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金融科技带来“破坏式创新”,传统金融业如...

欢迎关注本文作者。

“破坏式创新”一词最初由管理学大师克莱顿在1995年提出,他认为如果传统企业不能通过创新进行转型,就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被他人取代。相对来看,初创企业很少受到固守过去的挑战,因此更有机会在创新中抢占先机。克莱顿的理论为那些在激烈变化中不断挣扎的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在金融科技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传统金融行业应该如何通过“破坏式创新”破局。

破坏式创新的基础

破坏式创新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市场参与者对待市场的不同态度上。该理论假设整个市场中有两类参与者,一是那些成熟的企业,二是新兴的初创企业。成熟的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大量稳定的份额,由于它们已经表现得相对很好,所以经常维持现状,而不愿意主动打破现有的局面。初创企业出于对市场的看好,或是拥有先进的技术而进入市场。由于现有的市场空间已经被成熟企业稳定控制,因此它们通常选择那些利润率较低的少数业务,也就是生存在这些成熟企业的边缘。

然而,当整个市场出现了破坏性的技术时(破坏性技术指的是能够真正改变商业模式的技术,而非循序渐进的可以相互替代的技术),初创企业由于受到的束缚较小,很快能够通过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改变新的服务模式,来扩张市场份额,而成熟的企业受制于规模和稳定的经营状态,无法快速地做出转变。

在这个基础上,“破坏式创新”就不断发展起来。初创企业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并培养了新的客户忠诚度,它们不断得到外来的支持。当成熟企业意识到应该做出改变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机,也可能为时已晚。这就是克莱顿的主要观点“成熟的企业可以在技术的替代中屹立不倒,但往往在破坏式创新中走向衰落”。

金融科技与“破坏式创新

毫无疑问,金融科技的兴起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不小压力,我们认为金融科技是“破坏式创新”并不为过。很多金融科技初创企业虽然成立时间不足十年,却已经对金融行业的格局带来了极大影响。金融科技领域的历史上最大一笔并购案(国际信用卡巨头Visa收购金融服务商Plaid)的主角Plaid就是这样一家为银行提供开放端口的金融科技公司,它成立于2012年,在2019年9月估值约为25亿美元,而今年1月,Visa为了收购Plaid花费了53亿美元,相比四个月前高了一倍不止。

Visa高价收购Plaid,说明金融科技的“破坏式创新”已经对整个金融行业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这些传统金融行业的优势企业不能对减少的市场份额坐视不管,无论是选择合作还是选择收购,传统金融机构都在探索如何快速跟进新兴的金融科技潮流,避免成为“破坏式创新”的牺牲者。

金融行业的技术创新其实一直不断发生,为什么金融科技就被认为是“破坏性创新”呢?其实这在于金融科技改变了金融行业的成本结构,进而改变了它们的盈利效率。在移动化数字化的时代,手机银行开始成为消费者光顾的重点,几乎所有的金融决策都能在互联网中直接完成,这导致金融行业过去依赖的物理网点和基础设施不再成为发展的重点。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以极低的成本获取了传统金融行业的用户,并在服务体验和经营效率上超越了传统金融机构,“破坏性创新”由此在金融行业发生了。

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应对

既然很多金融机构意识到了金融科技对行业的影响,思考如何应对这些“破坏性创新”的冲击也就理所应当了。克莱顿对此提出过自己的看法,“那些成熟的企业,需要从短期的盈利观念,转向长期的以创新为驱动力,以提高用户体验为基础的发展观念”。克莱顿以苹果公司、亚马逊公司等科技公司为例,认为如果创新能够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就能够转变公司的成本结构,提高公司的服务水平,最终获得长久而持续的利润。成熟企业应该对自己的商业模式做出改变,从而避免在“破坏式创新”中遭到淘汰。

根据2019年零售银行创新报告(Retail Banking 2019),那些最具有创新性的银行,也是最具有数字成熟度、最能运用先进技术、最擅长衡量结果和最具盈利能力的机构。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向初创企业学习,快速掌握先进金融科技技术,从而优化成本结构,在这场“破坏式创新”中不落下风。

感谢阅读,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如果喜欢本文,可以关注作者,谢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金融业  金融业词条  破坏  破坏词条  带来  带来词条  传统  传统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