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鲜人薪水虽不高,但只要落实存钱纪律,一样能积少成多。
职场新鲜人薪水虽不高,但只要落实存钱纪律,一样能积少成多。理财专家提出“阶梯式理财”、“零存整付”与“强化情感诱因”3建议,存第一桶金绝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低薪低就”是近年来台湾年轻人就业最大的痛,许多新鲜人踏入职场,首要愿望就是要赶快存第一桶金(新台币100万元),但能否“身体力行”才是达标关键。1111人力银行曾调查,落实存钱计划的上班族,平均工作5.79年就能存到第一桶金。
不过,调查也指出,尚未存到第一桶金的受访上班族认为,自己得花逾11年才能存到第一桶金,与已达标的人所花时间相比,整整多出一倍。可见,身体力行落实存钱计划,远比“光说不练”、整天空想来得更有效率;且人的潜能,也比自己想像来得惊人。
理财专家艾蜜莉(张紫凌)认为,存钱速度虽与收入有关,但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确存钱方式,加上有纪律的存钱计划。她曾采用国外流行的“阶梯式理财法”,并找网友一同响应,“第一个月每天存10元、第二个月每天存20元,到了第十个月每天存100元,持续一整年”。
她表示,这种存钱方式非常简单,一开始不会有太大压力,“第一个月整个月才存3000元”,但到了后面几个月就会出现挑战,因为一个月必须存3万元,“我做过调查,到最后能坚持下去的网友,只有2%、3%”。
不过她认为,这种像踩阶梯的“递增式”存钱法,除了可以养成存钱习惯,也能强迫自己遵守储蓄纪律,并降低存钱压力,“每天存100元,总比一下子拿出3万元来得轻松”。此外,与同侪比赛谁能持久,能增加成就动机,让自己更有动力完成存钱目标。
资深财经节目主持人陈斐娟曾指出,一般人喜欢将身上零钱花完后才用大钞,但这样做很容易将钱花到一滴不剩,因此她反其道而行,采“零存整付”的方式,每次消费都拿千元大钞付款,找回小钞和硬币,之后她会将零钱带回家放进扑满里存起来,每当扑满存满后,再将钱存入银行。
为何用这种方式消费?她表示,当拿出大钞付钱时,会有“钱又不见了”的心痛感,所以会叫自己少花一点;但回家将零钱投入扑满,不仅毫无压力,且有积少成多的踏实感,无形中让自己变得更节省,也存下更多的钱。
最后一种存钱方式,则是加强情感诱因。经济学家萨勒(Richard Thaler)提出“心理账户”的概念,意指人即使获得同样金额的钱,但会根据获得的方式与当下心境的差异,决定是存下它或轻易花掉。
举例来说,若统一发票中了200元,可能今晚就去吃大餐把它花掉;但若是打工赚来的,也许就会想把它存起来。另外,婚前送另一半礼物可能预算无上限,但婚后会考量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太愿意花大钱买礼物,这都是情感影响理财的实际例子。
艾蜜莉建议,若能给自己一些情感诱因,例如告诉自己存钱是为了让未来人生更快乐、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去想像有钱之后的样貌,存钱就能事半功倍,也能有源源不绝的存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