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爆发淞沪大战,日本陆海军迭次增兵,先有海军陆战队近两千人从旅顺驰援,随后日本陆军登场:8月23日第3师团、第11师团(欠天谷支队)登陆吴淞、川沙,9月第9、13、101师团与天谷支队、重藤支队相继到达,11月初第6、18、114师团与国崎支队在杭州湾北岸登陆,11月7日组建华中方面军统一指挥,13日第16师团在长江南岸白茆口登陆,至此日本陆军华中方面军序列达39个步兵联队规模:
上海派遣军(26个步兵联队)——第3、9、11、13、16、101师团,(第11师团)天谷直次郎支队、(台湾军)重藤千秋支队;
第10军(13个步兵联队)——第6、18、114师团,(第5师团)国崎登支队。
一、攻占南京城的日军地面部队
11月8日淞沪战场中国军队开始撤退,12日日军占领上海,日军前锋很快逼近苏州-嘉兴限制线。淞沪作战后期,日本参谋本部已研讨是否突破苏嘉限制线问题。11月19日日军第10军报告:本日中午占领嘉兴,将全力向南京追击,同日上海派遣军第16师团占领常熟城。24日大本营决定取消苏嘉限制线,上海派遣军、第10军随即分别攻占太湖北南之无锡、湖州,12月1日大本营正式下达攻占南京的《大陆命第8号》。
上海派遣军12月3日令:第16师团沿句容-汤水-南京公路向西进击;第9师团沿天王寺-淳化-南京公路向西北进击;天谷支队自常州出发夺取镇江后渡江占领扬州,控制江左运河;第13师团已于12月2日攻占江阴,沼田支队渡江占领靖江,主力继天谷支队进入镇江,由此渡江经仪征、六合进攻滁县以控制津浦铁路;第3师团置于第9、16师团后方作为预备兵力;第101师团在上海西北太仓一线担任警备。
第10军早在11月19日的报告已部署进军南京路线:全军经太湖南西进,在湖州、长兴、广德相继分兵,第18、114师团指向南京,国崎支队占领芜湖以切断中国军队溯江退路,第6师团暂置于湖州。第10军后来的执行略有差别:第6、114师团进攻南京城,国崎支队经广德、郎溪,渡石臼湖在当涂县慈湖渡江进占浦口,第18师团经广德、宣城占领芜湖。
攻占南京城作战末期又增派第13师团的山田支队、第3师团的一个步兵联队。
浦口是南京在长江彼岸的门户,9月中国南京警备司令部《南京防御阵地编成计划》将浦口为中心的长江左岸列为南京环形要塞一部分。日军国崎支队在南京城破的12月13日占领浦口,“在浦口和江心洲枪杀了俘虏的3000余人”,国崎支队应当算作攻城作战部队。
综上所述,参加攻占南京城的日军地面部队19个步兵联队是:
上海派遣军——第9、16师团,(第13师团)山田栴二支队,第3师团步兵第68联队;
第10军——第6、114师团,(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国崎登支队。
日军华中方面军其他地面部队态势是:
上海派遣军第13师团主力从镇江渡江攻占津浦铁路滁县,第3师团担任预备兵力,第101师团担任后方警备,天谷支队从镇江渡江控制运河,第10军第18师团攻占芜湖。
日军大本营计划12月中攻取广州,第11师团(欠天谷支队)与重藤千秋支队已于11月底调离华中方面军,编入在台湾新成立的第5军。
附:以下四种资料关于攻占南京城日军部队叙述的错漏情况。
1.《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上册(郭汝瑰、黄玉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55页“日军攻占南京指挥系统表(1937年11-12月):
上海派遣军——第9、13、16师团,第10旅团(引注:意指第11师团天谷支队,辖一个步兵联队);
第10军——第6、18、114师团,第9旅团(引注:意指国崎支队,辖一个步兵联队)。”
若包括南京外围作战,则该书遗漏了在无锡、太仓一线担任预备与后方警备的日军第3、101师团;若仅指南京城作战,则遗漏了第3师团先遣队,而天谷支队、第13师团主力、第18师团并未直接攻打南京城。该书“南京保卫战作战经过要图”未能区分第13师团与派出的山田支队,攻取幕府山的应是山田支队被错成天谷支队。
2.《日军侵华战争》(王辅,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称“担任攻击南京城的敌第6、第114、第9、第3、第16师团,于12月8日到达了华中方面军12月4日规定的攻城准备线,即上元门(幕府山南)、小卫(孝陵卫西)、高桥门(秦淮河南)、雨花台、棉花堤(江心洲南)这一线地带”。第3师团其实是位于第9师团之后的二线兵力,12月2日位于苏州,11日才奉命支援第9师团左翼作战方向,其先头部队步兵第68联队12月12日投入武定门、通济门方向(13日南京陷落)。该书还遗漏作战末期增派的第13师团山田支队。
3.《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的证言》(松冈环著,新内如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一书刊载署名林伯耀文章,其中有“中支那方面军编成表和进攻南京的线路”(第21页),实际内容却是日军华中方面军最大编制时所有部队的态势,例如第11师团(欠天谷支队)与重藤支队已于11月底调离。另外,第114师团的步兵第115联队被错为第112联队。
4.《东史郎日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序第6页)所载“参加攻打南京的日军主要部队”:
上海派遣军——第9、16师团,第13师团山田支队,以及“其他:第13师团主力已去扬子江北岸,第3师团参加的只是先遣部队,第11、101师团担任后方警备”;
第10军——第6、114师团。以及“其他:第18师团、国崎支队分别开赴芜湖方面和扬子江对岸浦口”(第6页)。
所称“第11师团担任后方警备”的说法错误(如前所述),第11师团(欠天谷支队)已脱离华中方面军,天谷支队则参加了南京外围作战。
二、攻占南京城日军地面部队番号、指挥官、态势
南京攻城前夕松井石根免兼上海派遣军司令,日本陆军两级首脑机关构成是:
华中方面军:司令松井石根(陆士9期),参谋长冢田攻(19期),参谋副长武藤章(25期),参谋副长西原一策(25期),作战主任参谋公平匡武(31期),情报主任参谋长勇(28期)。
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王(20期),参谋长饭沼守(21期),第1课长西原一策
(25期),第2课长长勇(28期)。
第10军:司令柳川平助(12期),参谋长田边盛武(22期),第1课长藤本铁熊(26
期),第2课长井上靖(26期)。
参加攻占南京城的日军师团-旅团-联队三级地面部队番号、指挥官、态势(次序是从进攻幕府山的山田支队开始,依顺时针方向环绕南京城):
1.上海派遣军山田支队:幕府山、上元门;
支队长第13师团步兵第103旅团长山田栴二(18期),辖歩兵第65联队(两角业作,
22期)等。
2.上海派遣军第16师团:紫金山北侧至下关,中山门、太平门;
师团长中岛今朝吾(15期),参谋长中泽三夫(24期);
步兵第19旅团(草场辰巳,20期),辖歩兵第9联队(片桐护郎,20期)、歩兵第20
联队(大野宣明,23期);
步兵第30旅团(佐佐木到一,18期),辖歩兵第33联队(野田谦吾,24期)、歩兵第
38联队(助川静二,19期);
骑兵第20联队(笠井敏松,21期);
野炮兵第22联队(三国直福,25期);
工兵第16联队(今中武义,18期);
辎重兵第16联队(柄泽畔夫,22期)。
3.上海派遣军第9师团:中山门至光华门一线;
师团长吉住良辅(17期),参谋长中川广(22期);
步兵第6旅团(秋山义兑,20期),辖歩兵第7联队(伊佐一男,23期)、歩兵第35
联队(富士井末吉,19期);
步兵第18旅团(井出宣时,21期),辖歩兵第19联队(人見秀三,23期),歩兵第36
联队(胁坂次郎,19期);
骑兵第9联队(森吾六,23期);
山炮兵第9联队(芹泽透,20期);
工兵第9联队(野中利贞,18期);
辎重兵第9联队(三田村正之助,22期)。
4.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武定门、通济门;
即步兵第68联队(鹰森孝,20期)。
5.第10军第114师团:雨花台、中华门;
师团长末松茂治(14期),参谋长矶田三郎(25期);
步兵第127旅团(秋山充三郎,18期),辖步兵第66联队(山田常太,24期)、步兵第
102联队(千叶小太郎,21期);
步兵第128旅团(奥保夫,17期),辖步兵第115联队(矢ヶ崎节三,27期)、步兵第
150联队(山本重惪,23期);
骑兵第118大队(天城干七郎,27期);
野炮兵第120联队(大塚升,25期);
工兵第114联队(野口胜之助,28期);
辎重兵第114联队(中岛秀次,26期)。
6.第10军第6师团:雨花台、中华门以西,下关;
师团长谷寿夫(15期),参谋长下野一霍(23期);
步兵第11旅团(坂井德太郎,17期),辖歩兵第13联队(冈本保之,
21期)、歩兵第
47联队(长谷川正宪,24期);
步兵第36旅团(牛岛满,20期),辖歩兵第23联队(冈本镇臣,22期)、歩兵第45
联队(竹下义晴,23期);
骑兵第6联队(猪木近太,23期);
野炮兵第6联队(藤村让,26期);
工兵第6联队(中村诚一,22期);
辎重兵第6联队(川真田国卫,22期)。
7.第10军国崎支队:浦口方向;
支队长即第5师团步兵第9旅团长国崎登(19期),辖歩兵第41联队(山田鉄二郎,
20期)、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月野木正雄,22期)等。
《东史郎日记》将歩兵第45联队长竹下义晴错为“神田正种”,神田正种实为前任;步兵第150联队长山本重惪中佐错为“山本重省中佐”,山本重省(26期)另有其人。
三、攻占南京城日军各师团、支队沿革
1、第6师团,1937年8月登陆大沽,后经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鄂东南作战。1942年增援瓜岛,后驻北所罗门布干维尔岛,终战时残部6000人被澳军围困在布因。步兵第47联队1940年参与组建第48师团,经历福州、南洋作战,后驻防帝汶岛。
2、第9师团,1937年10月登陆吴淞,后经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6月回国,次年调关东军,终战驻台湾新竹。步兵第36联队参与组建第28师团,终战驻宫古岛。
3、第16师团,1937年9月登陆大沽。担任南京城警备,后经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1939年7月回国。1941年12月参加攻占菲律宾,1944年在莱特岛作战惨败,3个步兵联队长战死,师团长自杀,残部仅余600人。步兵第38联队参与组建第29师团,在关岛战败覆没。
4、第114师团,1937年11月登陆金山卫。后经历徐州会战,1939年8月回国撤编。1940年7月步兵第66、102、115联队再组建为第51师团,先后属关东军、华南第23军,1943年增援新几内亚岛,终战时残部3000人。步兵第150联队参与组建第52师团,终战驻特鲁克群岛。
5、第5师团国崎支队与步兵第41联队
日本陆军当局10月9日令华北方面军抽调一个常设师团与第5师团一个步兵联队,合并本土第18、114师团编成第10军投入淞沪战场。当时第5师团主力与关东军混成第2、15旅团正在忻口、太原方面作战,第6师团与第5师团一部刚结束平汉铁路北段作战分别位于正定、保定地区,华北方面军决定将第5师团一部编成国崎支队,与第6师团派往淞沪战场。国崎支队编制为步兵第41联队、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欠第2大队)及骑兵、工兵、辎重兵部队,步兵第9旅团长国崎登任支队长。国崎支队11月5日登陆杭州湾参加淞沪作战,南京作战期间12月9日占领当涂,10日渡江进占浦口。12月底国崎支队回华北方面军预定侵占青岛,不久归建第5师团。步兵第41联队1942年4月后脱离第5师团,参加菲律宾作战,巴布亚半岛作战惨败,残部调朝鲜整补参与组建第30师团,1944年10月增援莱特岛再遭惨败。
6、第3师团步兵第68联队,资料多称“第3师团先遣队”,这其实不是番号。第3师团是位于第9师团之后的二线兵力,12月2日到达苏州,11日奉命支援第9师团左翼作战方向,其先头部队步兵第68联队12月12日投入武定门、通济门战斗,次日南京城即陷落。步兵第68联队经历侵华战争全过程,日本投降后从湖南岳阳云溪转至镇江缴械。
7、第13师团山田支队
第16师团12月10日起攻击紫金山及其两侧地区,上海派遣军决定加强其右翼,11日下令在镇江等待渡河的第13师团派出山田支队到南京北侧第16师团右翼方向。山田支队由步兵第65联队、山炮兵第19联队第3大队、骑兵第17大队于12月12日编成,当日17时出发,13日攻占乌龙山、幕府山。12月20日山田支队从下关过江在全椒归还建制。第65联队经历侵华战争全过程,日本投降后从湖南衡阳、零陵一线转至江西湖口缴械。
8、第11师团天谷支队未参加南京攻城战,1938年1月16日接替第16师团担任南京警备。
1937年8月15日上海派遣军(第3、11师团)组建时,以第11师团步兵第12联队、山炮兵第11联队第3大队等另组建天谷支队,第10旅团长天谷直次郎任支队长,由参谋总长直接掌握执行侵占青岛任务。后因暂缓执行侵占青岛,天谷支队于9月3日登陆吴淞,曾归第11师团指挥,但仍有一定独立性。日军占领上海后第11师团主力调出预定参加广东作战,天谷支队留现地参加南京外围作战,占领镇江、扬州。广东作战取消后第11师团主力回国,天谷支队担任南京警备,1938年3月回国归建。
四、攻占南京城的其他日军部队
1.属炮兵
日军师团炮兵多装备75毫米野炮或山炮,第6师团配有12门91式10厘米榴弹炮。野战重炮兵旅团多配备100毫米以上炮,野战重炮兵第1、2旅团已在华北战场。淞沪作战新组建野战重炮兵第5、6旅团,分别编入上海派遣军、第10军。日军攻打南京城只有数日时间,参战的主要是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石田保道,18期)所辖野战重炮兵第13联队(桥本欣五郎,23期)、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井手龙男),分别配属上海派遣军、第10军。重炮还是长江水域船舶的主要杀手,野战重炮兵第13联队轰击从南京撤退的中国船只,12日击伤英国炮舰帕托夫人号,桥本欣五郎再次被免职,解除预备役召集。
2.陆军航空部队——临时航空兵团第3飞行群(值贺忠治,19期)
1937年日本陆军航空部队组织关系是:航空兵团——第1~3飞行群(即“飛行団/Flying Brigade”)——飞行联队——飞行大队——飞行中队。七七事变后航空兵团长德川好敏率6个飞行大队投入侵华作战,称陆军临时航空兵团。
第3飞行群原驻台湾屏东,辖第8、14飞行联队,淞沪作战时出动飞行第3、8大队,辖侦察机中队2个、轻爆击机中队2个、重爆击机中队1个、战斗机中队1个。南京作战时第3飞行群以王浜(上海宝山丁家桥)、龙华为基地,在常州、广德、长兴设前进机场。
3.海军舰艇部队——中国方面舰队第3舰队第11战队
第11战队组建于1933年5月,长期担任长江沿岸租界及侨民保护,七七事变时辖炮舰安宅(旗舰)、鸟羽、比良、势多、坚田、保津、热海、二见、栗、栂、莲号等。淞沪作战时谷本马太郎任第11战队司令,12月1日近藤英次郎(海兵36期)接任。第11战队舰艇封锁下关江面,炮击南京城,随舰陆战队官兵登陆中山码头,由挹江门入城。
4.海军岸基航空部队——第2联合航空队(三并贞三,海兵37期)下辖:
第12航空队(三木森彦,海兵40期)装备95式舰上战斗机、94式舰上爆击机;
第13航空队(千田贞敏,海兵40期)装备96式舰上爆击机、96式舰上攻击机(以上均为双翼舰载机,移作陆基机)。
12月12日第12、13航空队从常州起飞24架战斗机、爆击机、攻击机,在南京上游攻击中国撤退船只时击沉美军炮舰帕奈号,三并贞三因此被免职回国(实际转任第2航空战队司令),冢原二四三(海兵36期)12月15日接任。
5.独立轻装甲车第2中队(藤田实彦,陆士33期),独立轻装甲车第6、7、8中队。
除作战部队外,还有各种支援保障部队参与南京攻城、占领、屠杀,例如《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的证言》第334-339页、第400-403页记载日本陆军第1船舶输送司令部第2、3碇泊场官兵的屠戮行为。
大屠杀事件期间原田熊吉(陆士22期)任日本驻南京大使馆附武官,佐方繁木(陆士32期)任南京特务机关长,均难逃罪责。
五、凶犯结局
1.甲级战犯3人
远东国际军事检察团起诉28名甲级战犯,包括华中方面军司令松井石根、参谋副长武藤章,野战重炮兵第13联队长桥本欣五郎。
2.重要战犯22人
1947年7月中国公布日本重要战犯261人名单,甲级战犯松井石根、桥本欣五郎在内。攻打南京城日军指挥官还有17人: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王、参谋长饭沼守;第10军参谋长田边盛武;4个师团的师团长与参谋长——第9师团吉住良辅、中川广,第16师团中岛今朝吾、中泽三夫,第6师团谷寿夫、下野一霍,第114师团末松茂治、矶田三郎;以及第16师团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第9师团第35联队长富士井末吉、第19联队长人見秀三,第3师团第68联队长鹰森孝,第6师团第45联队长竹下义晴,第16师团野炮兵第22联队长三国直福。
驻南京大使馆附武官原田熊吉,后期担任南京警备的天谷支队长天谷直次郎、步兵第12联队长安达二十三也列为重要战犯。
3.死于非命者
松井石根、武藤章1948年12月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执行死刑。
南京作战期间松井石根在苏州养病,参谋长冢田攻实际负责前线指挥,1942年12月第11军司令冢田攻中将从南京飞往汉口途中在安徽境内坠机死亡。
与杀俘命令极有关系的华中方面军情报课长长勇,任第32军参谋长在冲绳岛兵败自杀。
华中方面军作战参谋公平匡武,任第31军参谋副长塞班岛兵败自杀。
步兵第6旅团长秋山义兑,任北部朝鲜定平第137师团长,1945年8月17日自杀。
步兵第19联队长人見秀三终战第12师团长,1946年在台南自杀。
步兵第19旅团长草场辰巳,终战关东军大陆铁道司令,关押西伯利亚,东京审判期间1946年9月出庭作证前自杀。
步兵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1945年任关东军第149师团长,1955年死于抚顺监狱。
第10军参谋长田边盛武,终战苏门答腊第25军司令,1949年荷兰军事法庭处决。
第6师团长谷寿夫中将,1945年8月12日任广岛第59军司令,1947年4月中国军事法庭处死。
步兵第36旅团长牛岛满,任第32军司令冲绳岛兵败自杀。
步兵第102联队长千叶小太郎大佐,1939年4月在华北战死。
驻南京大使馆附武官原田熊吉,终战第55军司令,1947年英国军事法庭处决。
步兵第12联队长安达二十三,终战东部新几内亚第18军司令,1947年羁押中自杀。
除第10军司令柳川平助外,日军方面军、军、师团三级主官与参谋长都列为重要战犯。柳川平助为何没有列为重要战犯?柳川平助病死于1945年1月,但261名重要战犯名单中有30多名已死者,此问题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解释。
中国政府在筹划审判南京暴行日军方面军、军、师团三级主官时,松井石根已列甲级战犯,朝香宫作为皇族盟军最高当局决定不引渡(1947年10月朝香宫遵盟军令脱离皇族),柳川平助已亡。4个师团首恶是第16师团,淞沪作战最后阶段第16师团才进场、兵力最强,围攻南京城担任作战面最宽,12月22日始又担任南京城警备。中国政府最初要求引渡中岛今朝吾,被告知其已于1945年10月亡。最终是第6师团长谷寿夫受审伏法,与松井石根并列为最高职务的“南京大屠杀”负罪者。由此带来一些资料的误解,如称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松井石根与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进行……大屠杀”(李巨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至于第9师团长吉住良辅、第114师团长末松茂治为何没有受审,也许与两人在1939年即退出现役、再未召集有关。
1938年2月14日大本营下令撤销华中方面军、上海派遣军、第10军序列,3个司令部人员回国(但有华中方面军参谋副长武藤章、作战主任公平匡武、航空主任光成省三留任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松井石根、柳川平助解除预备役召集、再未任军职,朝香宫至终战再未任实职。撤销华中方面军同日又在南京成立华中派遣军司令部,致使一些中文资料说是华中方面军改称华中派遣军。日军此举实为刻意消除南京暴行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