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投资者研究之八——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下篇)
煮上一壶白茶,燃点一支1926 SERIE。
终于,长寿投资者研究——本杰明.格雷厄姆(下篇),到了总结的时候了。
上篇地址:网页链接
中上篇地址:网页链接
中下篇地址:网页链接
基于对格雷厄姆的尊敬,早上吃素。写之前,还把手洗了又洗。为什么呢?嗯,我想,我是真正从自己的内心尊敬这位一百多年前的投资前辈。假如他的徒弟不叫做——巴菲特,我也尊敬他。因为,从格雷厄姆身上,我汲取的营养实在实在太多了。
全职投资三年左右了。可以这么说,这三年来,我赚取的绝大部分利润,就是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带来的。看过我前面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这几年主攻的方向。我十分刻意的避开了巴菲特写的——致股东信等。读了两册版的《滚雪球》,但是,巴菲特的最重要的致股东信,几乎只看了最近几年的。我至今没有读费雪的《成长股投资》,但是,他儿子的书倒是读了。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仅仅是粗略的读了一遍。
这几年,最重点的,就是《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这两本书,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然后,延伸阅读了格雷厄姆的其他一些著作。
以及,格雷厄姆门徒和其他长寿投资者的著作。
大致上,这几年,把学习阅读的精力就花费在这些上面了。
我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我在我的2016年上半年几篇文章中做过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指点。
《我的学习观》——网页链接
《我眼中的小白学习投资攻略之一》——网页链接
《我眼中的小白学习投资攻略之二》——网页链接
《我眼中的小白学习投资攻略之三》——网页链接
详细的情况,想法,基本上都在上面几篇文章里面了。
我想,未来几年,格雷厄姆风格的价值投资,很可能还是会花非常多精力与时间去研究与体会的。
这里,我说一个很有趣的想法。
众所周知,巴菲特说过这么一句话:查理芒格让我从猿进化成人。
我就这句话,展开过一段思考。我自己觉得很有趣啊。一家之言哈~
我个人认为,巴菲特早年的时候,整个美国的投资世界,就像是一个丛林,里面充满了陷阱,猛兽,瘴气,等等。各种欺诈,层出不穷,各种传奇,接连上映。那个时候,资讯极其不发达,连要一份财报,都不是那么容易,还不说其中是否有欺诈成分。各位,这个时候,您说,是“人”比较容易活下去,还是“猿”比较容易活下去。反正我认为,是“猿”比较容易活下去哈~我看了一些《证券分析》的案例,再把自己代入其中去思考。我发现,在那个年代,配合当时巴菲特的实力,查理芒格风格可能会非常不适合。原因如下:
1, 资讯极其不发达。要知道,选择一家伟大的公司,用合理的价格买入。这里面的重点在于,选择一家伟大的公司。而当时的科技,导致选择面较窄。现在可以用很便捷的量化条件,从成千上万家公司里面,定量选择。而当时,这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只能一本一本的去看财报。这显然是划不来的。比如说,假设现在可以用ROE,ROIC等等指标选出一些伟大公司候选者,但是,当时的条件,很难这样做,至少,花费的时间精力大得多得多。
2, 当年的巴菲特可不是现在的巴菲特。现在的巴菲特,想要投资一家公司,那是这家公司的荣誉,更不用说,可以随时和公司的管理层接洽,管理层简直高兴得不行了。毕竟,和巴菲特吃饭是很贵滴~而当时,巴菲特要去公司实地调研,跟吃闭门羹也差不多了。那么,要想选择并购入伟大的公司,是绕不开与公司管理层深度接触的。尤其是资金量非常大的时候。
那么,如果是这样的时空背景,个人情况。各位看官,您认为,在当时,选择格雷厄姆
风格比较好,还是,查理芒格风格比较好呢?
我认为,巴菲特中的卵巢彩票才是真正的卵巢彩票。在丛林中遇到格雷厄姆,教他变成——猿。
然后,几十年的发展,美国投资世界,慢慢变成了现代社会。个人的声望与财富暴增。这个时候,查理芒格的出现,又让他变成了——人。
你不得不服气!就是这么好运!
反过来,结局真的可能就不一样了~
好吧,各位,中国目前的投资世界,您觉得,像丛林社会多一点,还是像现代社会多一点呢?
格雷厄姆大致的关键节点如下:
1894年5月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1895年迁至纽约。
1903年,父亲去世,终年35岁。
1911年进入纽约市立大学,但退学了。随后以校友奖学金获得者身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
1914年,以全班第二的成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随后进入华尔街。拒绝了3份留校任教的邀请。由于反德,将家族姓氏由格劳斯鲍姆(Grossbaum)改为了格雷厄姆(Graham)。
1917年,与海兹尔结婚。
1918年,第一个孩子牛顿出生。
1920年,大女儿玛乔丽出生。
1925年,第二个女儿伊莱恩出生。
1927年,大儿子牛顿夭折。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戴维多德成为学生,后来成为同事。
1928年,第二个儿子,牛顿二世出生。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教非常受欢迎的——现代证券分析课程,直到1954年。
1929年,股灾,共同账户价值250万美金。全年亏损20%
1930年,全年亏损50%,随后,为了弥补,5年没有从共同账户得到收益。靠写书,教书,审计为生。
1931年,亏损16%
1932年,亏损3%,至此,250万美金的共同账户,只剩30%左右了。
1933年,共同账户利润达到50%
1935年,共同账户回本了,解套了。
1937年,和海兹尔离婚。
1938年,与卡洛儿在纽约结婚。
1940年,与卡洛儿离婚。并与后来的妻子,当时的秘书艾斯特尔.梅辛开始了新的关系。
1943年,第一个孙辈玛乔丽的凯西.佳尼斯出生,最终有10多个孙辈。
1944年,母亲在玩桥牌回来时被抢劫遇害。与艾斯特尔.梅辛结婚。
1945年,小本杰明出生。
1948年,收购GEICO公司。随后公开上市。
1949年,出版《聪明的投资者》,并成立格雷厄姆.纽曼公司。
1954年,雇佣巴菲特。去法国领会儿子牛顿二世的遗物。牛顿二世在朝鲜退伍后自杀。
1956年,解散公司,退休。与艾斯特尔和小本杰明迁至比佛利山庄。
1964年,小本杰明和安德鲁.戈德曼去南方投票权运动当志愿者。
1976年9月21日,去世于法国的普罗旺斯。终年82岁。
1977年,第一任妻子,海兹尔去世。
1979年,女儿维尼佛雷德.格雷厄姆.唐斯布拉夫去世。
1981年,第三任妻子埃斯特尔.梅辛去世。
1987年,戴维多德去世。
1988年,入选亚特兰大的美国名人堂。
我对格雷厄姆著作中,有一些自己的浅见与感悟,分享如下:
——但是,请注意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几乎很少有人看到,一位真正的投资者会被迫出售自己的股份;而且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他都可以不去理会档期的股价。
——因此,如果投资者自己因为所持证券市场价格不合理的下跌而盲目跟风或过度担忧的话,那么他就是不可思议的把自己的基本优势转变成了基本劣势。对这种人而言,他的股票干脆就没有市场报价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因为其他人的错误判断而遭受精神折磨了。
(评语——在格雷厄姆整本书中,这或许是最重要的一段话。用这一段话,格雷厄姆对自己毕生的经历进行了总结。你难的经常见到这样的话语——他们就像熊市气氛中稳定的稀有气体。如果你牢牢记住这些话,并且以他们来知道你的整个投资活动,那么,你将能够在所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
以上为我自己获得重要领悟的一段。我获益匪浅。以致于到后来,我真的不是以自己账户的市值为我主要考虑的方向了。我是以ROE和市净率以及市盈率为主要参考方向。因为,ROE是较为纯粹的,是公司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还是比较重要的那种)。那么,经常研究roe,能够大致上知道所持有的公司是不是正常,是不是质量ok。(指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与市场无关的,就是企业本身的指标,有没有市场,都是这个指标,比如ROE,现金,等等。还有一类,是市场相关的,比如PE,PB之类的。分清这两个,其实,受益无穷。)
那么,市净率与市盈率的变化,没有市值那么大那么频繁,有时候从10倍市盈率降低到8倍市盈率,看上去没多少,而且,你会有一种:哇塞,又便宜了一些哩,好划得来啊~这样的感觉。但是,你看市值的话,跌了20%,你就比较郁闷了~所以,我这些时间,除了每天打新要登录,其他时间不看账户的。这样,反倒很能集中精力搞研究,写文章,分享不成熟的小观点。
——股票市场认为,公用事业公司是通货膨胀的最大牺牲者。一方面,其债务成本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价格管制的存在,其服务价格很难提高。但这里应该说明的是,电力,天然气和电信服务的单位成本的增长,要远低于同期价格指数的增长,从而使得这些公司在未来处于很强的战略地位。
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思路。因为我本人持有6%左右的仓位在公用事业股,川投约4%,国投2%多一点点。
我买入的时候,是比较便宜的价格,早段时间突然涨了十多个点的过程中,减仓了一部分,之前我大约有10%左右的公用事业股。(截至2017年7月之前,我大致只有1%了。)
未来,如果再有上涨,我可能就会陆陆续续减仓。直到哪一天突然又变得非常非常便宜。
其实,理由也是格雷厄姆所言。这个价格管制是个很麻烦的事情。政府一方面用税收与通胀在成本端提升,另一方面,又管住价格,这样一来,中间的这个利润空间就被压缩了。这实在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你看,茅台涨价,皆大欢喜,茅台公司本身,好开心,赚钱了啊,中间流通的链条,很开心,因为,他们也可以涨价,他们也赚钱了,末端的消费者,我认为,还是很开心,因为,不管是宴请,还是收藏,都开心,宴请代表倍儿有面子,收藏代表未来的价格还会向上走。多好?大致看来,没有太多人会不开心,资本市场那是更开心了……而茅台的成本端呢?水?粮食?人工?一是占比低,涨涨价也影响不大,二就是,这三者,也涨不了多少。
但是,换成公用事业公司,就麻烦了,水,电,天然气,你涨价个10%,20%试看看?还要开听证会哩~关键是,一涨价,一片骂声!公司本身赚钱了,但是,政府到百姓,没有不骂的,中间流通环节,也不会有多少好处,这种商业模式,遇到通胀,就是要么赚钱被骂,要么不赚不被骂,还要么,就是不赚还被骂。好尴尬啊……(我们可以仔细想想看,买茅台,买房子,何曾看过涨价去砸店,砸售楼部的呢?但是,跌价试看看,万科当年不就是房子跌价,售楼部被砸么?茅台跌价,经销商也闹事。理不理性另说,这可是现实情况。那我们反过来想想,公用事业服务跌价会有人去闹事么?)
所以呢,陆陆续续,估值修复,开始变得不便宜的时候,我就会慢慢卖掉。
但是,格雷厄姆不是说了吗?电力,天然气,电信除外吗?我个人认为,这是矮子里面拔将军。我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去选择这个了。不过,实事求是的说,买的便宜的前提下,长期的收益是不会低的!
我只是仅仅依照自己的喜好,个性,分析来做的选择。充满了个人的偏好,且不一定正确啊!~
——这种不一致表明了20年代末股票市场的不成熟性,那时投资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产业前景(电器与化工是热门产业),公司规模以及在行业内的支配地位(如列入道琼斯平均指数的股票)或者公司的近期增长业绩上,此外他们还收到那些操纵股市的投机家蛊惑人心的宣传的影响。那些不在受人欢迎行列却拥有丰厚资财的公司,尽管长期以来一直表现出色,这些年里却被人冷落,股票价格一直非常低。
——我记得巴鲁克批评过这种荒唐的现象:银行对股票投资的定期贷款利润为8%,而股票的收益率却只有2%,我的回答是“确实如此,根据报酬法则,可以预计这种情况会发生逆转——出现2%的定期贷款利率和8%的股票收益率。”大约过了20年后,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现实情况与我的预言完全吻合了。
近百年之后,变化的是名字,热门行业从——电器与化工,变成了——医疗,TMT,互联网+之类的。内在的逻辑,大致上,还是一脉相承的。
——1929年到年终的时候,我们的全年损失是20%,这比道琼斯指数的下挫幅度小得多了。人们认为,最糟糕的局面已经过去了。
——1930年,海兹尔在佛罗里达圣.匹兹堡定了个套间,——海兹尔认识了93岁的约翰.迪克斯。他的父亲是新泽西州朗布兰奇约翰.迪克斯制服公司(John Dix Uniform Company)的创始人,——我拜访了约翰.迪克斯在圣彼德斯堡的家,我发现作为一名近百岁的老人,他那充沛的活力简直令人吃惊。他详细询问了我的业务情况后,非常急切的说:格雷厄姆先生,我希望你能为自己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明天马上乘火车回纽约,回到你的办公室,把你手头的证券都卖掉,把借的钱都还掉,把资本金还给合伙人。我的岁数比你大得多,经验也比你丰富得多,你最好能听从我的建议。
——迪克斯有些老糊涂了,他的想法也荒唐可笑。然而,事实证明,他是百分之百的正确,而我是百分之百的错误。
——1930年4月,道琼斯指数从1929年11月13日的最低点198点上升了41% ,来到279点。随后,一直到1932年的6月,跌到了谷底——42点。
——1930年,我们的经营亏损率为50.5%,(1929年全年为20%),1931年则为16%,1932年则为3%。(也就是说,格雷厄姆1929年初的100美金,到1929年年底,还剩80美金,1930年年底,这80美金,大约还剩40元,1931年年底,还剩33美金,而1932年年底,还剩32元左右。也就是,资产缩水70%左右……)最后,1932年年末,我们只剩下1929年年初资本金250万美金的22%的钱了。许多客户全部或者部分的抽回了本金。(事实上,准确数字是1933年年初,还剩37.5万美金。当年利润超过50%)
我看到这一段,觉得太有意思了。年轻的格雷厄姆遇到了一位百岁老人,然后,还十分精力充沛,并且,依旧在工作岗位上。同时,这样的人瑞,告诉他,现在情形非常危险,要他清仓。我看到这里,总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近百年前,一位近百岁的老人家,竟然精通商业,投资。然后在风险来临的时候,能敏锐的感觉到。美国的资本市场,得有多发达啊!我总是在想,身在今天的中国,投资者真的是好运气。世界上有好几个国家,用他们走了数百年的经验,总结出了非常好的教训。然后,几乎免费的供后来者参阅,学习,领悟。真是不简单啊!
——“年轻人,给你一个最后的忠告:如果你投机的话,你会赔钱的。永远记住这一点。”——格雷厄姆华尔街第一位老板,阿尔弗莱德.纽伯格给他的忠告。
——格雷厄姆的老板会用去其他公司开年会拿到的信封,划掉原有的地址,写上新的地址,从而自己使用,省掉2美分。对此,他记忆十分深刻。
——现在距离这些事情发生的年代已近半个世纪了。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越来越理解富人对待钱财的心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我们对钱的态度是在早期生活中形成的,天生的性格,生存的条件以及某些关键性经历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除非各种经济因素限制大把大把的花钱,一个出生于奢侈浪费之家的人很可能将奢侈之风集成延续下来。如果这样的人由贫变富,他很快就会甩掉先前约束他的枷锁,成为一个真正花钱无度的家伙。他从不担心自己的财富会耗尽。
——他原以为,生活成功的主要标志基本上就是能大把大把的赚钱,大把大把的花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经过数十年人生的沉浮之后,他才掌握最满意,最重要的物质利益的真谛:最了不起的理财策略是在一个人的收入范围内过上美好的生活。
——我马上就得出一个结论:追求物质满足的关键在于为自己定一个比较低的生活标准,一种在绝大多数经济状况下都能轻易实现的生活标准。
我下定决心不再炫耀财富,不再过不必要的奢侈生活,对那些力所不及的花费也要统统取消。
以上,为格雷厄姆不同时期,对待金钱看法的改变。尤其是他经历股灾之后。我个人在这上面体会很多。
相对于我自己的一点小资产来说,我之前花钱是比较大手大脚的,万宝龙可能都有十几支了,我现在看着就脑袋大。总是在计算,要是不花这些钱,这些年下来能够多赚多少资产啊。我想,这可能是价值投资带来的一些“负面因素”吧~每花一笔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想,假设这笔钱不花,每5年翻一倍啊!搞得我太太现在就颇有微词,你说,赚钱不去花,这赚钱又有什么意思呢?机智如我,竟无言以对。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并非如此。首先,不可能不花钱的。只是,不乱花钱。其次,投资慢慢的变成了一个过程,一个让人享受的过程。赚钱到最后是额外的奖赏。最后,谁说不花钱,慈善花起钱来,是没有边的。我还和朋友分享过:你说,现在多赚50%,我们的生活会有大的变化么?我认为,不会的,每天还是照三餐吃。还是住现在的房子,开现在的车子,还是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但是,为了多赚,承担较大的风险,万一亏损50%,那么,就会有很大影响。至少,吃饭就不那么香了,睡眠就不那么好了,对吗?:)
——不过,即使在我事业的最低谷,我也没有破产,而且当时剩下的财产在10年前看来还是相当可观的,财富和贫穷是个相对的概念——纽约的穷光蛋可能是加尔各答的富翁。而且,对几乎所有人而言,当他失去五分之四的财富后,不管他还剩下多少钱,他都会认为这是一场灾难。
这里,我想,需要为格雷厄姆确认一件事,他没有破产!在人类历史上排前面的股灾来临的时候,他依旧没有破产!网上有一些文章,说价值投资有哪些破产了,我看过这些文章,里面有很多都是错误的。至少,格雷厄姆是没有破产的。
——投资者如何在股票和债券(或者储蓄存款)之间进行选择?我的回答是,两者的比例都不能太低,债券和股票的比例都不能少于25%,余下的50%则根据投资者自己对股票市场行情的感觉与判断,由投资者自行做出。如果他不能做出明确判断的话,各持50%的股票与债券是合乎逻辑的。
这里,可以把债券几乎看为现金储备。我个人的资产,一部分变成房产出租,一部分是股权,一部分就是现金储备。我个人大致会放半年到一年左右的现金储备。有时候,现金真是像空气一样重要的!
——如果我的名字能够流芳百世的话,我希望他们会将我当做是商品本位货币(CRC)计划的创始人。……是指定一组(或称为市场一揽子)基本原材料作为货币本位,取代原本由黄金承担的职责。
这是格雷厄姆的一本书——《储备和稳定》的观点。不是黄金本位,是商品本位。这本书偏经济学,偏治国策略了,投资者有兴趣的话,看看无妨的。
1914年,一个即将毕业的犹太高年级学生竟然得到一所一流大学的三个不同系——英语系,哲学系,数学系的教书邀请。
《储备和稳定》(1937年出版)《世界商品和世界货币》(1944年出版)
1928年,成为了美国最大的烟花制造公司的董事以及(名义)副总经理。
10岁,已经是第四次跳级,到了12岁男孩们所读的7A级。
十来岁便跟着堂兄路易斯.格劳斯鲍姆一起去波罗地体育馆买棒球通讯录赚钱了。
当有数份教师工作邀请给到格雷厄姆的时候,确切的说,是哲学系,数学系,英语系。他正在犹豫中。可是,有天早上,有人遗憾的告诉他,《大幻觉》作者诺曼.安吉尔昨天在学校寻找一位年轻的助手,要去整个欧洲开展一次新的和平运动。格雷厄姆被推荐了。可是,他的电话出了毛病,没找着,结果,诺曼先生自己一个人走了。嗯,大约两个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按照行程,格雷厄姆和诺曼,此时应该在英国。然后,格雷厄姆作为一名英国人,很有可能应招入伍,去比利时的佛兰德战场冲锋陷阵……那么,就很有可能没有《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等著作,也很可能没有今天的巴菲特了,感谢那台出问题的电话……
有时候,你不得不深深的思考。老天爷会定期给人类开放一些大师。然后,这些大师就跟开了挂一样,一路披荆斩棘,登堂入室。巧不巧?就是那天格雷厄姆不在,就是那天电话坏了!不然,真的就被世界大战卷进去了!
1915年,就和表弟洛,一起买了一部轿车,新型的福特A型轿车。395美金。那时候,是先买车,再学习驾驶……法律认为,只要你买了车,就会知道如何驾驶,这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只有那些没有车的人,才去参加考试,取得一张特别的驾照。然后,格雷厄姆45年的驾驶生涯中,对自己的车,仅仅是弄坏了一面挡风玻璃,对别人的车,仅仅是擦破了挡泥板。(这得多谨慎啊……)
1917年6月3日,格雷厄姆和海兹尔在寓所举行了婚礼。
1918年5月,儿子艾萨克.牛顿出生了。
1920年,第一个女儿玛乔丽.伊芙琳出生了。
1925年,二女儿伊莱恩.多罗西出生了。1927年4月20日,牛顿夭折了,他从佛罗里达返回时发现染上了乳突炎,动了手术,手术后得了脑膜炎。
二女儿后来改了名字,叫做伊莱恩.格雷厄姆.贝尔,并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嫁给了西里尔.索佛。
第二个儿子,也叫作牛顿,出生于1928年4月10日。
1938年,格雷厄姆与海兹尔离了婚,随后与卡洛儿.韦德结了婚。第一段婚姻维持了21年。然而,第二段婚姻却结束于1940年,仅仅只有两年。第三段婚姻在其60岁时。有10个孙子。
谨慎,打小就是谨慎的。这似乎也是我在做长寿投资者研究发现的为数不多的一些共同特征。可能也印证了一句话——有勇敢的飞行员,有长寿的飞行员,但是没有又勇敢又长寿的飞行员。另一个价值投资者的共性,似乎他们的后代都比较多,这是为啥捏?
——最好的,也许是唯一持久的教育方法是自学。最重要的知识是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满意足的事!
格雷厄姆的阅读量是惊人的,每两周,就从图书馆借回来四五本书。后来在生活中发现,阅读带给他的影响比朋友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从幼年起,就决心使学习成为他提高文化修养,增长知识和构筑未来生活的途径。他的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好了,这里又是一个我要划重点的地方了——自学!
还是从我自己经历谈起吧。曾几何时,我们大概有一种感觉。就是“科班出身”与否,代表专业与否。大部分情况我是同意的,科班出身总还是好一些。尤其是需要达到一个平均水平,科班出身是保障之一。所以,现在民间科学家总是会时不时闹出一些笑话来。因为,没有长时间高质量的基本功的累积。这是必然的。
但是,不能舍本逐末。科班出身只能代表起点。而不能代表终点。有更好的基础,并不意味着能获得诺贝尔奖,对吧?
在中国现有的观念中,大部分行业,都是——自学就意味着非主流,意味着不专业。这很有趣。各位可以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
可我观察下来,至少在投资领域,自学才是真正最后的保障。因为这个领域的特殊性。首先,在中国,这类教育非常非常匮乏。我见过经济系,金融系。但是,没有见过投资系。民办的课程,似乎我印象中也没有找到相关的教育机构。倒是有些有心人,办了一些网站,分享会等等,当做课程。可是,还是比较小众,没有脉络清晰的主轴。没有像哥伦比亚大学那样的专门课。要知道,经济系,金融系目的是找工作,目的不是告诉你怎么做好投资的。社会上一些企业家的培训,关于投资,金融这一块,多数也是辅导企业上市,疏通关系等等。并没有以投资本身为主的课程。所以,这个领域,要想做好,真正的是考验自己的自学能力的,几乎没有什么课程能够系统的教导。那么,问题就来了。
靠自学,怎么学?我个人认为,只要是需要靠自学的,没有一个是轻松的。因为,需要有强大的兴趣与实力做支撑。举例,艺术家就是基本靠自学的,你看过哪里有专门培训艺术家的呢?如果你对艺术本身没有浓烈的兴趣,那么,走不过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累积过程。然后就是实力。你得有实力撑过去。投资其实也差不多。需要长久的累积,动辄是以年为单位的学习。甚至终身学习。如果对投资这个领域,没有强烈的兴趣,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么?
我自己有个“50计划”,就是每年读50本书(算20万字为一本,财报两本算一本),平均几乎每周一本。这个量,基本是我自己的极限了。再多,我也消化不了了。读了三年,我的体会是,如果不喜欢,那真的是难过啊!每天的阅读时间,尤其是长时间段的阅读时间,是非常耗神的,除非有乐趣,不然,的确很艰难。我自己计算过,我现在读书的量,是比我大学读书的量,还要大的。
所以,我现在自己买个工作室,开课教小孩们,三堂课——投资课,锻炼课,三观课。我自己负责,自己教,自己请老师教。
我想,一旦入了投资领域,退休这件事,就从此是路人了。你将不再有退休这个概念,你将终身学习,终身工作,终身奉献。做好准备了么?亲~
——忠诚本身从感情上说无疑是一种美德,但是,从思想上说又是一种很大的缺点。忠诚好像盾牌,表面闪闪发光,而背面则可能铭刻着偏见,不容异说和盲信。我相信我会毫无保留的忠于理想,忠于伟大的事业,忠于我们钦佩的事和人。我也会出于责任感,按照传统的,并且无疑是正确的标准,为我应当效劳的人民和机构忠心耿耿的工作。但是,我不能仅仅因为自己恰巧是他们中的一份子就热切的为他们献身。
这段话,我是留给我子孙的。世界上,恐怕不应该有一些别人告诉你的东西是值得献身的。你懂的~
——学习任何语言——不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应为了证明功夫花下去值得而达到某种永久掌握的程度。如果学生在达到这个程度之前停止学习,实际上他学过的全部内容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遗忘,有时候遗忘之快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他坚持学习,越过障碍,到达彼岸的话,他就永远掌握了这种语言,在他以后的一生中可以很容易的加以扩充和加深。
这其实就是我为什么刻意在现在避开巴菲特,查理芒格等投资风格的原因。我希望我自己先集中精力将一种风格,一种技能学透,越过障碍,终身不忘。然后,再看看是否学习另外一种。倘若一开始学杂了,那么,速度就会慢很多很多,也容易遗忘。
——同时,我还将懂得公司的成长史与公司管理人员的成长史是十分不同的。两者都会变老,失去优势,但是许多衰老的企业获得了新的活力,恢复了青春,而经理一旦老态龙钟,通常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了。
精辟么?不过,最好是这样认为,公司最终也会消亡,只不过,时间能持续很久很久,久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投资周期的全部。
另,这可能也是管理人员的宿命,终究有下台的一天。而投资者,相对好一点。但是,终身工作这件事,也不是谁都能承担得起的啊!
——1926年1月1日,格雷厄姆开始运作“本杰明.格雷厄姆共同”账户,分成比例详细为——没有薪水,扣除6%的资本年息之后,在回报率20%的那部分利润中,分享20%,在除去20%利润再获利30%时,分享其中的30%,而在超出50%回报率的那部分盈利中,则分享其中的50%,50%为最高分享比例了。一开始,账户资金就达到40万美金,三年后,达到250万美金。且绝大多数追加资本来源于账户利润。
这是作为一个最早一批私募的分成,其实,我觉得,有借鉴的意义在,真的!
好了,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也不知道我说明白了些什么没有,让各位看官费心费力了。
本杰明.格雷厄姆一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留下来惊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为后来者点亮了投资世界的明灯。尤其难得的是,如此伟大,却依旧谦虚谨慎,心平气和。这种真真正正从内心的谦虚,最是让我敬佩啊!
好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系列暂告一段落。搁笔一阵子,去江浙走两个月,那地方,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真的不错!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段话,最为结尾。
学习,滋润着年青一代,抚慰着暮年老人。学习,使我们的前景光明,在逆境中给予我们保护和安慰。学习,使我们在家生活充实,在外行动自如。
学习陪伴我们度过了漫漫长夜,学习陪伴我们经历长途跋涉,学习陪伴我们踱步于田野乡村。——西塞罗
谨以此文献给人类投资史的真正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享年82岁。)
(最后的彩蛋——格雷厄姆的回忆录,竟然没有提到巴菲特,一个字也没有,也没有提到他所有的门徒。这很奇特。各位,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