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有信用卡代偿软件,源于小区电梯里的广告。”京嫣云女士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双井某中档小区,去年年底,一则设计颇具特色的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信用卡代偿投放的楼宇广告。
她介绍说,由于自己持有多家银行信用卡,有时会遇到资金暂时周转不过来、需要分期还款的情况,加之低利率、好奇心驱动,她回家后便下载了“还呗APP”。
这一互联网金融平台后台数据显示,京嫣云可获得的最高信贷额度为3万元,借款流程全部通过线上完成。具体来看,用户先注册,再人脸识别、上传身份证、关联信用卡,后台审核通过后即可放款,将资金用于归还银行信用卡账单。
那么,信用卡代偿平台的利率究竟有多划算?京嫣云说,因银行而异,与某些分期利率较高的银行信用卡相比,代偿平台更具吸引力。
她举了个例子:我有2万元的信用卡账单,如果在银行做分期,共12期,应付利息总额为1975元,如果先在平台上借2万元把钱足额还上,再分12期把这2万元还给平台,需支付的利息总额为1000元,节省了975元。
信用卡代偿实际上分了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一杯羹,那么,为何中小型商业银行仍愿意与这些平台开展合作?
“一是大型商业银行不太关注这类小体量的业务,二是城商行与信用卡代偿平台合作,既可以放贷,又可以考虑在信用卡获客方面互通,甚至有可能转移部分大型银行的信用卡客户到中小银行这边来。”某城商行公司金融部人士表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质疑声也随之而来:信用卡代偿平台是否合规?今年1月1日《信用卡新规》执行后,其生存空间还剩多少?
针对合规性质疑,多位商业银行、监管部门人士均表示,代偿平台发放的资金本质上属于个人消费贷款,从目前的监管规则看,除了不能流向房地产、股市等证券投资市场,消费贷款的用途并没有特殊限制,常见的用途包括购物、装修、旅游等,用来偿还信用卡虽属新现象,但与现行监管规则并无明显冲突。
近几年来,提前消费理念风靡催生了众多还不上卡的卡奴,为了使自己信用不受影响,卡奴们自然就会寻找可行途径借贷,因此信用卡代偿业务开始风生水起。
而这些代偿业务到底如何,市场前景怎么样?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实,这种模式比较简单,只需要下载软件,依照步骤提交申请就可使用,不需要任何条件,对于急需者而言确实很方便,而且手续费也不高。
面对我国发卡持续上涨的走势,市场当然会时刻把控消费者需求,作为消费的一环,代偿业务也是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用户的用卡习惯,也会被互联网所改变。而信用卡代偿作为一种消费贷,正属于金融科技的一部分,代偿众多代偿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满足了成本低、风控能力强、业务链条长这几个商业要素,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把握盈利关键也就不困难。而对于用户来说,信用卡代偿有利有弊,我们不需要盲目盲从,也不必将其妖魔化,最重要的是个人保持良好的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