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理财周刊报道,小张和小李是一对新婚夫妻,两人月收入合计1.5万元,每年还有5万元左右的年终奖。他们还有15万元存款,10万元股票,并计划两年后买房。这对小夫妻每月生活开销仅3,000元,另有房租2,500元,年终消费也就购置一些衣物。按理,他们月结余有9,500元,年度结余约4万元,即便将来背负贷款也不会很吃力,为何消费上如此保守?
原来,两人都很是孝顺,因为两边的老人都已经退休,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都被下岗,以前还靠做点小工维持收入,年纪大了就都没工作,也没多少养老金了,为此他们每月各给双方父母孝养金1,500元,于是他们实际月结余只有6,500元,存钱比例和速度大大降低。
问过他们,给父母的孝养金可以减少吗?答案是没办法,因为父母养大自己不容易,现在需要这笔钱过老年生活。
可是,他们的父母在当地(城市的郊区)都有自己的房子,现在房价也都上去了。如果父母能将房子卖掉自行筹措退休金,压力较大的孩子们不就可以快些存钱,自己买房生子,更多精力花在事业发展上。那样,会不会是较好的安排?
我们知道,其实,在美国甚至包括日本等地,都有一种政策叫做“反向抵押贷款”。简单说,就是要让拥有房子的老年人,可以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换出现金,做为自己老年生活的“零用金”。他们生存时不必偿还房贷,而是等到死后,房子由银行(或保险公司)接收处理。
这个政策被视为社会福利的一环,对只有房子而没有多余现金的老人而言,可以有效活化资产,通过“以屋养老”真正达到“破产上天堂”的理财最高境界。
可是,在国内,一般大众是否能认同这样的想法呢?最近,记者对北京、上海、宁波三地的老人(60岁左右)和年轻人(30岁左右)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想看看现在的老人和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结果显示,近70%受访老人宁可向子女拿生活费、也不愿意处分自己的房子来养老。
而约90%的受访年轻人也表示,他们的父母退休后,宁可跟他们拿钱,也不愿“以屋养老”。
即使是让年轻人自己选,愿意奉养父母、换取父母把房子留下的人(占26%),还是多过希望父母卖房自筹退休金的人(18%)。
另外,这次小调查也显示,年轻人如果自己经济能力许可,有64%会把房子留给下一代。但是,如果钱不多,只有21%的年轻人会为了买房子留给下一代而努力工作。
看来,尽管年龄上相差了一代,但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国人并不是很能接受以房养老的想法。
传统观念阻力大
为什么国内人群,无论老少,都不是非常接受“卖房养老”?
主要可能还是中国人,尤其是长一辈,“有土斯有财”的观念根深蒂固。
在美国,我们常常看到退休族把房子卖掉,买一台房车,开着到处旅游,又可以玩又有地方住,不亦乐乎。因为他们没有一定要住在自己家的房子里的观念。但是中国人总希望在自己的房子终老,如果能回到故乡的老屋里终老,就更好,所谓“叶落归根”。因此,即使住豪宅,如果是租来的,老人家就是没有安全感,所谓“金屋银屋不如自己草屋。”
而受访年轻人为什么也不是非常能接受“卖房养老”的想法,观念上是一方面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我们发现,他们可能更多是考虑实际的经济利益。
有人说,在美国,房价比较成熟和稳定(除非爆发类似2008年深度的全球金融危机),抵押了房产换取养老金,也不会因为房价上升而反悔。但在国内却不一样。不少年轻人觉得,未来中国尤其是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房价仍然会上涨,房子就是稳定增值的最佳资产,他们担心,如果把房子卖掉就再也追不回来,所以,才不愿意家里老人卖房子去筹养老金。
现有观念对不对?
对于这样的想法,我们认为,是否要把房子留给子孙,甚至牺牲目前的生活水平为了给下一代买房,应该先审慎思考下面3个问题,再做决定:
问题1:房子会一直增值而不会贬值吗?
“你爸爸买给你的房子,现在一定很值钱,但是你买给下一代的房子,是否还会继续增值?”就我们的经济发展史看,只要长辈曾经买房子给下一代,这个决定至今都获利丰厚,正确的不得了。但正因如此,有可能成为现在这一代人做决定的迷思。
比如,如果你希望孩子独立、有国际视野,宁可把钱花在栽培小孩上,比如让小孩出国当交换学生、留学、游学甚至走遍天下,行万里路,读万里书。
所以,我们可以先问问:“如果房子将来会贬值,你还想买房子给下一代吗?”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行了三十年,尤其是近10年来因为这一速率加快,房价更是像“疯牛”一样往上涨。但是,再往后看30年,城市化的进程还会维持多少年?30年后的房价的趋势会怎样?
而且,如果“只生一个孩子好”的基本人口国策不改变,那么今后的人口红利因素将慢慢减弱甚至变成负数。
所以说,房子增值这个因素,在是否进行“以房养老”的决策时,似乎并不应该成为关键因素。
问题2:如果有钱,留什么资产给下一代最有用?
如果自己经济能力许可,要把财产留给下一代,其实,可留的资产形式很多,房子会是最好的选择吗?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思考:什么资产会增值而不会贬值?给鱼,还是给他钓鱼竿?
如果小孩自己没有赚钱能力,富不过三代,父母、老人留再多资产、房子给他也没用。
问题3:你的孩子孝顺吗?
如果不愿意“以房养老”,更愿意“老了以后靠孩子”。那么,还要考虑一个问题,你的孩子孝顺吗?万一你有事情或意外,孩子会不会将你弃之不顾?孩子本身是否有什么特殊情况缺乏处理财产的能力,尤其打算生前就把所有财产留给下一代的人,更要审慎评量这个问题。
比如,在今年10 月初,我国台湾地区《独家报导》杂志的创办人沈野打赢一场官司,官司的另一方正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场官司起因是沈野想把买来过户给儿子的房产要回来,没想到儿子拒不接受。根据沈野说法,由于《独家报导》一直亏损,他想要卖屋填补亏损,但儿子却认为房子已经在自己名下,父亲没有处分的权利。
四种方法过好退休生活
那么,如果老年朋友想通了,决定要拿房子换现金,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可以应用呢?
除了等待监管层将来通过中国的“反向抵押贷款”条例(近些年来房地产、保险、银行等市场人士一直在推动,但目前还没有列入监管层的时间表),还有下面四个“土办法”,可以让你的退休生活过得更好更有尊严。
适合对象:孩子已经独立在外工作生活,家中只剩下夫妻两人。
优点:不用搬离自己熟悉的居住城市和小环境,比如可以在同一地段“以大换小”,既能保留原有熟识的生活伙伴和居住环境,又可以换得更多的现金来提升老年生活品质。
点评:老年人的房屋不在于多大多气派,在于足够自己生活居住就可以。
方法二、卖掉市区的房子换到郊区。或是将市区房子出租,用租金到郊区生活。
适合对象:已经退休不需要工作,且能适应郊区环境的人。
优点:对于原本就愿意到空气较好的郊外地区生活的退休族来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不但可以赚到价差,有的还能回到小时候熟悉的地方养老,一举两得。如果还想保有市区的房子留做它用,也可暂时将市区的房子出租,然后只需要用租金的一小部分到郊区或是乡下生活。
点评:利用市区(好地段)和郊区(较弱地段)的房价差,打一个“差”边球。
方法三、卖房换现金,做轻松房客
适合对象:对房子长期增值不看好,但有能力妥善理财的人。
优点:如果觉得自己的房子会跌价,那为避免房子贬值,可以卖掉房子换取资金。但这
笔资金比较大,将来老年生活还有好几十年,因此不能随意挥霍或处理,需要自己或是请专人妥善规划理财。这样,你就可以抱着现金,当一个轻松的房客。
点评:理财不用千篇一律,关键在于适合自己,能满足自己的人生阶段规划目标。老年人到底是租房还是住在自己房子里,主要看自己实际情况。
方法四、房子抵押跟银行借款,死后由寿险缴清房贷
适合对象:手上没有多余现金,但有较足额寿险保障的人。
优点:对手上没有多余现金养老的人,可以用申办银行贷款(抵押自己的房子)的方式取得现金,同时购买足够的终身寿险,去世再用死亡给付来偿还银行贷款。如此不但可用房子换得足够的现金过活,还可以保有房子传给子孙。
但这样做会产生两笔费用,一是房贷的还款(可以从房贷取得的资金中逐月安排,但利息部分等于是成本),一是终身寿险的保费(可以采用一次性的趸缴方式,这是考虑到年纪大的人从期缴保费方式中也“赚不到什么好处”,而是可以从房贷取得的一次性贷款资金中安排出保费,以后就安心了)。
点评:这样自己操作的方式,比起美国等地盛行的“反向抵押贷款”,差别就在上述这两个费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