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第一大个人股东刘元生在深圳接受了万科TV的采访,讲述了他与王石、与万科三十多年的缘分。穿越若干牛熊周期,1988年刘元生投资万科的360万元股票,今天已经变成10个亿,书写了中国股市的传奇。本文是客串场记的万周君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留意。
Bene qui latuit, bene vixit.(善生活者,故隐其名。) ——奥维德
六月正午。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湿热明亮的空气中,目送刘元生的车远去,笔者脑中仍然是一堆问号——那个悬了二十多年的问题当面得到了答案,众人心中的迷惑依然无解。
两个小时前在录影棚,万科TV摄制组的杨蓓问:二十多年来您为何一直持有万科股票?
刘元生答:“以我的性格来讲,不喜欢搞投机的生意,我总是希望能看远一点。”
杨蓓又问:为何对它有信心?
刘元生还是说:“我更喜欢看远一点,而不是贪近利。”
录影棚里有人点头,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毕竟,此刻给你360万,你还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更不要说重现刘元生从360万到10个亿的传奇。
经历丰富者和年轻人的区别在于,运用同样的语言,背后的含义可能完全不同。毕竟,同一个词背后,支撑它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厚度、结构各异,人生经验无法复制,机械照搬就是灾难。二十多年前,如果你买入的是日本股票,哪怕再“看远一点”,恐怕今天还没法翻身。
进一步的问题是:到底看什么,到底看多远。
刘元生今年七十一岁,身材壮实,笔挺的蓝衬衫,棕色裤子,浅棕皮鞋,走起路来步履轻快。
来到万科总部,见到万科员工,主动与大家握手,笔者与他的手初一接触,感觉宽大厚实,略一发力,自己的手像被钳子微微夹了一下,这才想起,他练过几十年的小提琴。
在拍摄自我介绍时,他给自己的身份定义是:香港仁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管弦乐团董事局主席。
他没有强调自己在股市上的骄人战绩,而这正是外界赋予他的巨大光环。追问之下,他只是说:“这个情况可能在中国比较罕见,但在国外还是比较普遍的。如果你30年前买了美国的IBM、可口可乐、苹果的股票,那么长期以来,你的回报都很好的。所以我一直鼓励年轻人,做投资要真正作为投资,不要投机,要看远一点。”
“这个情况”四字背后,藏了一段持续26年的传奇。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之初,刘元生买入360万元的万科股票,穿越若干牛熊循环,第一大个人股东地位纹丝不动,这些股票今天的价值超过10亿。20多年,1只股票,270多倍增长,超过股神巴菲特。
上面这段叙述,这家公司的股东和员工都不陌生,新动力甚至会从老员工那里,听到一些“增强版”的故事,个中细节不无夸张。今天,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刘元生走到了我们的摄像机前,亲自讲述他与王石、他与万科三十多年的缘分。
刘元生在70年代末认识王石。那个时候,他在广州友谊[0.08% 资金 研报]剧院演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王石来听,二人就认识了。1983年他们开始合作。当时王石经常来香港,刘元生跟王石谈了很多国外的成功企业家、成功公司。王石很有兴趣。
刘元生说,当时王石给他特别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不像一般去香港的内地人,喜欢吃吃喝喝,喜欢玩,而是去图书馆或书局,买很多书。这一点让刘觉得王石很特别,跟一般人不一样。后来王石对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刘想鼓励他,希望他成功。当时刘买了360万股,在1991年正式上市之后,很快涨到七八块,后来涨到二十多块,很多朋友就卖掉了。不过通过IPO上市捞一把并不是刘的目的,他不是想赚快钱,不是想投机,所以基本上就没动,“还是希望这个企业能够长期做下去,能够更成功。当时也没有想到规模能够做这么大。”
这再次印证了,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远见而非权谋,但“远见”这个词放到历史长河中,实在难以捉摸。伟大的人物也常低估时代的大势。柳传志创立联想时,他的愿景是“成为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大公司”;佩奇创立谷歌时,他的雄心是把公司做到1亿美金;而迟至2004年,万科高层也一度认为公司规模不大可能达到千亿……
尽管受困于未知的迷雾,刘元生对王石和万科的信任始终没有动摇。他说,当时是投资在王石这个人身上的。因为他很欣赏王身上的一些特点:第一是肯学习,第二是肯吃苦。他还记得,与王石做生意的时候,夏天37度,他们经常自己扛货在深圳交货,“你们可能都想象不到。”
以是观之,刘元生的基本面分析独具特色:落脚点不是“金融炼金术”,而是符合国情的“识人术”。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用人不疑、看淡世事的心态,使得刘元生面前的每一个人都毫无压迫感。接受采访这天,甫一落座,拿出一部黑色的iPhone 5S手机要WIFI密码,因为公共网络小故障,最后用笔者的iPad热点联网,他接回手机,乐呵呵地说,“你走了,我怎么办?”;录影前,他在事先打印出的问题清单上,写下了各个问题的回答要点,他的手书字迹很大,约是纸上印刷体四号宋体的三四倍高,笔画之间的连属很重,笔势往右上倾斜着,像连笔写英文;化妆时,特意叮嘱化妆师:“眉毛不要加得太多,别最后出来(片子),不像我了。”
乐观随和帮助他渡过了25年前的难关。当时有人对他说,你的投资肯定泡汤了,他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本来并没有想通过这个投资获得多少回报,“只是希望能把事情促成……在中国开新的一条路。”
现在刘元生仍然把这些股票稳稳拿在手里,因为他觉得,“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但是这名“超级散户”不像其他投资者那样整天关注行情,而是把90%的精力放在音乐、艺术和慈善方面,他说,“一个人不应该这样活,整天盯着股价,我觉得太不开心了。”
刘元生的股票可以连地皮一起买下整个万科总部,但他并不是公司董事,也不干预公司日常经营,是万科独特治理结构中的“定海神针”之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可谓战略投资者的典范。对于近年万科的一些尝试,他坦言,没有资格做评论,“因为这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
回顾与万科打交道的三十多年,刘元生认为,这几年万科还是保持了创业期的很多优点,但千万不能忽略人才的问题:“一个公司要成功,人是最主要的资本,怎么样把人,尤其是有能力的各层次人才留下来,这是万科现在一定要考虑的因素。我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能有突破,那就能够战胜其他竞争者。”
40分钟录影结束,工作人员纷纷上前,与这位传奇人物合影。他走时不忘跟录影棚所有人挥挥手:“谢谢啊,大家辛苦了!”出了总部门口,闻讯而来的其他同事,再次把他团团围住求合影,公司Logo雕塑前,举起一排七长八短的手机。工作人员担心他的身体,希望尽快结束,躲开日晒,他却说无妨,笑呵呵地一一照完。
笔者旁观。
对于那些80后、90后员工来说,也许他们并不完全了解眼前这位老人的故事,然而因为他此刻的在场,瞬间模糊了历史与现实的分界线,让你不由产生凭借触摸、言谈或电子光影融入那份历史的激动,这种“在场感”的奇特张力,也正是诱导笔者作此文的原因。
对于阅尽世事的刘先生来说,此刻的意味却无比明确:1980年代,他与王石并肩扛货的那些日子,就是这样的深圳阳光和深圳温度,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作者|万周君
来源|万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