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是关于责任的问题,其实就是让我们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扩大可控范围
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直接控制和影响,被成为可控范围,而有些事情虽然与我们有关,但是我们却不能加以控制和影响,我们只能对自己的判断和反映负责,这部分被成为私人领域。
不过好在,可控范围是可以扩大的。就像小时候我们可控范围就很小,只能睡觉和等着喝奶。现在我们的可控范围明显增大了,可以自主决定很多事情,可以选择工作和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把问题都推究给环境和他人,不承担自己的责任,就是在丧失自己的控制能力。
上次作业,有位清粉说,想要转行做教师,想要提升写作技能,想要练习英语。但是最后又把孩子、父母排在了自己的前面,说要尽责做好妈妈、儿媳、女儿,最后才是自己。
清姝觉得,如果她不改变观念,前面说的教师、写作、英语,估计这辈子也不会开始了。这并不是对孩子、对父母负责,而是不负责。比起照顾饮食起居的妈妈,孩子更需要一个积极向上不断发展的妈妈。孩子的成长需要榜样,而父母是最好的榜样。无论是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是为人处事的方法,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父母工作不努力,就很难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认真努力。先做一个爱学习爱生活爱工作的家长,才能让孩子爱学习爱生活。父母年纪大了,需要更好照顾的时候往往也需要经济实力来说话,不再成长的子女到最后很可能没有办法给父母提供更好医疗条件的经济基础,看着父母老去被病魔折磨,自己连钱都出不起,也是不孝。
如何做
关于可控范围、私人领域有没有觉得挺眼熟的,是不是和咱们常说的学习舒适区很像。
离开舒适区
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和恐慌区(stress zone)。
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甚至学不到什么东西。
在学习区里面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的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所以在这个区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是真正在学习。
恐慌区,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所以,人处在恐慌区中也无法学习。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 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
同样处理事情,我们也要尽量去做“学习区”内的事情,不断的尝试和提高自己的技巧,让“学习区”的事情变成舒适区,让“恐慌区”的事情变成学习区。
解决问题
但是仅仅处理学习区的事情并不够。问题之所以称之为问题,就是因为他在私人领域内,却在可控范围外。
如果我们问自己“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也能提高一些,但是如果我们问自己“我怎么才能创造一种环境,防止这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就能明显扩大自己的可控范围。
回避问题不可能致富,无论是谁,想挣更多的钱,就必须研究一系列的问题。
正确的问题
问题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我们的大脑不断提出问题,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我们总是持续的和自己对话。
《富爸爸穷爸爸》里面提到穷人总是说“我做不到。”而富人总是问自己“我如何能做到?”
遇到问题不要问“为什么”,当你回答为什么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给自己找借口和托词。而找到借口的人,会给自己开脱不用负责,而不能扩大可控范围。
而要问“怎么做”,“怎么做”包含了“为什么”,同时促使我们寻找解决方法。
我们第一步要考虑“是否”去做。
这个是心里学的“心理对比”,先考虑乐观的情况,再考虑悲观的事情。将事情的好的和坏的都考虑过了,觉得事情靠谱,立刻就去做,而且行动力时间也比较长。如果觉得不靠谱,索性就不要去干。做个优雅的“理性乐观派”。
第二步,“我如何能做到?”
一旦决定做了,就不要再问自己“当初的决定正确吗?”这样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要问自己“我能做什么?”专注自己能做的事情。找到自己的优势和解决策略。
扩大私人领域
我们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私人领域,将“恐慌区”的内容转换成“学习区”。
这个有点像“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你以老板的心态来自我要求时,你就不会只以达到公司的目标为满足,反而会自我要求一个更高的目标来实现自我满足。这等于是在挑战自己,而不是在做给老板看。经常问一问自己:“假如我是老板,我会怎么想,怎么做?”一般来说,老板看的是全局,算的是大账,看问题直达核心;而一般员工往往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或被自己的职位限制,不知道准确的定位。练习从老板的角度看问题,无疑会提高自己看问题的水平。
今日作业
▼▼▼▼▼▼▼▼▼▼▼▼▼▼▼▼▼▼▼▼▼▼▼▼▼▼▼▼▼▼▼▼▼▼▼▼▼▼▼▼▼▼▼▼▼▼▼
上次课你已经写下了为了七年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你打算现在开始做什么事情?
1写下如果做了这件事会出现的乐观的两种预期
2写下如果做了这件事会出现的悲观的两种预期
3你还打算去做吗?何时开始?如何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