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出国留学的都是渣渣,父母有钱才出去镀金。
有人说,真正有能力的人都留在了国外,回来的都是loser。
而其中最刺眼的,是一些人鼓吹的“读书无用论”。
不看不知道,国人对留学的偏见已是根深蒂固到这种地步。
比如:
但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种评论的出现:
随着留学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花那么多钱出国未必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收益,想必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
可是从何时起,我们到了眼里只剩下钱和房子,甚至到了“读书无用”的时候了?
到网上随便截个评论,说的是:
80年代末
中关村8000子弟在美国和欧洲
大部分是自费留学
这批人拼了一辈子
还不如父母在中关村的一套房
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为什么要努力工作?
隔壁小明几年前买的房,转手就成了千万富翁,你什么时候才买得起房?
这些想法很真实,因为一些人就是这样想的,很多人也感同身受:
想必大部分自费留学的人后悔了,房地产增值已经远远超过留学,而且留学的回报几乎是负的,已经根本没有可比性。即使是全奖,真正在国外找到全职工作占所有留学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人磨蹭了N个博后还是要回国。我预言未来几十年留学的人将大大下降,因为房价透支了新生代家庭的存款,工薪阶层的收入大部分都用来供房了,这十年来没有选择砸钱留学而留在国内买房的人,你们是上帝的宠儿。
在他们眼里,幸福的唯一方式,就是有好多的钱,有大大的房子。这是大部分人的“幸福”共识,为了过这样的生活,所有人都要拼命地努力。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共识”,他们才形成了这样的逻辑链:出国是为了镀金,镀金是为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赚大钱,赚大钱才能过上无忧的生活。
与其这么折腾,干脆买房得了,轻轻松松享受后半生。
除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别的学校,在普通国人听来,有什么差别?谁能说清密歇根和密歇根州立的分别?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价值观让我觉得这么不舒服?
泱泱大国一切向钱看,一个人的价值都是用一个月挣多少钱,有多少房来衡量的......
没有对知识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
太功利。
我记得高晓松谈到对女儿的教育时曾经说:
人问我让孩子学琴吗?我说不一定学琴,但一定要多学多干些没用的事。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如果一个孩子被教育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房,生而为人岂不浪费?
当然有人说,高晓松有钱啊,他想让自己的女儿做什么都可以,我们呢?
那我还有另一个例子。
出生于福建漳州旁小村落龙溪的林语堂,本是一个看起来毫无希望的乡下“土孩子”。
他的父亲林至诚,是一位乡村牧师,从小家里穷念不起书,却偏偏认死理,靠着勤奋和聪敏,无师自通,学会了认字。在破落的龙溪乡下,这个朴实而节俭的牧师,以中英文自学教导他的儿子,并叮嘱他“长大定要念世界一流大学。”
十岁时,林至诚就让林语堂离乡寄读鼓浪屿中小学;十八岁时,林语堂离开鼓浪屿,前往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当初的林父,收入微薄,却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去当时在国际已负盛名的圣约翰大学接受西方教育,可谓难上加难。二十五岁时,林语堂终于实践了父亲的期望,远赴美国留学哈佛,再留学德国。
林语堂没为他的孩提时期留下太多记录,唯一惦记在心的是父亲的话,大海的另一边是另一个世界,“要读世界一流大学”。
改变他一生的,是父亲从小给他的国际视野。
台湾名嘴陈文茜后来评价林语堂说:
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华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家,其作《生活的艺术》连续登‘纽时’榜首五十二周,文字行云流水,语带幽默。严苛地说,他的文学造诣比不上同一时代的沈从文、鲁迅、张爱玲甚至辜鸿铭,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远远超越同辈,只因他拥有的世界观,尤其是英文书写的能力。
几套房子真的能跟受到最好教育的孩子相比?
在这个时代里,房子代表着真金白银,但恰恰是那些人们看不到的,才是钱都买不来的东西。
我们走出这一亩三分地,去拥抱世界的惊奇,读没有读过的书,行没有行过的路,不仅仅是为了拥有选择生活的权力,还为了不再做井底之蛙却自认为真理在握。
不要去计算留学的价值,它自有金钱丈量不到之处。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WE留学生”(ID:WorldEducation)。关注国际教育,关注留学群体,深入探讨教育话题,分享第一手的海外升学、生活和文化资讯。
【原文标题为《从何时起,我们有了留学不如买房这种可怕的想法?》,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