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明华:杜诗“以汉喻唐”的结构和内涵

   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唐人多喜欢在诗中以汉喻唐。至于为什么喜欢采用这一手法,则少有人进行深入思考。同样,杜甫也喜欢在诗中采用这一手法,而表现形式及内容则未及深究。笔者翻检杜诗,检索唐诗,对此现象进行了一番清理,感觉到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现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同好的注意,深入讨论。

   唐诗和杜诗中的“汉”、“唐”构词状况

   通过《全唐诗》光盘检索(据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北京灵珂精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版),可知唐人对“汉”一词的常用(2944次)和对“唐”一词的少用(410次)。这些“汉”中,有些与朝代无关,但更多的就是“唐”的代词。“以汉喻唐”,正是这些词汇的大量使用形成的。而“唐”一词,直指“唐朝”的则很少。笔者对与政治相关的“汉□”及对应的“唐□”进行检索,得出了具体的构词分布。即《全唐诗》“汉家”230次、其中杜诗2次(下略“次”,格式同),“汉宫”137、杜1,“汉将”64、杜2,“汉使”68、杜3,“汉月”63、杜3,“汉主”54、杜3,“汉使”48、杜3,“汉庭”44、杜4,“汉苑”39、杜3,“汉朝”28、杜3,“汉臣”25、杜3,“汉代”23、杜2,“汉官”15、杜1,“汉节”19、杜5,“汉仪”14、杜2,“汉道”12、杜2,“汉祚”7、杜1,“汉阁”7、杜3,“汉人”3、杜0,“汉运”1、杜1,“汉署”1、杜1,“汉天下”1、杜1,“汉社稷”1、杜1。关于“唐”的构词,唐诗只有“唐人”1,“唐代”1,“唐运”1,“唐家”2,“唐主”2,“唐臣”2,“唐社稷”2,“唐祚”3,“唐朝”5等不多的几例。杜诗中的“唐”,与“唐朝”有关的更少,仅2例(《九成宫》:“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别张十三封建》:“尝读唐实录,国家草昧初。”)。

   从统计可知,唐诗中用“汉”一词,大大多于“唐”。杜甫则是唐诗人中用“汉”一词最多的诗人。(前三名为杜甫152次,李白137次,白居易61次。)他还创造性地使用了“汉运”、“汉署”、“汉天下”“汉社稷”等词汇。

   “以汉喻唐”的原因和杜诗的内涵

   唐人少称“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古人一般不直称本朝。唐人说到本朝则多称“圣朝”,共出现113次,其中李白3次,杜甫11次。另有其他诗人称“国朝”6次,“我唐”5次,“大唐”6次,“我朝”1次。这是一种习惯,不完全是避讳。避讳在诗中,多表现为对本朝皇帝的代称。如以“汉皇”、“武皇”称玄宗。唐人主要是在史书中避讳。陈垣先生在《通鉴胡注表微》一书中对此有专章研究。他研究的主要是胡三省在注中指出的《通鉴》中的一些避讳现象。但胡注的一些文字,对本文的思考有所帮助。胡三省在注中提到了“汉”的用法:“据汉时匈奴谓中国人为秦人,至唐及国朝,则谓中国为汉,如汉人汉儿之类,皆习故而言。”(《通鉴胡注表微》“本朝篇第一”,第4页,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匈奴民族在唐宋时期称中原人为“汉”,应是对汉朝以来的中国人的统称。但唐人在诗中不自称唐,却多称“汉”,这既是一种习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又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用强大的汉朝来代指本朝,可以表达多方面的意思。

   杜甫的诗中出现了152次“汉”字,其中不少是“汉水”、“江汉”、“霄汉”、“云汉”等词。与汉朝有关的“汉”有六十余例。下面着重讨论这一类具有历史感和政治内涵的词汇。

   杜诗中的这一类“汉”,在不同的时候,表达着不同的内容。一是与地域有关。二是喻唐的关系明显,词性不带感情色彩。三是与政治有关,与动乱有关,表达诗人在特殊时期具有的正统与异端观念,带有鲜明的民族意识。这些内容在很多时候又是交叉的。下面分别讨论。

   杜诗中的“汉”,有一部分是表示地域的,仅表示当时唐朝的疆域,或唐土,但其中很少带有政治内涵。如《前出塞》:“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此处的“汉”,就是指代中原,表示战士远在边关。愈是远离中原,对中原文化的感受就愈深刻,对故土的思念愈加强烈。诗中表达的对战争的批判意味也是十分明显的。又如《清明二首》其二:“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是用秦城和汉主代指长安。此类比喻明确,不赘。

   二是代指唐朝。这类修辞具有中性的意味,在结构上往往与政治社会等相关的人文事物构成词组。如常见的有“汉臣”、“汉使”、“汉节”、“汉将”、“汉署”、“汉苑”……表达的意思就是“唐臣”、“唐使”、“唐将”……如《提封》:“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全诗咏开元以来之事。开篇之“汉天下”即“唐天下”。《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这里的“汉署”是杜甫的组合创造,用以称郎署,唐诗中仅一例。组诗《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十二:“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用“汉代”修饰当今的“中兴主”,是明确的“唐代中兴主”的意思。杜诗第一次用“以汉喻唐”的手法,表达对政局的关注和对中央政权寄以希望的诗句,应是《述怀》中的“汉运初中兴”。此诗为至德二载杜甫作左拾遗后作。此时的唐朝,正经历着战争的考验。杜甫身经丧乱,对安史叛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了切身的体会,对平定叛乱恢复社会秩序有着更强烈的愿望。他作为一个朝廷官员,对中央政权寄予了更多的希望。“汉运初中兴”,便是他对时局的评价。“汉运”便是“唐运”。汉朝强大的过去,便是唐朝的明天。而唐朝的昨天本是汉朝般强大。在经历了一次挫折之后,唐朝还会强大起来的。中性的以汉喻唐,大多与现实政治的关系较少,在诗中是一种习惯的表达方式,不会产生歧义。“汉”即“唐”。有着明确政治内涵的“汉运初中兴”,其“汉”所指也是明确的。

   三是所用之“汉”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在指代唐朝的同时,又表达对外族入侵的忧虑愤恨,对正统的维护或对异端的憎恨。杜甫生逢乱世,其“以汉喻唐”所表达的内容,在这一方面最为丰富和集中。对外族的入侵或骚扰,诗人表示忧虑和愤怒,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此时,“汉”所喻的“唐”与威胁唐朝利益或生存的异民族的关系,是对立的关系(夷夏之防)。杜诗中的“汉”在有的时候,又是正统的象征,相对于非正统的、叛逆的对象。这主要表现在对待异端——叛乱事件和对抗中央政权的地方势力的态度上。值得一提的是,安史叛乱的性质是内部叛乱而不是外力入侵,但安禄山有胡人的血统,所以杜甫在诗中多以“胡”称之。这样,在杜诗中,当他“以汉喻唐”来写安史叛乱时,相对于“汉”的“安史”之“胡”,也就具有了两重性质(见拙文《杜诗中“胡”的多重内涵》,载《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2期)如《遣愤》诗,就涉及到代宗朝与回纥的矛盾:“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唐朝借回纥之力以破吐蕃,但回纥骄横,在帮助唐朝讨伐史朝义时,就发生过鞭捶唐朝官员的事件。杜甫为之深忧,他希望“总戎”得力,皇帝警惕,不要再出现回纥恃军功辱及唐朝官员的事件。上元二年,段子璋反,陷遂州、绵州。杜甫当时正在遂州一带,目击了叛乱带来的后果。宝应元年,他写有《去秋行》一诗,其中有云:“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其“汉节”,是指段子璋杀遂州刺史一事。语含双关。一是暗用苏武典,二是表明对叛乱者的态度,这是一种作反的行为,是不能原谅的。《九日奉寄严大夫》;“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其“汉节”,亦相对于叛军。当时严知道反,严武奉诏入朝受阻。“汉节”在此时,不仅仅是一个使者的称谓,同时还富有维护正统的尊严和与异端斗争的意味。

   下面这些诗中,与“汉”相对的“胡”均指安史军队及其叛乱:《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胡星坠燕地,汉将仍横戈。”《喜达行在所三首》:“愁思胡笳地,凄凉汉苑春。”《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武》:“汉仪尚整肃,胡骑忽纵横。”……

   在树立信心时,也往往以汉为喻:“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喜达行在所三首》)显然是以汉朝的鼎盛为政治的理想境界。可见,在唐人心目中,汉朝的政治是比较清明的政治,汉朝中兴时期的皇帝,则是可以称道的君王。

   从统计可以看出,杜甫“以汉喻唐”的手法在安史之乱后开始大量出现,在杜甫的晚年作品中使用频率最高。从政治内涵的角度考察杜诗“以汉喻唐”的现象,可以确知有三方面的针对性:一是民族矛盾突出时,即汉人和异族发生矛盾的时候,主要表现为对异族侵扰唐朝的忧患;二是国内发生动乱的时候,主要表现为对叛乱的谴责;三是特指安史之乱。在这些时候,杜诗中的“以汉喻唐”,总是带着鲜明的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而忧患之中不乏自信和希望,因为他从“汉”中,看到了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一脉相传的历史,感受到汉民族的团结刚强和行健不息的力量,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忱得以充分体现。

   “以汉喻唐”的扩展形式:“以周喻唐”

   与“汉”相关,在表达政治内容时,还有一个词也常常连带出现,那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强大和统一的朝代:“周”。“周”与“汉”,是唐前的两个最强大的朝代。因而唐人在“以汉喻唐”的同时,还有“以周喻唐”的习惯。这是“以汉喻唐”的扩展。只是“周”出现的频率,少于“汉”而已。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唐诗的一句或一联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与政局不稳社会动乱的背景有关,作者用以表达对理想社会和清明政治的向往,对唐王朝崛起中兴的期盼。在杜甫诗中,这一表现手法也十分明显,因而颇具代表性。

   杜甫在《北征》中写道:“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把“周”与“汉”相提并论。周宣王、汉光武帝都是中兴之主。周宣王承厉王之乱,复修文武成康之业,周道复兴。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是公认的中兴之主。二帝在历史上均被认为是有为之君的代表。杜甫在诗中是说玄宗英明如同周汉宣光(“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中自诛褒妲”),唐王朝的中兴就在眼前。这是杜诗中较早的“周汉”并称的一例。在《洗兵马》中,杜甫对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转机,用“后汉今周喜再昌”来表达。此时天降大任于肃宗,周宣汉光不再是指玄宗而是喻肃宗了。《忆昔二首》其二:“周宣中兴望我皇”,则是以周宣喻唐代宗。皇帝不断在变,时事未见好转,但杜甫对中兴大业的关注不减,对历朝皇帝的希望没有改变。杜甫的政治关怀之执着于此可见。

   最后要说的是,“以汉喻唐”之“喻”,还有“讽喻”的意思。“美刺讽喻”本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杜诗较早出现具有政治意味的“以汉喻唐”手法时,正是他较早意识到政治危机即将来临的时期。其《兵车行》中有“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棘”的控诉。在这里,诗人的“以汉喻唐”是典型的讽喻,是借对汉武帝开边拓土的批判,来批评唐玄宗。尽管是“避讳”兼“比喻”,由于在唐代的惯用,其意思是不会被曲解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刘明华  刘明华词条  杜诗  杜诗词条  内涵  内涵词条  结构  结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