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效应”消退,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普遍下行,像春节前夕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已寥寥无几。多家银行表示,今年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上升空间较为有限,全年收益率趋势性变动的可能性比较小,建议市民最好多把重点放在半年期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上。
春节之后,银行的营业时间也开始恢复正常,记者探访我省多家银行了解到,节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是普遍下行。某股份制银行目前正在发售的一款59天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只有4.4%;而该行春节前夕发行一款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仅为34天,但其收益率反而达到了4.8%。
另一家国有银行在2月7日发售的一款127天产品收益率为4.5%;到了2月16日新品发售时,天数增加到149天,收益率却降低至4.4%。该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春节之后发售的理财产品收益并不是很给力,同类型产品至少比春节期间发行的收益率低了0.3%左右,而收益率高的产品期限都超过了一年,“目前我行收益率能够达到5%的产品投资期限多为1年到1年半”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采访中,我省理财规划师协会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春节前夕,市民手头宽裕、投资欲望强烈但又不准备“长线作战”,银行为抢占市场,纷纷力推收益率高且投资灵活的短期理财产品,从而推高了理财产品收益水平。但春节过后,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将普遍下行。“目前市场普遍预测2013年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空间较为有限,全年收益率趋势性变动的可能性较小,全年可能呈现‘前低后稳’格局。”
因此,理财师建议,鉴于目前绝大多数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普遍降至5%以下,市民蛇年可多把重点放在半年期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上,适时转换理财产品的投资风格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收益。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去年屡屡爆出银行理财产品“私售风波”,投资者今年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更需要绷紧了神经,认真鉴别。业内人士认为一般而言,银行理财产品作为稳健的投资工具,收益率不高,只有3%~5%,它们本身没有什么风险。但当某些产品不是银行设计开发的,却假借银行名义或借银行平台发售时,便有潜在的“影子风险”,即这些销售的产品由于不受监管,很可能不能够完全兑付或是亏损时,得由自己承担损失。所以,对投资者来说,关键要区分理财产品和银行平台,若银行只是作为平台,还牵涉到第三方,那就要仔细辨别银行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责任;若理财产品是银行设计并发行的,那还是比较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