来没有买到。我的心中突然有了疑问:我今天能排到多少号?就搭讪前面的一个妇女:你来过几次了?她说她买过一次,这次特意为孩子准备的。她又告诉我有时卖100多个号,有时只卖40多个号,得9点才开始卖。
我再看看时间,差一分8点,还得一个小时呢,心中不免有点儿急躁。想起出门前老头子的话:买口罩就得花时间,心里多了些平衡。再回望队尾,又多出近二十人,比我来晚的还多得是呢。
大家静静地等待着,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个人,一声男中音落地:“有人在清点人数了。”到我这里时,我前面的那妇女顺便问了一句,那人说她排到75,前面那妇女高兴地对我说,看来我们还有希望,过100就没有念头了。一颗心像绽放在枝头的花儿,倍加欢欣。
疫情原因,这里,俨然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喧嚣,这可是全县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呀,不过,比起疫情严控时,已经多了许多生机。大街上响起汽笛的音符,南来北往的车辆,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头盔下严严罩裹不同的面目,每一个行人都口罩遮面,他们也忙碌着,再看时间8:30。我的身边突然停下一个骑摩托车的妇女,她锁好车子后,径直走向她的百货店铺,原来是个早已申请有开业资格的业主。
突然,人群中多了噪杂声,后面有人说,看!有人插队。队尾传来各种不同的声音,叹息声,埋怨声,甚至骂声。可是,无可奈何,谁也不会走出来前去制止那几个插队的人。少管闲事是一种修养,沉默也是一种境界。那些插队的也许急着用口罩,也许就是那些脸皮厚的拼命三郎,还有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泼妇,语言表达不恰当有可能引起一场争论,甚至撕打,顺其自然吧,善良的人们。
我在队伍里静静地等着,不时划拉手机屏幕,前面的妇女回头问我时间时,后面的一人突然吆喝发号了,那妇女送我一抹微笑说:“终于发号了,看看今天咱有没有希望。”眨眼间,她又对我说:“你看,那些排在前面拿了号的又重新到队尾排号去了,不过,看今天这种情况,够呛再能拿到号。”
当快到离我俩时,发号的人突然停止分发手中的号牌,那妇女失望地说:“坏了,是不是轮不到我们了。”我朝前望了一眼,那分号的工作人员正从塑料袋里掏着纸牌。原来是她把手中的发完了,又重新从塑料袋里找剩余的。发到那妇女,回头给我看她的欣喜:92号,我自然是93号。队伍里有人说,今天排号110个。发到号的,带着希望,迈着轻盈的脚步,可以买到5个口罩,发不到号的,恹恹而归,有人还说:明天早来!
突然,我的心中闪过一句话:有一种修养叫不插队。试想,在全民防疫期间,人们从最初的害怕、担心,到今天的全民“抗战”接近尾声,各类媒体,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幅幅温暖的瞬间,大难之前,是国人团结的力量,是受党和政府对百姓无微不至的关怀,才度过难关,每一个公民,有什么理由去插队呢?心里没有他人思想熏染的公民,内心狭隘,为一己之利,难道就没与想到后面来的人也许来过不止一次了吗?人格在小小的物质利益面前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悲,可叹!
远传又传来几声汽鸣。抬头,一束束明媚,无限春光,春来了,疫情也即将结束,愿早一日摘下口罩,恢复常态,人们自由出行。(1848字)
20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