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到此为止,已经用最粗略的笔墨勾勒出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的社会历史机制。可是我觉得言犹未尽。我想把欧洲的这一发展历程放在总的人类历史上加以考察。我们不能把眼光只盯住欧洲,那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不认为欧洲走过的道路,具有独一无二性。我在本书采取的是社会学的立场,我认为欧洲所经历的两大社会阶段具有某种普世性。我绝不是说:它“应该”具有普世性,那就不是社会学的立场了。因为社会学要求以社会学立场发言的人,必须保持价值中立,必须杜绝“应该”二字;必须只谈事实,只对事实做客观分析,只依据事实做一些预测。我说它具有“普世性”,是说其他的社会体也在事实上走过和它相似的历程。比如和欧洲一样,也经历过农业文明、君主专制、无知愚昧、压迫压榨、频繁的战争、父权主义、奇理士玛型权威、家族关系被看得极重要、宗教信仰、宗教迫害。同时,商品经济、平等自由、民主政体、工商业生产、劳资矛盾、科学等等,也不是欧洲特有的社会现象,很多其他的社会体也都具有这些东西。这是一种社会演化论的观点。
社会学要求研究者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客观的研究认识,并形成一些理论;社会演化论就是其中的一种理论,本文对此做一扼要阐释。
社会演化论的思想直接来自于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论。而对于“演化(evolution)论”,我们首先要分清它的两种含义:作为某种社会价值理念的;作为一种客观经验认知性概念的。
如果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理念,社会演化论意味着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社会将变得越来越“好”,社会发展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这些人倾向于把“社会演化论”译成“社会进化论”,这实际上是这些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一种价值判断。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有着最激烈的争论,我们可以说手工业生产演化到大机器生产是一种“进步”,但是,一种价值体系(比如基督教)演化到另一种价值体系(比如自由主义),凭什么说这就是一种“进步”?就是“越变越好”?很多人正是因此而质疑社会演化论。
如果作为一种客观经验认知性理论,社会演化论意味着,从一个很长的时间段(比如几千年)来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它使观察者从历史学家们对历史过程的具体描述中摆脱出来,而从人类发展的总体上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各个民族、各个社会集合体,会大致经历一些相似的演化阶段并有着相似的顺序。当然,究竟是经历哪些阶段,究竟是什么样的顺序,各派观点各不相同,但它们总的思路是相同的。在这里,社会演化论只是一种事实认知而非价值判断,它不去说哪个阶段比那个阶段“更好”“更进步”等,它只试图说明演化阶段及其顺序,以及演化的原因何在。正是为了强调它的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我们才在本书中把它译成“演化”而非“进化”。
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演化论的上述两种角度的理解和论争,都对社会历史(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很多具体的社会演化理论,都同时包含了上述两种意义,马克思的“五阶段论”就是上述两种意义的复合体:共产主义作为最高发展阶段,既是客观必然的,又是最美好、最正义的。
第一步,归纳。对于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在千万种社会存在形式中,归纳出一些一致性的类型。比如,农业文明社会和工业文明社会,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习俗指令社会和市场经济的社会,盛行父母包办婚姻的社会和盛行男女双方自主婚姻的社会,以一个个私人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与以某个普遍性的原则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分工简单的社会和分工复杂的社会,商品交换不发达的社会和商品交换发达的社会,一元化的社会和多元化的社会,君主制的社会和民主制的社会,强调血缘、朋友关系的社会和强调商品、金钱关系的社会,奇理士玛型权威、传统主义权威的社会和法理主义权威的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
既然是一些概括性的类型,所以这些概念强调的是各个民族、各个社会体所具有的某些共性,而所有这些类型都各有自己的一系列特征。这种归纳的方法和自然科学所使用的归纳方法是一样的。比如老虎和猫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生物,有着千百种差异,但生物学家仍试图找出两者的一些共性,然后认为两者都属于“猫科”这个类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和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虽然也有千百种差异,但马克斯·韦伯仍试图找出两者的一些共性,然后认为两者都属于“奇理士玛型权威及其组织”这个类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第二步,是在实际的历史过程中观察,各种社会类型谁先出现谁后出现,试图找出某种出现概率较高的顺序。比如,假设观察20个国家的历史情况,发现其中有16个国家表现出从农业文明演化到工业文明的顺序,另外4个国家则表现出相反的顺序,那么,就可以作一个假设:大部分社会是从农业文明演化到工业文明。
第三步,寻找解释。比如,假设在上述16个国家中,有8 个国家经历了1500年左右的农业文明(比如英国),另外8 个国家则经历了3000年左右的农业文明(比如埃及)。这时,就要对这两种现象作对比性分析,试图看清楚,这两类国家之间有那些共同点,使得它们都演化到了工业社会;这两类国家有那些不同点,使得它们之间产生了演化时间上的差异。这样,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演化上,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演化模式,并且初步了解到一些促成或阻碍这种演化的条件和原因。同样,我们也可以试图建立一些其他的演化模式及其条件和原因。比如,英法两国都发展到了资本主义,但在时间上相差了一百多年,历史学家们也为此提出了很多解释。
第四步,作出预测。比如,如果中国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也具有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样的属性;同时,目前的中国社会仍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农业文明;同时,目前的中国已出现了很多“促成演化的条件和原因”,那么,可以谨慎地作一个预测:现在,中国社会有较大可能要越来越彻底地进入工业文明了。这里的“要”不是预测者的主观愿望,也不是企业家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基于上述所有客观分析的一个对某一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预测。
第一、对于千万种社会现象,是无法作出一些归纳的,在社会领域,人们只能一个个地认识具体情况,而找不到一些一般的共性。
第二、即使有归纳,也无法找出其中的时间顺序。比如调查20 个国家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演化情况,发现它们的出现顺序是杂乱无章的,找不到一个符合大多数国家情况的顺序。
第三、即使有一个一般性的时间顺序,也无法发现促成或阻碍这种演化的条件和原因。社会过程太过复杂,太多因素纠缠在一起,而且也不能象自然科学一样,通过实验室的方法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作对比性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四、即使找到了一个大致的演化模式,和一些促成演化的条件和因素,也难以据此作预测。因为,社会与社会是不一样的,即使欧洲、北美、南美、亚洲的大多数国家都在条件具备时变成了工业化社会,也不意味着中国就一定会进入工业化社会。这就如同,即使统计显示,90%的人在成人后都会结婚,也不意味着儿童张三成人以后一定会结婚。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是有思想的,有主观意愿的。社会演化论的分析是一种客观的、对历史事实的观察和分析,由这种客观的分析得来的结论,是难以去预测有主观思想的人的行为的。
正因为社会演化论面对这么多的反对意见,所以它至今仍只是各种社会理论中的一个派别。但它始终在社会思想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学者赞同它,并用自己的理论丰富它。
社会现象是否被因果关系所决定,社会现象是否能被预测,这一直是社会科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我的一点看法是,不论是面对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一个人只要是在做客观性的科学研究,他就必须是先做各种层次的归纳,然后分析、发现两种(或若干种)类型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所谓的“关系”有各种情况:A是B出现的充分条件,A是B出现的必要条件,A出现B很可能出现,A出现B有一定的可能出现,A出现B就不可能出现,A出现会直接导致B出现,A出现会直接导致C出现从而导致B出现,A和B总是同时出现难以判断孰先孰后谁因谁果,A和B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等等。
一个科学家(不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当他开始他的科研活动时,他发现整个世界是黑茫茫一片,他拿起他的科研的手电筒,开始去照亮并发现一些事物和现象,然后去照亮并发现某一“关系”。他所发现的某一“关系”可能是真的,比如磁能发电;也可能是假的,比如水被加入某种元素会变成油。于是他不断地摒弃假的“关系”,保持并完善真的“关系”。进一步地,他会使用被事实证明是“真的”的“关系”,去预测某一事情的发生的可能性。比如他在中国某个城市的抽样调查统计研究显示,1000名职业运动员的儿子有45%长大后也成为职业运动员;那么,当他去到中国另一个城市,面对某体院幼儿园的100 名运动员的儿子们,他就会预测说,这100名儿童中很可能会出45名职业运动员。
那么,“所有社会现象是否都是被因果关系所决定,是否都能被预测?”对此,有些人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有些人则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但这两种回答都不是站在科学立场上的回答,而是站在哲学立场上的回答,哲学家们总是比较自信和胆大的,喜欢做总括性的结论。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也一样)对这个问题其实无法回答,如果他强行回答,那他就是先验主义者,但科学恰恰是经验认知性的,是以经验为基础、事实为根据的,所以他对这个问题不能回答。
他的科研的手电筒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而面对其余那仍然是黑茫茫的大片世界,他能说什么呢?他既不能说那黑茫茫的大片世界一定是被很多因果关系所决定的,也不能说那一定不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握紧他的手电筒,去努力不懈地做他的“观察、归纳、找‘关系’、作预测”的工作。作一种概括是一种概括,发现一种“关系”是一种“关系”,作一种预测是一种预测。而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就是这样积累和发展着的。社会科学家可以说:银行利率调低很可能会导致股市指数上升,但他不能说银行利率调低会导致“新闻联播”的收视率上升。他只能肯定他能肯定的事情,只能否定他能否定的事情,除此之外,他只能一言不发。他既不能把没有关系的两个事物说成有某种关系,也不能把已被事实证明是有着某种关系的两个事物说成没有关系。
但是,如果一个科学家,不论是在自然领域还是社会领域,从一开始就不去做客观的观察和收集资料的工作,不去做归纳,不去努力探寻发现“关系”,不试图做预测;甚至从一开始就否定做归纳的可能性,发现“关系”的可能性,做预测的可能性;那么,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科学家,他可能是一位哲学家,一位思想家,一位学者,一位文学家,一位政治家,一位演说家,但不是一位科学家。他也拿着一个手电筒去探寻黑茫茫的大千世界,但他所拿的手电筒的构造与科学家所拿的是不一样的,因此,他头脑中的世界图景与科学家头脑中的世界图景也是不同的。
麦克维尔(Robert M.MacIver)在他的《社会》(Society)一书中,对社会演化论作出了一些重要的论述。
他认为,对于社会演化,不能采取简单化的观点。“随着人们知识的不断增加,我们知道存在着非常多种的社会系统。早期人类和充分文明化的人类一样,都展现了多样化的社会类型。但是,要知道,在生物界同样存在着极为繁多的生物种类,而这并没有妨碍生物学家把如此繁多的生物种类划分成一些演化的阶段,即使在同一阶段存在着多种的具体类型。”1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比如,今天美国和法国的法律体系有着很大不同,但和古代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的法律相比,今天美国和法国的法律更体现出相似性,可以说是属于同一演化阶段。如果“单线演化论”意味着:一个演化阶段的某一具体类型一定会演化到另一阶段的某一具体类型,那么这种“单线演化论”就应该被摒弃。演化论应该是指:所有社会体都会由同一个演化阶段演化到另一个演化阶段,尽管它可能会采取各种具体的类型。
在麦克维尔看来,社会演化论固然主张社会演化的不同阶段,但在划分社会阶段时,
并不是根据某种社会因素存在或不存在来划分,关键是要说明在某一阶段,哪种因素在其中占主导性作用;是要说明在某一阶段,各种社会因素之间有了哪一种新的组合关系。他说:“图腾主义在原始社会里占极重要的地位,在今天的社会里则变得很不重要,但仍然存在;民主在以前的社会里也都曾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但很不重要,而在今天的社会里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
第一、进化论强调人类的共同性,指出在人类千百种社会形态中,有一些共同性的力量在起作用:人的生存需要、自尊需要,劳动分工与交换,权威,情感的表达,等等。第二,演化论提出一系列对比性的演化过程中的概念:习俗与法律、宗教与巫术、过错与犯罪、正义与平等、权利与特权,这种对比性的概念体系有助于人们理解其中每一个单个概念。第三,社会演化论把一个个具体的社会形态归纳成一个普遍性的演化顺序,这样,人们就可以不再按照时间,而是按照演化的阶段来认识某一社会。这就象今天的生物界虽然同时存在一百万种生物,但其中有50万种处在高级的演化阶段,20万种处在较高级的演化阶段,30万种处在低级的演化阶段。这种认识方式有助于人们理解和预测这些生物的当前状态和今后的演化趋势。第四,社会演化论注重历史演进的观念,这有助于理解处于某一时空范围的社会形态,比如要理解认识当今中国农村的婚姻状况,如果只研究最近20年的材料,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认识效果;而如果能认识近百年、乃至近千年的中国农村婚姻史,并能和外国农村的婚姻状况作比较,就可能取得较深入的认识成果,也能更好地对中国农村婚姻状况的下一步演化趋势做预测。第五,社会演化论有助于人们探寻演化背后的动因。比如为什么劳动分工会有不断细化的趋势,是因为分工越细劳动效率越高,而追求更高效率则是普世性的人类的“规律”。
阿·韦伯(Alfred Weber,马克斯·韦伯的弟弟)在其《文化社会学基础》(Fundations of Culture-Sociology)中,对社会演化论做了以下论述。
他认为,历史学家考察的是各个历史有机体——比如古代罗马、法兰克王国、中国的唐朝、近现代的英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盛衰命运,他们考察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历史过程,他们是要建立历史演变的面貌。但在持社会演化论的社会学家们看来,历史学家们提供的只是一大堆没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的集合,是一大堆科学所赖以建立的科学性材料,社会学家们则是要在这一大堆历史材料上建起条理清楚、结构严密的科学大厦。社会演化论者试图把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千万种历史过程看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从种种历史事实中归纳整理出一系列的概念体系,然后用这些概念去看待各种历史事实。“他们力图概括出一种一般性的、典型的、政治经济方面的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发展阶段,他们力图把握各个社会有机体,是如何从原始的、早期的社会状况,经过相似的发展阶段,演化到高级的、现代的发展阶段。”3
“在各个历史有机体的具体发展中,某种一般性的社会力量总是采取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某种一般性的社会类型总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具体特征,某种一般性的社会过程总是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定风貌,但是,这一切都只是说明:那个隐藏很深的普遍性的社会演化原则,在历史的各处,以各种伪装出现着。”4左派和自由主义,民主体制和全能体制,平等主义和精英主义,左派和右派,这些当今中国正热烈争论的问题,其实也是西方所长期争论的话题,这说明,推动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很可能是同一种社会力量,这种力量通过东西方思想家们的思维,在观念形态上表现出来。
注释
1. 出自麦克维尔《社会》,转引自《The Theories of Society,Foundations of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Inc, 1961, 1364页。这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主持编纂的一本长达150万词的西方社会思想家原著选编,收录了韦伯、涂尔干、米德、孔德、洛克、斯宾塞、卡尔·马克思、亚当·斯密、弗洛伊德、巴甫洛夫、皮亚杰、达尔文、霍布斯、休谟、马林洛夫斯基、马尔萨斯、密尔等88位西方思想家共275篇经典原著,本书的很多观点是从该书学习而来。
2. 同上,1366页。
3~4. 出自阿·韦伯《文化社会学基础》,转引自《The Theories of Society,Foundations of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Inc, 1961,1375页,13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