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人类的翅膀,没有梦的人生是暗淡、乏味、平庸的,一代报人王芸生前半生的故事就是一个追寻梦想、守护梦想的过程,随着梦的陨落,他的翅膀被折断了。他的梦首先就是“文章报国”之梦,为此他可以拒绝一切世俗利益、权位的诱惑,“戴盆何能望天”,这是他始终恪守的箴言;为此他可以抵抗一切袭来横逆,面对当权的国民党《中央日报》的“三查”和“新华社应声虫”等指责、谩骂,他能坦然回应,毫不畏怯。他深知作为一份民间报纸的发言人,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他才有独立的发言权,才有资格说真话,才能对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当局嬉笑怒骂。他的《看重庆,念中原!》以及关于“飞机洋狗”的社评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而且注定成为百年言论史上传世的名篇。王芸生自1929年进入《大公报》,特别是继张季鸾主持笔政以来,他的社评文章之所以风行一时,字字句句几乎都能打入读者的心坎,究其原因无非是其中饱含着他炽热的梦想,而他的梦想也正是千万读者的梦想。无论是早年他做编辑时,新闻标题上一个个敲在贪官污吏头上的“棒槌”,还是发起“爱、恨、悔”运动,抑或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他做的那个 “日本投降了” 的特大标题,他的激情和悲愤、他的爱和恨、他的喜怒哀乐都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息息相关。
打开王芝琛的《一代报人王芸生》,我们可以看到上个世纪前半叶一个报人在追寻梦想时的亢奋与激动,在守护梦想时的诚挚和坚定,在梦想陨落时的无奈与迁就,在大梦醒来时的痛苦和忏悔。这是大时代的悲剧,是个人所无法抗拒的命运,折断的翅膀还能飞起来吗?或许我们会提出这样的问号,无论如何有梦总比无梦要好。从1946年到1948年,当空气中弥漫着炮火硝烟时,身为《大公报》总编辑的王芸生曾公开发表过两个天真烂漫的“梦”。
他的第一个“现实的梦”发表于1946年11月4日:
全国无枪炮声,人民安居乐业,都过上和平的日子;改组政府,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与蒋介石、孙科、宋子文,以及张君劢、曾琦、莫德惠等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坐在一起讨论国事;国、共两党的军队根据整军方案进行整编,向“军队国家化”的理想跨出了一大步,敌对情绪差不多已完全消失;在各方参加的国民大会上,产生了一部比较合于理想和现实的民主宪法;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在整军的同时,正在筹备普选,计划在第二年五五或双十节前民选总统、议会,实施宪政;中国境内已没有外国军队;一年来的中国外交独立自主,举世尊重,世界人士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五强之一;战后一年,物价稳定,因为各地粮食丰收,粮价下跌,人民贫困大减,建设多在着手,各地工商业多欣欣向荣,前景光明。
两年后,1948年9月1日记者节时,王芸生又做了第二个“梦”:
他梦中的中国是一个教育发达的社会,林林总总、五颜六色的报纸,既有属于政府党,也有属于各在野党派的,有代表大企业家利益的,也有代表中产阶级或勤劳大众利益的。各种报纸七嘴八舌,各说各的话,只要言之成理,百无禁忌,记者完全不必“为尊者讳言”、“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除非触犯刑法上的诽谤罪,要被告上法庭,“绝不会有封报馆、打报馆、抓记者、甚至杀记者的事”。类似左拉的故事也发生过,“新闻记者”几乎成了“正义”的同义词。政府对报馆毫无特别限制,办报如同开小店铺一样,不须特许,不须登记证,或开或关,自生自灭。记者节那天,男女老幼自发地集合在能容纳十万人的广场,为新闻记者加冕,他们用报纸折叠成王冠摸样,给所有记者戴上,上面写着“真”、“正”二字,一方面称他们是真正的记者,一方面说他们代表着真理和正义。加冕完毕,万众欢呼……
如果说他的第一个梦着眼于当年中国最紧迫的那些问题,后一个就是他追寻了大半生的“文章报国”、新闻自由之梦。将他的两个梦放在一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1946年前后的中国,包括王芸生在内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热切地渴望和平,渴望民主,渴望新闻自由的。针对蒋介石政权对舆论的钳制、打压,他的“九一之梦”具体地提出了新闻自由的理想,那不仅是一个报人多年的梦,也是百年来几代知识分子的梦。王芸生在国民党大厦将倾时,以朴实而生动的笔触,重申了这个百年之梦。这不是一个纸上的梦,也不是墨水写下的梦,其中浸透了沈荩、邵飘萍、林白水、史量才等无数先驱者的鲜血。
1948年9月1日,王芸生写下“九一之梦”的这一天,离他在香港《大公报》发表《和平无望》社评、“向人民投降”只剩下了两个月。历史的车轮终将碾碎一代报人的梦,一个不需要梦的时代开始了。这一切执笔论政二十年、仍不脱书生气的王芸生又如何能想得到。他将四十年的日记付之一炬,对一个民族的损失有多大,这已经无法量度。他弥留之际悔恨不已的就是那篇“自我讨伐”的长文《1926年至1949年的旧〈大公报〉》,亲手把污水泼向他尊敬的张季鸾、当然还有他自己。某种意义上,正是他自己亲手参与折断了梦的翅膀。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否定王芸生那些梦的价值,在一个充斥着大同之梦、桃花源之梦的民族,他的梦尤为可贵。阅读王芸生的故事,我们还能重新找回失落的梦吗?有了梦,就会生长出翅膀,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