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德明,武汉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教授。
石油问题是影响美国全球战略和政策的重要因素。欲正确认识当今美国的石油利益和政策,有必要了解它的石油扩张史①。本文仅对1860年至1960年美国在亚洲的石油扩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一、横越两洋抢占市场
美国是最早在亚洲兜售石油产品的国家。1859年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打出第一口油井,美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用现代方法开采具有商业价值石油的第一个国家和近代石油工业创始国。美国从1861年就开始出口石油产品。美孚石油公司“努力将煤油送往世界的四面八方”。到19世纪80年代,石油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仅次于棉花。美孚提出“为中国灯盏供油”,其石油产品从1863年开始由大西洋运入中国。20年后,尽管在上海和宁波发生“干扰”美国油出售的行为,但美驻华使馆称:美国“石油正在赢得该国人民的信任”②。1895年洛克菲勒收购了斯科菲尔德的石油公司而获得了加州的石油基地后,实现了他从太平洋向中国出口油的梦想③。从此,美国煤油出口到中国,1899年为0.15亿加仑,其销售量和市场所占份额也不断上升:1905年0.8亿加仑、占52%,1910年0.96亿加仑、占60%④。之后,得克萨斯石油公司也进入了中国,因而得到中国化的名称:“德士古”。美孚从太平洋出口油对抢占亚洲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一,与经大西洋相比,它大大地缩短了产品进入东亚的距离,从而显著地降低了运费;其二,产品同时从纽约渡大西洋进入西亚和南亚、从旧金山渡太平洋进入东亚和南亚。大量的油随着其内战的结束而进入西亚。1879年美驻君士坦丁堡领事报告:“甚至麦加先知陵墓上圣灯用的都是宾夕法尼亚的油。”总之,东方市场⑤上到处都是美国油。尽管有后起的俄国巴库、荷兰苏门答腊和英国婆罗洲等地石油的激烈竞争,但美孚在19世纪下半期是最大的出口商。
美国油为何能全方位占领亚洲市场呢?首先,油源丰富产量高。美国主要产油州先后有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加利福尼亚、俄克拉何马、德克萨斯。1860—1950年,国内产量居世界之首(除1900和1901年居第二位外)。1860年年产量为50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98.4%,1950年日产量为590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57%⑥。其次,科技先进和销售术高超。秘鲁和东印度群岛的第一口油井使用的都是美国设备。在洛克菲勒炼油厂工作的安德鲁斯发明了新炼油工序,炼出的油质量好、产量高。独立石油小业主在与洛克菲勒的竞争中发明了管道运输法。海湾石油公司于1913年在匹兹堡建立了首座路边“免下车”加油站⑦,开创了这种零售行业。第三,具有若干经营有方、实力雄厚的石油集团。由于美国石油业是在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发展起来的,故很快就形成了若干石油托拉斯。它们逐渐控制了石油的勘探、采油、精炼、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其资本雄厚经营有方,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美孚就是典型。创始人洛克菲勒是个极富经营头脑的石油战略家。1955年纽约出版的《石油帝国》的作者奥康纳指出:“德雷克1859年发现如何从地底下打出石油,而约翰·洛克菲勒则发现怎样从石油里赚取金钱。”⑧在煤油时代,他对打井和采油缺乏兴趣,只专心于炼油和售油。他贿赂铁路公司实现了石油的长距离低价运输,降低了油价。后又吞并了一些独立的小业主,利用其发明的输油管建立了输油管网。到燃料油时代,它又转向打井采油,成为控制从勘探到销售全过程的“石油帝国”。第四,强有力的石油外交政策。美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正好与其国力增长同步。1894年美国成为头号经济强国,一战后为头号军事强国,二战后则为超级大国。美国政府是石油公司对外扩张的坚强后盾⑨。因此,政府对石油产品在亚洲的推销给予了重要的外交支持。例如,1883年在上海和宁波出现了对美国油的抵制,1905年前后,世界各地华人因一些美国人对华人歧视而抵制美国货(石油等),这些对美商不文明倾销进行的抗议活动,皆是由于美国总领事对中国政府施压才被平息的。
二、“门户开放”染指油源
当美国人利用本国和拉美的油源抢占亚洲市场时,缺乏油源的西欧商人进入亚洲勘探,到20世纪20年代,他们已控制了亚洲的主要油源,将美国拒之门外。
东南亚、西亚和南亚的油源为荷、英、德等控制。1885年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打出第一口有商业价值的油井。1907年成立的“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到1911年拥有租让地32000平方公里⑩。英国控制了伊朗的油源。1901年英国工程师兼商人达西通过与伊朗签订西亚第一个重要的石油租让地条约,得到约50万平方英里(相当法德两国面积之和)的租让地,在此基础上于1908年成立了“英国—波斯石油公司”。1911年英国政府购买了公司股份的51%。另一块石油重地伊拉克也主要为英国控制。1912年德、英、荷等国的利益集团组成了“土耳其石油公司”,英国—波斯石油公司拥有50%的股票权。19世纪末,美商开始在亚洲找油。1894年美孚人员抵东印度群岛,但壳牌公司拒绝将油矿卖给美孚。荷兰政府通过多项法令,保证对油源的绝对占有,竭力排斥美国资本。1908年美国人切斯特在美索不达米亚获得几块石油租让地,但因欧洲列强暗中作梗等原因而最终告吹。维多利亚女王明令;禁止缅甸有洛克菲勒或摩根利益的公司存在。英国政府规定:印度的勘探和采矿租契只给英国臣民或由之控制的公司。尽管美国政府对英荷等国提出了强烈抗议,但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美国人的努力是竹篮打水。
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大大加强了对亚洲油源的争夺。1920年协约国最高委员会任命英国为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受委任统治国。英国想以此排斥美国公司。但根据国际联盟的规定,在商务方面,受委任统治国应坚持门户开放、尤其是关于开发石油和其它自然资源的租让地必须不分国别、摒弃垄断地对外开放(11)。美国则利用这一规定,力图与英国等分享由他们独占的油源。
伊拉克成为美国的主攻目标。因为伊拉克在当时石油蕴藏前景最佳,且土耳其石油公司禁止任何其他石油公司进入西亚。美国声称:战前土耳其公司的租让地无效。英法的《圣雷莫协定》(12)成为攻击的焦点。英国—波斯公司、壳牌公司和法国石油业主坚决反对美国公司进入。新泽西美孚、纽约美孚、辛克莱等七公司组成的“美国集团”与国务院商讨如何有效地对付欧洲人,同时,请圆滑的古尔本基安作调停人劝说英国让步。在美国的软硬兼施下,英国的态度渐渐缓和。殖民大臣丘吉尔在给外交大臣寇松的信中指出:只要“美国人被排斥在伊拉克的石油开发之外,我们将看到我们在中东永无宁日”(13)。随后寇松宣布:英国已准备放弃《圣雷莫协定》,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美国随之作出表示:海军委员会正在制定结束英—美海军对峙的协定;对英国在拉美的石油扩张采取更宽容的态度。从1922年7月始,美国集团与英国—波斯公司就让美国参加土耳其公司之事宜进行了长达6年的马拉松谈判,1928年7月31日签署了著名的《红线协定》,取代了8年前的《圣雷莫协定》。据此,英国—波斯、壳牌、法国三公司和美国集团各占23.75%,古尔本基安占5%的股份(14)。美国集团的七个公司最后只剩下新泽西美孚和纽约美孚。这样,由五大公司组成的土耳其石油公司共同勘探和开发“红线区域”(埃及以东、波斯以西除科威特外的所有地方)的油源。两个美国公司成为该公司的成员,等于在西欧人组成的垄断公司里打进了一个楔子,是打开波斯湾地区油源之门的关键。
然而,1914年土耳其石油公司签订的协定中有一项“自我放弃”条款(Self-denyingprinciple)。条款规定:除埃及和科威特之外的所有阿拉伯地区的油源只能由土耳其石油公司集体开发。1928年英国—波斯公司仍坚持扩大了的土耳其石油公司的每个成员必须同意该条款。这意味着美国的两个公司必须受其约束。美国反对该条款,但无济于事。这种情况维持了18年。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新泽西美孚和纽约美孚于1946年宣布不受该协定的约束。古尔本基安和法国公司将两公司告上英国法庭,两公司则坚持认为《红线协定》“限制贸易”,故无法律效力。伊拉克石油公司(土耳其石油公司之新名称)的分裂使《红线协定》寿终正寝。美国公司摆脱了《红线协定》的限制,是门户开放政策的重大胜利。
美国学者斯托克承认:“在‘门户开放’的面具下,诸美国垄断公司以租让地(到20世纪末才期满)的形式,在所有伊拉克实际的和潜在的石油生产中,得到了相当可观的份额。”(15)美国的策略是:先通过签署《红线协定》而成为土耳其石油公司的一员,然后从内部发难,废除《红线协定》,使垄断油源的象征——土耳其石油公司土崩瓦解。
在伊拉克酣战的同时,美国诸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地叩开其他油源之门。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受英国控制的沙特阿拉伯半岛上的油源之门均被打开:加州美孚和德士古共同占领了沙特的油源,海湾和英国—波斯合伙开发科威特的油源,科威特与沙特之间的“中间地带”成了“美国独立石油公司”和西太平洋石油公司的租让地,巴林的油源落入加州美孚和德士古之手。
二战前,美国人积极角逐伊朗的努力一再受挫。战后美国加强了对伊朗的渗透。伊朗成为杜鲁门四点援助计划的主要接受者。美国“海外咨询公司”为伊朗经济发展设计了蓝图。但此时伊朗民族意识觉醒,1951年对“英国—伊朗石油公司”(原英国—波斯公司)实行资产国有化。英国阻止伊朗销售石油,伊朗出现经济和政治危机。美国中情局乘机颠覆了莫萨德克爱国政府,扶植起亲西方政权。美国诸石油公司与“英国石油公司”(原英国—伊朗石油公司)签订了《国际石油财团协定》,美方所占股份达40%。“伊朗的这一财团协定标志着美国五大石油巨头控制中东(主要是西亚)石油的顶点。”至此,西亚最后一扇紧闭的油门——伊朗门终于被打开。到30年代末,美国已控制了中东油源的42%(16),到50年代中期,又增添了伊朗油源的40%。
美国政府从1921年始在东印度群岛加强对本国公司的支持。美孚要求荷兰政府批准它获得石油租让地,但无答复。辛克莱公司则要求得到重要油田占碑租让地的一部分。荷兰政府以向下院提交将占碑给予B.P.M.公司(壳牌的主要子公司)的议案相对抗。于是美国国务院指示美驻荷大使“反对荷兰政府的占碑议案”。荷兰议会则通过议案,并由女王签字。对此,美国政府采取了相应行动:经济上歧视在美国寻找租让地的荷兰壳牌公司;军事上美国舰队抵达巴达维亚(17)。荷兰被迫让步。1927年12月新泽西美孚共获360000公顷租让地。因油源之门被打开,美国公司的产量迅速提高。1924年新泽西美孚的油产量只占该地总产量的5%,而B.P.M.公司则占95%。1939年,由于加州美孚和得克萨斯两公司也积极在该地活动,使美国公司的油产量占该地的28%(18)。二战后,美国诸公司重返印尼,并扩大了所控制的油源。到1957年美国公司共占印尼石油总产量的67%。由于美国公司的扩张,壳牌公司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1925年为95%,1940年为57%,1957年仅为23%(19)。
综上所述,1920年之前,波斯湾地区和印尼这两处亚洲的主要油源分别主要为英国和荷兰所控制。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擎起了门户开放的法宝,以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手段击败了西欧国家的油源独占政策,打开了巴勒斯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伊朗和印尼的油源之门,
并不断扩大对这些地区油源的占有份额。到30年代末,它已控制波斯湾地区油源的42%,占印尼原油生产总量的28%。到50年代,又增加了对伊朗油源40%的控制率,占印尼原油生产量的67%。
三、石油扩张的影响
美国对亚洲的石油扩张不仅对亚洲产油国和美国的经济、政治而且对全球国际关系和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石油扩张密切了美亚经济关系,显著提升了亚洲在美国经济及其世界战略中的地位。
首先,石油扩张为美亚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新商品。美国自建国伊始就将眼光投向亚洲市场。独立战争胜利的翌年即1784年,它的“中国皇后”号船就赴华贸易。虽然美国与亚洲通商的态度如此积极,但直到1870年,亚洲在其出口中的地位只占微不足道的1%(20)。除了地理历史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提供不了亚洲所需的大宗产品。美国从亚洲进口的产品包括茶、瓷器、丝绸、棉布和香料等,向东方出口的产品则有人参、海獭皮、海豹皮、檀香木及其他外国的天然产品,这些货品总是数量不够,并且不断开采使货源逐渐枯竭。于是美商努力寻找新的“货源”,19世纪上半期将土耳其鸦片走私到中国,将美国棉织品运往亚洲。但中国鸦片市场为英商垄断,美商的走私只相当中国鸦片总量的1/10(21)。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纺织品风靡全亚,进入亚洲的美国纺织品数量有限。石油的发现对于美亚经济关系发展的意义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头。此点往往被历史学者忽视。煤油作为灯油取代鲸鱼油、植物油和蜡烛,使照明史上发生了一次小小的革命,煤油赢得了广大的亚洲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石油成为不可或缺的工业燃料,一战后又成了宝贵的战略物资!这意味着亚洲市场成倍的扩大。就货源而言,美国控制着大量石油,它本身就是最大的产油国,而且还控制了拉美石油的大部分,拥有西亚油田的近1/2。亚洲求供关系中,前者是个巨大、永久的需求市场,而美国具有足够、持久的供应能力。可见,石油扩张的后果之一是使亚洲作为巨大的石油消费市场而在美国经济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次,石油扩张使美国控制了亚洲的油田——世界战略资源的主要部分。美国虽是产油大国,但也是石油消费第一大国。从1948年起它成为石油纯进口国,相当一部分石油来自亚洲,这就是说亚洲油的供应,关系到美国民用军用机器的运转。它还能以控制亚洲油源为手段,限制其工业竞争对手和交战敌手的石油获取,置之于不利地位。因此石油扩张大大提高了亚洲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总之,美国的石油扩张使亚洲成了它庞大的石油市场和储藏库,成为其经济发展、军备建设和全球战略推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地区,该地区甚至直接影美国全球战略的制定。石油扩张对美亚关系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二)世界石油扩张导致美国与英荷法在石油利益上的协调与合作。
美国的石油扩张不仅没有导致它与英荷法之间关系的恶化,反而使它们的关系更加融洽。一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因争夺世界霸权,美国与欧洲盟国、尤其与英国在财政、军备和商业上的矛盾都十分尖锐。威尔逊总统指出:“我担心,在竞争方法上,大不列颠将像德国多年之所为一样,具有很大的商业残暴性。”(22)在此情况下,油源之争提上了日程。美国石油商面临国内外需求急剧增长的诱人前景,但又痛苦地觉察到其石油霸权面临威胁:到1919年曾占世界石油生产不到5%的英国的公司却得到了世界石油蕴藏量的一半以上;壳牌、英国一波斯已成为美孚集团的真正挑战者;英、荷不让美孚染指波斯湾地区和东印度群岛的油源。西方学者丹尼甚至预计美英可能为石油开战(23)。美国打着门户开放的旗号对英荷等在亚洲的石油领地进行大举扩张,其结果不是双方关系的恶化或战争,而是两者利益的协调和磨合。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战后美国与英法等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英法等无法阻止比自己强大的美国在其亚洲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经济上,美国由欧洲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年欠欧洲人约40亿美元,1919年欧洲人反欠美国约100亿美元(24),世界金融中心从伦敦移到了纽约。军事上,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商业上,美国认为它对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因此世界商业主宰地位非它莫属。经营有方、实力雄厚的美国石油公司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欧洲人在亚洲的石油资源。面对这样一个强大而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是对抗还是妥协呢?英国最后采纳了古尔本基安的建议,古氏劝英国副外交大臣威廉·蒂勒尔说:对于欧洲公司而言,与其与美国人竞争石油租让地使自己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支配地位受到威胁,不如承认美国石油业主为开发石油的伙伴(25)。
二是美国巧妙的外交政策使英国等不得不与之妥协。政策之一就是门户开放。这是美国1899年对中国提出的,到一战后,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有效的美国对外政策,至少为英法等大多数列强不同程度地接受。据此,无论是列强的殖民地还是势力范围的资源和市场都要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能由某一国家独占。按此原则,英国的托管地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和荷兰的东印度群岛等均应允许美国的石油业主进入。而且在协约国与土耳其签署的条约里,明确写有列强在托管地内经济机会均等。门户开放这张牌使英荷等十分被动,面对自己承认和同意的国际准则,英荷等无力反对,只好让步,允许美国人与自己共享亚洲石油资源,1928年《红线协定》的签订就是典型一例。一方面,英国等接受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同意美国公司参与开发西亚石油。另一方面,美国人只能按欧洲人的部署行事,成为土耳其石油公司的一份子,而不能独立自主。美英法三国的五个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组成了一个国际石油公司,遵循同一个协定,它们自然也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在维护本国石油公司利益的行动中,三国政府也就自然地走在一起了。
另一政策是“互惠”。第一是油源互惠。对于英国人能在美国获取石油租让地而英国政府不让美国人在其管辖范围内获取石油租让地,美国会议员提出了报复议案:禁止一切石油运出美国。对此,国务院告诫不要施用公然的报复,强调互惠的好处。最终国会通过《1920年矿地租让法》,规定:“如果另一个国家的法律、习俗或者规定拒绝给本国公民或者公司相应的权利,那么该国的公民将不能以拥有、持有和控股的形式享有根据该法规定所得的任何租让地中的任何利益。”(26)该法签署几周后,国务院的报告中特别强调其互惠性质,并指出:“海外美国石油利益的进一步保护和发展主要靠政府间的互惠协定。”(27)这对迫使英荷让美国人进入亚洲油源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和其掌控的拉美也有丰富的油源,英荷要保护本国公民在那里的利益,就不得不予美国人在自己辖区内同等权利。
第二是市场互惠。美国矿业署长曼宁在1920年呼吁:签订一项能让所有石油生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能在一起共同发展石油业的国际协定。他预料,这样的协定将消除越来越可怕的毁灭性竞争。曼宁所担心的可怕的竞争终于发生了。纽约美孚在市场扩张中与皇家荷兰壳牌在印度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此后,大公司担心,若不对这样的价格战进行遏制,它就可能蔓延到其他市场,不仅会导致失败者灭亡,而且也使胜利者受伤。最后,上述两家公司加上英国一波斯公司三者达成一项协议,瓜分了印度市场(28)。为了防止石油价格战再次发生,新泽西美孚、壳牌和英国—波斯三公司于1928年9月签订《阿希纳卡里协定》,确定了产品营销的基本原则,以保持油价的稳定和保证各自的市场份额。海湾、纽约美孚、大西洋和得克萨斯四公司也随即加入。它实际上是保护美英荷法石油集团利益的第一个限制国际石油市场竞争的协定(29)。面对世界石油消费者,美英荷法石油公司有了共同的利益。互惠政策将美国和英荷等国的利益绑在了一起。
可见,美国的互惠政策不仅对己有利,对英荷法也有利:它们的石油业主可以在美国国内及其拉美势力范围内获得油源,其公司可与美国公司共享世界石油市场,避免激烈价格战的伤害。
三是面对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影响的增强和产油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英国不得不向美国让步、在石油利益上与之合流。这里仅举一例:一战前,美、英公司对伊朗北部的石油资源展开激烈的竞争,但石油租让地于1916年落入俄国人科斯塔利亚手中。因为这时伊朗北部是俄国的势力范围。战后的1921年,苏联与伊朗签订了一项平等条约:废除包括科斯塔利亚租让地在内的沙皇政府及其臣民在伊朗取得的一切特权;伊朗保证只有得到苏联的允许才将科斯塔利亚租让地转让给第三者。但在此前一年,科斯塔利亚就把该租让地卖给了英国一波斯石油公司。美国务院石油专家也趁机在伊朗积极活动。面对这种情况,英驻伊大使建议英美合作。但外交大臣寇松说:英国政府只能允许美国象征性地参与伊朗的石油开发。该主张没坚持多久,其他英国要员提出异议。艾尔·克罗(EyreCrowe)爵士说:“美国人比布尔什维克好。”而一位外交官认为:俄国人是“唯一真正的危险”。英国最终采取了“两害相较取其轻”的对策:在伊朗宁可让美国势力出现而不能容忍俄国扩张主义者和伊朗左翼民族主义者的活动(30)。
丹尼曾经设想:“战争是可能的——除非(美英)这两个帝国设法通过相互让步以调和它们间的许多利害冲突。这就会涉及到共享原料和市场……如果此类外交奇迹能够出现,石油可能就不是一个国际性爆炸问题了。”(31)美英两国关系的变化正是如此。美英在石油利益上的合流对日后的美英关系和国际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美国石油扩张及与英国等的合流导致了美英与伊斯兰世界之间激烈的利益冲突。
美英等进行油源扩张的对象恰巧都是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美英公司趁此签订的掠夺性租让地协定,导致石油收入分配的极不合理(32)。逐渐醒悟的伊斯兰国家认识到西方公司对本国资源的掠夺,为维护本民族核心利益,它们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激烈斗争。
石油工人深受剥削,1953年10月沙特石油工人大罢工,要求增加工资。20世纪四五十年代,民众反抗美英公司及其傀儡政权的斗争遍及沙特、伊拉克、伊朗、巴林和印尼等各国。美英公然诉诸武力:派军进驻沙特、黎巴嫩和约旦等地。国王和酋长在人民的爱国斗争的影响下,也与外国公司展开斗争。1948年,委内瑞拉要求政府与外国公司按50:50的比例分配石油利润的斗争获胜。受鼓舞的沙特政府也提出了同样要求,并于1950年成功签订了平分利润的协定(33)。结果,公司支付给沙特王室的款项从1949年的0.392亿美元增至1950年的1.117亿美元(34)。后一年是前一年的3倍。科威特、伊拉克随之仿效。到1951—1952年,平分制在伊斯兰世界几乎普遍执行。
美国的公司为什么会在利润分配这一重要问题上带头对伊斯兰世界作出如此大的让步呢?1.在强烈的民族情绪面前,利润平分制在委内瑞拉已实施两年的情况下,它们没有理由拒绝伊斯兰诸国的同样要求。2.它实际上是美国政府“丢车保帅”的战略选择。面对伊斯兰世界民族意识的普遍觉悟,美国政府主张以牺牲部分石油利润为代价,换取对伊斯兰地区石油资源的牢固控制和保持美国在那里的影响。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推行一条收买政策:用金钱收买产油国政治精英和政府的政治支持。途径之一是,美国石油公司通过缴纳更多的税费来提高它们与当地政府打交道的力度,目的是阻止对现有西方开发地石油资源的基本体制的严重挑战。途径之二是,美国政府给当地政府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平分制的实施就是这两点的巧妙结合(35)。途径之三是,公司因平分制所受的利润损失由美国政府以巧妙的方式补上(36),因此,与平分制实施之前相比,公司的收入分文不少。
在此胜利的基础上,产油国进而要求收回油源的主权。1951年3月伊朗议会宣布:所有勘探、采油和开发业务都由政府进行,并将英国一朗伊公司7.5亿美元的资产国有化(37)。该公司纠集其他公司共同抵制伊朗政府新成立的“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石油。英国宣布:伊朗的石油是有争议的石油,禁止在公海上运输伊朗石油,一旦发现,一律没收(38)。美国支持英国,坚决抵制石油国有化。英美颠覆了维护民族利益的莫萨德克政府,共同控制了伊朗的石油。尽管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受挫,但影响深远,国有化趋势难以阻挡。
石油价格的制定和产量的控制是产油国与国际公司斗争的另一重要内容。标价和产量一向是石油公司根据其利益最大化原则自行确定,从不与产油国商量。50年代末,公司借口产量增加,将标价两次下调,使产油国收入严重受损。为取得标价上的发言权,1960年9月14日,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和委内瑞拉五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各成员国确定了共同的目标:保持标价稳定。随之,该组织又就产量问题与石油公司进行斗争,最终,矿井生产的控制权逐渐从国际公司转到成员国手中。该组织的成立在世界石油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与西方石油集团对峙的伊斯兰产油国国际组织,是美英等掠夺亚洲石油资源的克星。
(四)在美国石油扩张的刺激下,世界主要列强都积极投入到争夺世界油源的漩涡之中;扩张造成的低价石油成为20世纪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美国的带动下,除了英、法、荷之外,德、俄、日也先后加入了争夺油源的行列。德国是土耳其公司最早的成员,1903年从奥斯曼帝国获得修建巴格达铁路的特权,这除了军事目的外,就是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德国人认为:切斯特石油租让地是与巴格达铁路特权相抵触的,为了阻止美国人在奥斯曼帝国获取石油租让地,德、英在1914年之前进行了合作(39)。一战后,德之石油特权被剥夺。二战中,德国占领巴尔干油源,出兵北非,直逼美英“战争血液”。19世纪初,俄国的科斯塔里亚在伊朗北部获得租让地。到1927年苏联成为该地最有影响的外国势力。二战期间,鉴于其战时盟友,美国财政顾问对伊朗石油显示出极大兴趣和英国要修横跨伊朗的油管;苏联于1944年要求在伊朗北部拥有五年垄断性的石油开采权。美国冷战史专家丹纳·弗莱明(DennaFlemming)1961年指出:石油是二战期间苏联对伊朗的一项主要要求(40)。日本乘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机,1920年占领了库页岛的北部,阻止此前一年在此地获得租让地的美国辛克莱公司勘探石油,直至1925年它从此地撤军。同年与苏联签订了获取此地石油的协定,在东南亚,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将荷属东印度群岛纳入“大东亚共荣圈”。列强对油源的争夺扩及到世界凡是已经发现有石油的地方。在争夺中,先下手者抢得多,后动手者争得少,而石油又是如此之重要(41),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列强对油源的争夺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战后,世界主要油源重归美英法荷所控制,但争夺油源的斗争以冷战的形式继续进行。
石油扩张也是导致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繁荣的原因之一。石油输出国组织是美国的扩张和美英石油利益合流的直接产物。该组织在坚持标价稳定的同时围绕石油产量的控制权与美英公司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标价和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石油产量提高,出产国的税收也随之增加。因此,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要求与之有租让地协定的石油公司增加石油产量。而这样做恰恰有害于石油公司的利益,因为油产量越高,油的市场价格反而会下降,所以石油公司抵制出产国的要求,拒绝增加产量,于是成员国将另外的租让地提供给进入世界市场的新的石油公司。新石油公司又将生产的石油投入国际市场,抢占美英公司的市场份额。美英公司痛苦地认识到:它们的收入依赖产量和市场价格,但它们的选择只有一个——不由自主的快速增加生产,否则会将市场份额丢给其竞争对手,包括新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产油国为提高税收积极主动地增加生产,美英公司为了保住利润消极被动地增加生产,这就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中东地区(主要是波斯湾地区)石油产量的不断飙升,结果,油产量严重地供过于求,使得国际市场油价长期保持在极低廉的水平(42),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60年代日本的经济奇迹(43)和美国、西德等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就是建立在廉价石油供应的基础上的。
最后,谈谈伊斯兰产油国与美英及其傀儡政权斗争的性质。政界学界对此均有不同观点,50年代美国政府将其界定为“国际共产主义”(44)。但由上述史实可见,斗争的主要内容却是工资、利润分配、资源归属以及标价和产量决定权等,根本不涉及制度、宗教信仰与文化问题。正是围绕石油这一核心利益,伊斯兰各国务阶层与美英等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导致了双方的严重对立(45)。因此,这一斗争既不是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也不是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之间“文明的冲突”,其实质是伊斯兰世界与美英等国之间的长期的物质利益的冲突。
注释:
①美国在亚洲石油扩张的资料散见于各种著述之中,最主要的有: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石油政策与外交》(EdwardW.Chester,UnitedStatesOilPolicyandDiplomacy)格林伍德出版社1983年版;奥欧伊·金·比:《印度尼西亚的石油资源》(OoiJinBee,ThePetroleumResourcesoflndonesia),牛津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哈维·奥康纳:《石油帝国》(HarveyO"Connor,TheEmpireofOil)每月评论出版社1955年版;安东尼·桑普森:《七姊妹》(AnthonySampson,TheSevenSisters)瓦伊金出版社1975年版,艾伯特·丹尼尔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演变》(AlbertL.Danielsen,TheEvolutionofOPEC),哈考特布雷斯乔凡诺维奇出版社1982年版;约翰·德诺沃:《在国外推行美国进攻性石油政策的运动1918—1920》(JohnA.DeNovo,“TheMovementforanAggressiveAmericanOilPolicyAbroad1918—1920”),《美国历史评论》(TheAmericanHistoricalReview)1956年第4期。
③安东尼·桑普森:《七姊妹》,第36页。
④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石油政策与外交》,第275、276页。
⑤东方市场是指亚历山大港、开普、新西兰、日本、海参崴这些点的连线之内的区域,包括亚洲的绝大部分、澳洲和非洲的东部。
⑥艾伯特·丹尼尔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演变》第98、129页;约翰·克拉克:《世界能源之政治经济》(JohnG.Clark,ThePoliticalEconomyofWorldEnergy),哈维斯特惠特希夫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⑦安东尼·桑普森:《七姊妹》,第40页。
⑧哈维·奥康纳:《石油帝国》,第8页。
⑨研究1900—1950年美国石油政策的加州大学学者弗里登揭示:“美国的战略利益与美国公民在国外的经济利益是如此紧密相连,以致其中一种利益受攻击就立即对另一种利益构成危险。无论是战略问题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还是经济利益受战略行为的引导——不管是贸易随国旗之后,还是国旗随贸易而行——在政策制定者、商人和投资者们的眼里,国旗、贸易和美元都是紧密相联的。”见弗米叶等:《世界经济中的石油》(R.WFerrier,etal,OilintheWorldEconomy),劳特莱杰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⑩奥欧伊·金·比:《印度尼西亚的石油资源》,第3页。
(11)艾伯特·丹尼尔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演变》,第119页。
(12)依据该协定,英法对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油拥有垄断控制权。它将德国在土耳其石油公司的权利转让给法国,赋予英国修建从摩苏尔穿过叙利亚输油管道的权利。美国的公司完全被排斥在外。
(13)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石油政策与外交》,第223页。
(14)艾伯特·丹尼尔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演变》,第119页。
(15)乔·斯托克:《中东石油和能源危机》(JoeStork,MiddleEastOilandtheEnergyCrisis),每月评论出版社1975年版,第22页。
(16)乔·斯托克:《中东石油和能源危机》,第55、27页。
(17)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石油政策与外交》,第283页。
(18)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石油政策与外交》,第285页。
(19)奥欧伊·金·比:《印度尼西亚的石油资源》,第10页。
(20)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页。
(21)迈克尔·亨特:《特殊关系的形成》(MichaelH.Hunt,TheMakingofaSpecialRelationship),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7、11页。
(22)约翰·德诺沃:《在国外推行美国进攻性石油政策的运动1918—1920》,《美国历史评论》1956年第4期,第858—859页。
(23)美国学者勒德韦尔·丹尼(LudwellDenny)在《我们为石油而战》(WeFightforOil)(1928年版)一书中指出:“这场石油战争只是作为(英美)两大经济帝国而争夺世界霸权更大斗争的一部分而具有重要意义……战争是可能的。”可参考哈维·奥康纳:《石油帝国》,第259页。
(24)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R.R.Palmeretc.AHistoryoftheModernWorld),纽约1984年版,第684—685页。
(25)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的石油政策与外交》,第222页。
(26)约翰·德诺沃:《在国外推行美国进攻性石油政策的运动1918—1920》,《美国历史评论》,1956年第4期,第871页。
(27)约翰·德诺沃:《在国外推行美国进攻性石油政策的运动1918—1920》,《美国历史评论》1956年第4期,第872页。
(28)舒克里·甘内姆:《石油输出国组织》(ShukriM.Ghanem,OPEC),KPI有限股份公司1986年版,第13页。
(29)舒克里·甘内姆:《石油输出国组织》,第13页。
(30)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的石油政策与外交》,第253—254页。
(31)哈维·奥康纳:《石油帝国》,第259—260页。
(32)1913—1947年,中东石油总收入超过37亿美元,其中成本为10多亿美元,给各产油国政府的收益共5.1亿美元,石油公司的纯收入22亿美元。可参考:乔·斯托克:《中东石油和能源危机》,第56页。
(33)受雇于美国公司的工人1940年日工资仅27美分,到1952年升至最低线1.
35美元。阿美石油公司15000名阿拉伯雇员中除办事员外有13000名举行大罢工。可参考:哈维·奥康纳:《石油帝国》,第292页。
(34)乔·斯托克:《中东石油和能源危机》,第47页。
(35)乔·斯托克:《中东石油和能源危机》,第46页。
(36)美国石油公司与美国政府之间有一项秘密协定:根据平分制,公司增加了对沙特阿拉伯的支付,但是将这一矿区使用费称为所得税,按照美国税法中的外国税收抵免条款,这些付款可从应缴的国内所得税中扣除。这样,阿美石油公司付给沙特政府的款项增加多少,它交给美国财政部的税额就减少多少。可参考:乔·斯托克:《中东石油和能源危机》第47页。
(37)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石油政策与外交》,第261页。
(38)舒克里·甘内姆:《石油输出国组织》,第9页。
(39)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的石油政策与外交》,第218页。
(40)爱德华·切斯特:《美国的石油政策与外交》,第258页。
(41)法国一次大战时的石油局局长、后来的驻美大使亨利·贝伦杰(HenriBerenger)总结说:“拥有石油者将拥有世界,因为他将用重油统治海洋,用超级精炼油统治天空,用汽油和煤油统治陆地。……石油在今天比黄金更被渴求和宝贵。”见哈维·奥康纳:《石油帝国》,第258、259页。
(42)波斯湾地区平均油价1960—1965年各年先后为:1.50,1.50,1.61,1.59,1.29,1.17美元;到1973年波斯湾六国才将轻质原油的标价提高为3.65美元,而其实际市场价格只为2.61美元。当时标价与市场价格之比为1.4:1。舒克里·甘内姆:《石油输出国组织》,第90、143页。
(43)一年间每个白昼与黑夜,在波斯湾和日本之间每隔50英里就有一艘油轮为日本工业运载石油。卡特·D·杰克逊等:《东盟的安全与经济发展》(KartD.Jackson,etal,ASEANSecurityandEconomicDevelopment),加利福尼亚伯克利1984年版,第6页。
(44)乔·斯托克:《中东石油和能源危机》,第79页。
(45)美国学者奥康纳对50年代的情况作了客观的描述:“在从伊朗到卡塔尔的整个波斯湾地区,笼罩着一种怀疑、恐惧和仇恨的阴云。……他们痛恨英国的控制,对美国的仇恨日益增长,认为它是英国的同谋者。”见哈维·奥康纳:《石油帝国》,第297页。