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一位前同事何文,上周开了第四家餐饮连锁店。
他原本做设计。平心而论,做得真是差强人意,是那种你问他能不能提供两个版本,他说“OK啊你把素材全部收集好给我吧”,一周后做出来的效果还堪比街头5毛特效的类型(没错,我被他气得翻白眼好几次-_-)。
34岁跳槽时大概7000元薪资。此后又换了两次工作,勉强月入上万。
重大转变发生在三年前。
他与一个朋友合开了一家闽北餐馆当做副业,第二年继续开了第二家、第三家,每家生意都不错,直至上周第四家店铺开张我们才知道,他过完年就炒了老板,自己当起老板了。
何文邀请我们老同事去店里聚餐时,我其实挺不好意思。因为我一直以来都认为,以他的工作能力能撑到及格线就阿弥陀佛了,跳槽时他说期望月薪1万5我内心都使劲摇头。
结果切换赛道后,不仅收入呈指数级飞跃,整个人精气神都大不相同。你看着他在店里驾轻就熟跑前跑后,完全想象不到与当初秉持“拖拉懒散”作风的是同一个人。
想想道理也不难懂: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那条赛道,开挂了。
02:
你发现没,“做什么能赚钱?”这个天问无论放在什么时候,永远是点阅率最高的话题之一。可现实中,赚钱路子千千万,你眼红的、你嫉妒的、你效仿的,往往到头来都是让你傻眼的。
无数人拍着大腿问,为什么我这么想挣钱却总挣不着啊?!
随手举几个例子。比如:
有人问,股票容易挣钱吗?谁谁谁炒股挣了几百万呢!
虽然我一提股票就觉得胸口疼,可身边确实有朋友摸索出一套判断方法,每年稳定收益在30%以上。我甚至效仿过几次,换来的却是毫无惊喜的亏亏亏亏。没办法,对我而言难度系数5颗星。
做人呐,最重要是认怂…
你又问,那基金能挣钱吗?
前阵子证监会发布了一组数据:截止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远远跑赢了大盘。
但场面略尴尬:基金市场是挣钱的,但大部分个人是少赚or亏损的。
你继续问,开餐馆就能挣钱吗?
目力所及,我知道从事餐饮生意的超过半数是赔钱的,竞争激烈、成本不菲,影响营业额的因素多到你想不到。听我那老同事说,有个月逃单、宵夜喝酒闹事的简直像约好一样,隔三差五就来一把,心痛得他连续几天都睡不着觉。
他也是在开第二家分店时逐步走上正轨,变得顺手起来。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的七句名言,其中流布最广、影响最深的一句是:“认识你自己。”
100种挣钱方法中,或许只有2-3种适合你。你要做的并不是马不停蹄地学习所有秘籍,而是,先把精力放在挖掘自己擅长的那两三种模式上。
怎么说呢,就好像你是个习武之人,此刻把五大门派的武功心法打包放你面前,你卯足劲逐一修炼,结局不走火入魔也能玩个半残。
人的精力有限、天赋有限、兴趣有限,“雨露均沾”不仅极大浪费你的时间,还可能在错误的路上渐行渐远。找到你最引以为傲的点,那才是高概率获利的源泉。
03:
我在职场或投资中,比较喜欢的一种态度是:稳住下限博上限。
“上限”刚才说了,由你长板决定,你足够牛X就能让上限≈无限。擅长做什么就打满鸡血往那个方向冲。
“下限”啥意思?
拿工作看。许多人死命找兼职门路,本职工作却吊儿郎当稳居垫底。你还找啥兼职啊?好歹要先达到60分再说吧?
再拿投资看。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不要亏损,不要亏损,记住前两条。
太多人自带赌徒模式:“我这把亏了,下一把必须赚回来!”莽撞踏入金钱领域,怀揣“日赚3万”的美好梦(幻)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交学费,劳心劳力还弄个盆光碗净。
你说你冤不冤?
因此,将90%以上的精力投入自己的长板区,面对短板时,要不弄懂,要不远离,要不交给专业的人处理,保证本金价值的前提下略有盈余,这才是普通人的财务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